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9-12-18 15:44:03夏华平
魅力中国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能力

夏华平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平稳地走过桥,让他们走向他们心中的海洋。数学学科的学习有容易的地方也有不易的地方,容易在于只要学生肯认真听课,多做习题,要达到高考时不托总成绩的后腿并不难;难在于要在数学上取得很高的分数,再加上学习数学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很难坚持下去,很多学生都是在中途放弃。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做出简要分析。

一、采取师生合作学习模式

(一)适当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鉴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教师很难协调学生的需求,总会有跟不上步伐或者已经远远走在教师前面的学生。但当学生有难题时又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教师的亲自解答,毕竟教师们也分身乏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从学生中选择几个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加以特殊辅导,让他们在其他学生需要帮助而教师又无力兼顾时替教师分担任务,帮学生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与教师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如果只是教师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学生,而学生自己主观上却不愿意付出努力,那不仅教师的努力会付出东流,而且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绩无法提升。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只是自己闭门造车,一点都不寻求教师的帮助,那他可能要多走许多弯路,而其他人却可以利用他多浪费的时间把他远远的甩在后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二)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高考的考场上一切都得用实力说话,一分都有可能让学生们与理想失之交臂。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鲁迅也说:“学问要拆成两部分,学是学,问是问”,这意思大概就是学习需要深入理解,只有多多提问才能多多获益。在传统的教育中,数学教学大多采用刷题模式,要求学生们通过疯狂刷题的方式记住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固然有一定的有效性,但过多的做题会使学生们思维停顿,只能照搬套用,遇到灵活的题目是无从下手。同上面说的一样,学生之间也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但是同班学生中很少或几乎没有要考同一所大学里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所以他们之间几乎不存在高考竞争关系。学生们有很多时间都是待在同一个教室里,有许多的时间交流学习,而且学生之间交流方便,不存在因为问题太简单不好意思问教师,因而导致问题越堆越多的情况。如果想要真正掌握知识点的话,需要学生花比较多的功夫,而那些被教师委以重任的“小教师们”为了不辱使命则需要搞懂题目中所含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因为给别人讲解总得自己十分清楚才行。这样一来,那些本来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就拥有机会得到教师们额外的帮助,使自己的成绩更上层楼,教师们也可以通过这种交流发现有学习数学天赋的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越走越远。

(三)设立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可以是成绩较好的与较好的学生一组或者较好的与较差的一组,各有各的好处,前者方便学生讨论问题,后者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中国人才市场越来越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和教育中的新课改挂上了钩。教师们不再只关注成绩,也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交流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这些看似与数学教学毫无关联,实际上这些不仅与数学学习有关联,还和所有学科有关联。一个不愿意张口说话的人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好,一个连自己的懒惰情绪都不能控制的人,他能学好哪一门功课,一个有合作学习能力的人通常在学习上不会太差。所以,要求综合素质较好并不是人才市场的无理要求,也不是教育部说实施就实施的教育战略,这都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的、提高我们国家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战略方针。诚然,在这种背景下,对教师们和学生们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再只关注学生成绩,从综合角度考虑出发,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能力也是其中之一,教学道路上需要探索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去发现、去研究,献出我们教育工作者微薄的一份力量。

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需要教师们因材施教

高中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也是一样,需要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逍遥游》中也有鲲鹏与蜉蝣的区别;陈寿的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至今仍然是很多人表达志向的常用语。众所周知,高中数学可以分成几大板块:函数、几何、数列等,每一个板块都有需要具备的能力,函数比较复杂,灵活性强,几何需要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三维结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很少有学生具备学好数学需要的几项能力,我们教师也是在反复的磨练当中才能够驾熟就轻地给学生们讲解。

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不同,较好的可能想更上一层楼,较差的可能只想及格甚至更差,所以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就是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不能用同一个目标去对待所有人。这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或者说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人,这对教师来说是不太可能的。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能够让成绩差的人成绩提高是我们最自豪的事情。通过测试或者课堂观察,单独提问等方式,搞清楚某个学生在某种水平,然后具体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并给他们设立不一样的目标,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划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单独和某几个学生单独交谈,清楚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在我们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他们的目标。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教师们的关注,所以刚开始被分在较差部分的学生内心或许存在不甘心,恰好这种不甘心是我们的目的之一,因为这种不甘心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以便下一次可以分在更好的部分。学生们的成绩也就是在这种你追我赶的方式中向前进。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和学生间建立合作关系,灵活运用知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较大的效果,为学生们成长成才贡献我们的力量。以上属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理解。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抄能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