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技巧

2019-12-18 15:44:03袁海英
魅力中国 2019年25期
关键词:自理智力障碍

袁海英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河北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068450)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有一定的缺陷,所以无法进行生活自理。《智力障碍儿童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智障儿童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重视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那么,为何要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呢?如何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一、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特殊教育手法创新、内容完善迫在眉睫。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在语言表达、认知以及生活自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时候,由于自理能力缺失,一些智力障碍儿童只能严重依赖家庭或社会福利结构的帮助完成一些生活小事,这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由于自理能力不足,一些智力障碍儿童对知识和外界的感知能力也受到了影响,他们的生理缺陷也日益严重。由于无法融入同龄人群体,一些人还因此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能力,通过适当的活动和训练锻炼幼儿的器官,不仅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补偿和矫正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缺陷,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也成为特殊教育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技巧

(一)开设训练课程,确定训练内容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直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知识贫乏,所以许多时候,他们对非课堂教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他们在头脑中也难以对生活自理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水平,特殊教育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要设置具有直观性、生活化特点的生活自理教育课程,采用图片、影像、模型、标本等智力障碍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学,争取通过看、听、摸、做等学习方式,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对教育内容有一个直接认知。为了确保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生活自理能力教学课程建设中,相关单位还要查找智力障碍儿童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生长发育阶段,确定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如低龄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训练内容以吃饭、穿衣、漱口为主,大龄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训练内容要以剪指甲、系皮带等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内容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力障碍儿童通过有序的学习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二)多种训练方法,强化训练效果

与正常的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分散,情绪稳定性也较差,他们也无法像常人一样去思考问题。这些,都加大了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难度,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多管齐下,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有关单位要创新培养、训练手法,多管齐下,以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的感性认知,强化训练效果。如要想补偿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缺陷,可以运用多重感觉训练法,借助视—听—动—触训练锻炼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了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在训练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掌握吃饭、喝水、穿鞋等相关的“技能”。这些训练方法,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效果要好。

(三)推行激励机制,培养训练信心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原因,在性格方面多胆小、自卑、懦弱,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训练中,一味的责备,只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让他们无所适从。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中,教师要本着赏识教育原则,给予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如在喝水训练中,有的智力障碍儿童很容易将水杯打翻,将水洒在身上,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予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耐心,从细微的动作做起,慢慢地引导他们。在穿鞋子训练中,在学生能自己穿上鞋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穿鞋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穿上鞋子。对于那些穿的快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对于那些穿的慢的学生,教师也要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他们以肯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反复练习的兴趣,让智力障碍儿童不断提高自己。

(四)家校加强合作,教育回归社会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关注。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特殊教育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既要担起责任,为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提供人际支持,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家校合作计划,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如特殊教育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要以家长委员会为桥梁,组织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培训与指导活动,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与此同时,将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接受训练的视频、相关的资料发给家长,请家长做好配合与记录,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引导和教育。这样通过家校合作,使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回归主流社会,可以促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以,家长和学校要联起手来,找准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持之以恒地开展强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力障碍儿童尽快融入社会,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自理智力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跨越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欢乐智力谷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