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2019-12-18 15:44:03杜春梅
魅力中国 2019年25期
关键词:活动区经验区域

杜春梅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二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00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游戏活动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区域活动作为儿童最近发展区里的活动,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等活动获得知识,并在原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实践、主动探索,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

(一)活动区域设置要体现年龄特点和渐进性

首先,在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创设他们喜欢的区域,在内容安排上不超越或滞后幼儿的发展。例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开辟的活动内容以模仿成人劳动为主;而中班孩子好奇心强,可以多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半成品材料;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普遍有了提高,则以智力、竞赛、探索活动为主。其次,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循序性,小班活动区设置的内容根据情况逐个开放,让幼儿逐步认识各活动区的材料并尝试不同的玩法。中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活动区就能同时全面展开。

(二)活动区设置要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

将主题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能使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继续进行,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同时巩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经验。

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我们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果实,布置农展会。美工区让幼儿制作些螃蟹、菊花等,以悬挂的方式布置立体空间;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美丽景色和人们活动的图片,放在语言区一起看看讲讲。丰富有趣的活动给整个主题活动增添了色彩。

(三)活动区域的设置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因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域男孩喜欢,有的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区,有的则喜欢美工区,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还会不断地转移。因此,在设置区域时应考虑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要。

二、区域活动的空间布局

一个分割合理、布局适宜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幼儿专注地进行自主性探索。对小班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具有好模仿、喜重复、情绪易感性等特点,在活动时,更多地采用平行游戏,在分割布局中,设置半开放的格局,便于结合的一些区域可互相邻近,在活动区还可铺上地毯,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式环境中进行游戏。我们为中大班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便于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自由选择、整理活动材料,使他们各方面能力都获得提高。

三、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一)材料投放要体现目的性

区域活动是教学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要以本阶段主题目标为依据。

结合“热闹的元宵”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节日气氛,了解传统节日风俗,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大量包装纸和制作花灯、元宵的半成品材料,让幼儿通过加工、分类、采购和互赠等活动,进一步落实主题活动目标。

(二)材料提供要体现层次性

层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不同的材料。如中班投放的材料以半成品为主,让幼儿稍作加工即可完成。而给大班就要准备大量的废旧物品,幼儿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完成。二是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同一区域内投放不同难度的材料。

(三)材料提供要体现多功能性

同一材料要能一物多玩,适当变换玩法,就可以玩出新的花样,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区域活动的教师指导

(一)准确把握角色定位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要求我们从活动的台前隐退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充分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二)适时介入指导

幼儿在活动中要将外部的操作活动内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一部分,需要一个过程。当孩子在很投入、比较顺利地进行活动时,教师不要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要耐心等待,让孩子获得充分的体验。如果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问题,确实需要介入,这时教师才能去寻找最佳的时机进行指导。

(三)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每个幼儿在能力发展速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作为教师应理解并尊重他们,并将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最棒的。只要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能力较弱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在老师和同伴的指导帮助下习得技能,让他们同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区域活动的有效评价

(一)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评价氛围

评价过程作为幼儿分享成功、表现能力并且在讨论中进行升华已有经验的过程,教师应抓住幼儿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引发幼儿展开讨论。在交流讨论的氛围中,大家不仅对自己活动的区域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了解到其他的区域内容,通过提供一些可靠的有效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评价的方法应与幼儿的年龄和经验相适应

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经验较少,一般可以采用两位老师共同介入,以参观式、小组式讲评为主,或进入区角进行现场随机讲评。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与做法会持有自己的观点,在讨论和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想法,教师应设法通过提问,利用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让幼儿自己寻找最佳答案。

六、结语

总之,区域活动体现了“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交往中学、在生活中学” 的幼教理念,迎合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自主发展的需要。幼教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真正落实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对不同年龄班幼儿活动水平和发展需要的研究,在创设切合幼儿实际的区域活动环境和提高区域活动有效性上下工夫。

猜你喜欢
活动区经验区域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