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焉旖 贵州财经大学
当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心理教育。开展心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充实内心世界、改善心理状态、调整情绪欲望,进而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素养。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大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萌发,经历的时间不长,还处于创新启迪的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面对教育改革的推行,各级学校都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比如,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疑惑或问题。但由于推行的时间较短,学校的心理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第二,各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普遍薄弱,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第三,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所以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显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时需要记忆相关动作,这一记忆更倾向于视觉记忆能力,因此舞蹈教师在开展舞蹈基本功教学时可以借助舞蹈教育心理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就舞蹈本身而言,其作为人体动作的形象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动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学习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记忆力,如通过为学生示范优雅标准的舞蹈基本动作来强化学生的视觉记忆力。除此之外,舞蹈教师在教导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时,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相关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对舞蹈体系的认知,进而有助于他们形成相对完善的舞蹈思维体系,这对于强化学生舞蹈能力,提升舞蹈基本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时需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动作示范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忆并掌握基本动作,因此舞蹈教师可以借助舞蹈教育心理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舞蹈教师可以借助标准的示范动作和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中包括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适应舞蹈环境并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舞蹈学习能力。
思维是开展认识活动的重点,而舞蹈基本功的教学活动需要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就需要舞蹈教师借助舞蹈教育心理来有效提高学生对周遭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舞蹈知识的把控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舞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其构建独立的思维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个人意识融入舞蹈基本功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在舞蹈基本功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另外,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个人思维,通过换位思考来优化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谈论舞蹈技巧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舞蹈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明确舞蹈动作概念并进行示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要领的理解程度,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有助于借助舞蹈教育心理来实现对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培养。
舞蹈基本功的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来提升舞蹈基本功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掌握程度,进而有助于强化这一教学环节的重点。例如,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舞蹈教师可以借助心理方面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舞蹈想象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自主设计,这些都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在充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舞蹈教师可以借助舞蹈教育心理来引导学生摆脱对舞蹈动作的模仿,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舞蹈基本功学习方面的技能积累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创造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教育心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舞蹈基本功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时强化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活力,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的个人想象意识和艺术创新意识。舞蹈教师要提高对舞蹈教育心理的重视,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以此来提高舞蹈基本功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