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银
(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广西 柳州 545000)
如今,教育事业慢慢将目标由“教书”转变到“育人”,以往的“唯分数论”观点正在逐渐被打破。社会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希望能够让他们在学校中学会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将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成为生活中的智者。教师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来源,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为社会和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
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深刻把握住本学科的核心内容,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就是因为它既体现了这门学科独特的本质,并且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每一个学科都有他存在的意义,于学生的综合发展都或多或少的起着作用,而且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也有一些特征是很多学科都具备的,小学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和英语中也会有相应体现,因为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当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制定的,并不是为了某一小部分的专业人士,所以也说学科素养具有普适性。
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中,数学往往是较难的,但对于以后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未来的学习中,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要想培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各阶段都不放松,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每一个阶段的稳扎稳打,才可以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更加有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注重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生在自学时较难理解,有一些数学思想,小学生不能够深刻理解,而且,如果逻辑一旦错误,那么,问题的解决过程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逻辑必须清晰。小学数学,尤其是在小学的前期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必须要重视的,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脑力,经常进行脑力劳动,可以使大脑的开发更加充分。因此,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就是通过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对于抽象思想的理解能力。
要想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必然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教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对所讲内容进行充分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实践多元化,不断培育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平等,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难题,引导他们寻找正确答案,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到教学计划当中。而且,教师对于课堂要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可以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不同地区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就一定要注重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及时改正,并且寻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而在反思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工作,提高对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培育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当然也不例外,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添加到课堂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室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明白,数学的真正价值。培育核心素养不能只是单纯的教导学习方面还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恰当的江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总是将重点放在教材上,通过讲授例题与知识点,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显然让学生觉得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故事性强的事物总是感到新奇,如果能够将相应的数学文化介绍给同学们,那么他们便可以在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所蕴含的数学道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那边是黄金比例,通过介绍这个知识点的由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从而也能够让学生达到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综合以上所有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中,要重视教师所发挥的作用,让教师在工作中贯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从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效果。而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逻辑能力与推理能力,必须加强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从而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