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小学,重庆 402360)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中也在不断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完善,所以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社会上的人们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之中每一名学生个性的形成以及每一名学生自身的发展。就实际而言,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途径就是学生自身的自觉以及自身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全面展开创新教育,才可以令学生们拥有十分坚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才能够令学生具备应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才可以有效使学生们具有创造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创新力的艺术,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融入创新理念,积极构建小学美术创新课程。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新时代,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也迈入了崭新的时期。在新时代下,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思路甚至是教学理念都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就小学美术老师而言,要想使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被激发,那么首要的举措就是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在展开教学实践的时候,一定要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名家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对于美术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之中。
比如,在实际中,老师教授学生素描知识的时候,老师就能够合理应用多媒体的电脑合成以及动画演示,为学生们展示不同形式的优美素描佳作,进而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和轻松,进一步有效激发起学生对于小学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实际来说,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美术老师都会忽略这一点,把教授学生美术知识,传授美术绘画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小学美术课其实就是“画画课”。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一定要创新教学内容。一方面,老师可以专门拿出几堂课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来展现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把美术课堂由教室中“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们在自然中体会世界的魅力,寻找创作的灵感,欣赏自然的美丽。
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美术老师可以选取一个学期里面几节课作为写生课,通过细致的准备,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出去,到山间、到田野里,到自然中,一边教学生绘画知识,一边引导学生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强,还能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对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表现,艺术的灵感全部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而美术学科更是这样的,无论是画作还是艺术品,其主要表现出来的都是作者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而如果想要创作出极具个性且主体明显的美术作品,就一定要和生活进行紧密连接,就必须拥有体悟生活的内心,观察生活的眼睛。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小学美术老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到生活中,回到生活的怀抱中,紧紧的围绕在学生周围的人和物才是创作最主要的素材。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教学大纲,而是要把美术拉到生活当中,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并且对于这些素材认真的进行理解以及感悟,进而成为一种数灵感。
比如,在实际当中,当老师让学生画关于日出的绘画作品,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早点起床,对于实际中的天空、树木以及街道和行人等等展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去感悟日出的时候各种事务所具有的特征,无感日出的美好以及温暖,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变成一种绘画作品,而好的美术作品往往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总结:总之,在实际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美术技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而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美术老师不仅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更新,更要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