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保和完小,湖南 永州 425600)
教学情境是指,借助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而数学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不难发现,很多情境教学并不成功,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有些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准确的把握,导致学生对数学情境中出现的信息无法理解,创设的情境必然失败。一个好的情境,一定是数学与趣味性兼并的。
小学作为义务教学的初期阶段,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发展还都不是很健全,仍处于儿童时期,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不够,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小学阶段这个特有的学生特征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教学当中,由话题引出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眼球都吸引到情境话题之中,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在课堂之中引入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是小学生普遍的共同爱好,将小学数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问题,通过一些简短的小故事表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得数学知识具有趣味性,也使得学生能够对于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喜爱玩耍的天性还是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特点入手,设立师生互动的游戏情境,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字游戏,例如在讲述“约数”知识点时,让老师和每个学生依次说出能被整除的数,不能重复,直到把所有约数全部找出为止,答错或者不答的学生要为大家表演节目。拉近师生距离无疑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存在着数学的身影,尤以小学数学最为典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最为广泛。如果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以研究、应用,那么会使学生感到非常的贴近,有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毋庸置疑,教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原型对应。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发展的都不成熟,对于事物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这样对小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数学教学,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学科,不像语文教学一样丰富多彩。导致学生们不爱学习,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贯穿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在老师设定的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导入“数羊”的游戏,村子里举行运动会了,村长希望羊村里的羊都来参加,来的羊可真多呀,有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数不过来了,运动会马上开始了,村长得又快又准的把小羊的数量统计出来,教师让同学们赶快替村长想办法,怎样数又快又不容易出错?这时引入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形象十分熟悉和喜爱,有了这个铺垫,让学生们会觉得数学知识可以和生活中的动画片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家看动画片的同时,回想起课堂讲的数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境。在讲述“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设计这样的故事引入: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在炎热的天气里继续赶路,猪八戒口渴了,出去找水喝,费了很大的心思,终于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心想,四个人平分西瓜,每人得到四分之一个西瓜,我老猪这么辛苦,我应该分五分之一,于是回去以后,提出来要西瓜的五分之一,悟空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结果,猪八戒吃了亏,上了当。故事讲完了,要趁此机会启发同学,培养兴趣:”同学们,你知道猪八戒为什么吃亏上当了吗”学了这一节课,我们就知道原因了。这样的数学情境,让同学们很快就对新知识产生了兴趣,增强了求知欲望,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也就是需要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情境变得尤为重要。在讲授《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可以设计一个“猜体重”的游戏,先请一名同学做教师的助手,首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母,比如A,让同学猜一猜这是同学的体重还是老师的体重,学生一定会七嘴八舌的给出答案。有说教师,有说学生。教师继续给出条件,A+35,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个是老师的体重,你是怎么判断的?如果A是同学的体重,A+35是老师的体重,那么从这个式子中,能看出老师比同学重多少斤吗?如果想知道老师的体重,需要知道什么?这时请同学讲出自己的体重,在让同学计算老师的体重。这些进行以后,教师追加问题,如果A代表500可以吗?当同学500斤的时候,老师是多少斤?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没有那么胖的人啊?最后教师给出总结,这个A在表示体重时还是有限制的,看来,在不同情况下,字母表示数的范围是不同的。通过这些一系列的问题,让同学不断思考,思维活动一直持续,更好更快的传授了新的数学知识。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一个良好、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而且能够使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