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帖 梅
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治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问题,关键在于坚持把《条例》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落细。《条例》以制度创新的形式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实,是从根本上破解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难题的治本之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从制度层面上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作出的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是新时代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坚持制度创新,总结选人用人好的经验、做法,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必将有力地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剂根治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难题的良方。
近年来,干部人事档案出现“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履历越填越好、身份越造越假”的怪象,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发现的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等问题,中组部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部署分级分批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对档案造假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维护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力提升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仅靠专项整治集中“清淤”还不够,必须重视源头治理“防污”工作,大力推进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的概念、认定情形及档案造假行为处理的适用范围、处理办法,填补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的制度空白,拧紧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发条,着力构筑“不敢造假”的铜墙铁壁。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将“凡提四必”上升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本要求,这是一个有效管用的好办法,成为坚决防止档案有问题干部“带病提拔”的有力武器。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从制度层面上对解决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问题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用严格制度和严明纪律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管、用”各个环节,将全面从严管理和全程监督落到实处。一是严明“建”的职责。《条例》首次明确提出,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负有共同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建设,严肃填写,严格审核,确保归档材料的真实准确的职责。二是严肃“管”的纪律。《条例》细化工作要求,对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作出明确制度规定,提出“十一严禁”的纪律要求。三是严格“用”的程序。《条例》对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要求、范围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范围、内容和问题处理进行了制度规范。四是严抓监督惩处。《条例》明确要求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法治思维就是崇尚法治,尊崇法律,善于运用法律规范来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一要严格依据《条例》、《档案法》等党内法规和法律制度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自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要自觉守法和护法,不触碰工作底线和工作禁区,增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政治性、严肃性和公信力,坚决抵制各种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不正之风,把好“入门关”,当好“守门员”,坚决杜绝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制度的关键和生命力在于执行。根治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问题,关键在于坚持把《条例》精神和要求全面落实落细。一要从严从实开展《条例》的学习培训。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组织学习培训,深入解读和积极宣传《条例》,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和要求。二要从严从实完善制度建设。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从制定制度入手,依照《条例》精神制定完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切实发挥制度的效用。三要从严从实规范档案的“建、管、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规依法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管、用”工作环节,严格档案审核,严格纪律工作要求和监督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四要从严从实筑牢思想防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执政资源,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和甘于奉献,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准确和完整规范,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