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婵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莫扎特,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他一生中创作了22部歌剧,《魔笛》是其最后一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是穷困潦倒,孤独又病魔缠身。由此我们可以从《魔笛》这部歌剧中读出他此生真正追求的愿望,他的心之所向。
《魔笛》出自于一篇《露露与魔笛》的德国童话故事。故事大致内容为一个埃及王子塔米诺被一只巨蟒追击,夜之王后的三个女巫手下搭救了他,并给他看了夜后女儿帕米娜的画像,王子深深的爱上了美丽的帕米娜。但夜后随之告诉他,帕米娜被邪恶的萨拉斯特洛抓走了。只要塔米诺救出了帕米娜,就把帕米娜嫁给他,王子听到后便答应了夜后。夜后给了他一件可以抵御任何攻击且还能演奏出令人动人的音乐的“魔笛”。在救帕米娜的路途中,得知萨拉斯特洛是天神和太阳神的神权守护者,抓走帕米娜只是为了让其不受夜后邪恶影响。在经过了一系列重重的考验后,最终塔米诺在萨拉斯特洛的帮助下打败了夜后,同帕米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新的统治。从这部歌剧所讲述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歌剧带有浓郁的宗教主义色彩。
1717年共济会在英国伦敦成立。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超越民族、国家、宗教与文化的世界统一体。和谐、仁慈、公正和人道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导原则。共济会要求与人为善和社会公正,主张减少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与民族歧视,认为宗教和君主专制是人类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阻碍,因此应该消灭”。而这个目标严重侵害到君主与教廷两个当时最大势力的利益,因此只能在地下存活,并慢慢发展着。在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共济会吸引了更多知名学者的加入。例如,歌德、海顿、孟德斯鸠等。莫扎特也于1784年加入共济会。《魔笛》这个台本的作者康卡内德也是共济会的成员之一。歌剧多次巧合或暗示与共济会的联系。在共济会中,数字3是一个隐藏标志,其会徽、理念、级别等都是以3为数量单位的。而《魔笛》从序曲以降E大调3个降号开始,降E大调主和弦重复了3次气势宏伟庄严。同时还有夜后的3个女巫,3个侍童,3座神殿。男女主角历经的3重考验,男主角与大祭司的3个约定。尤其是大祭司与祭司们的对话。第一祭司问“他有德行吗”大祭司答“有德行”第二祭司问“他缄默吗”大祭司答“他缄默”第三祭司问“他仁慈吗”大祭司答“他仁慈”由此看出祭祀进场的过程进场——祈祷方式——议事过程。这完全模拟了共济会的入会仪式。在《魔笛》中夜后象征着特雷西亚女王,她代表着君主封建专制的势力,其做事阴狠毒辣,性格反复无常,变幻莫测。而大祭司萨拉斯特洛象征着共济会的领袖波恩。因为波恩当时去世不久,写这个人物是对他的尊敬与祭奠。“魔笛”也象征着神灵庇佑的宗教力量。歌剧的结局更表达了莫扎特内心的希望,光明的启蒙主义战胜了黑暗的封建反动政权。
《魔笛》这个作品融合了多种戏剧形式。戏剧、神话剧、意大利正歌剧与喜歌剧、德国民间歌谣音乐中的风格特点。在这个作品中,意大利正歌剧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夜后与大祭司的多个唱段都有浓郁的意大利正歌剧的色彩。例如在夜后对塔米诺说女儿被大祭司萨拉斯特洛抓走时的咏叹调《年轻人别害怕》,这首咏叹调旋律十分缓慢而忧伤,表达了对自己女儿的思念,旋律悠长,华丽且扣人心弦。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高音high f3,以及高难度花腔技巧,多处八度的跨越与不协和音程,再加上逐渐上行跳进的伴奏旋律,更加表现出夜后在逼迫帕米娜杀死塔米诺时的愤怒,内心的狂躁,到达顶点的复仇的情绪以及她阴暗的性格。与《年轻人别害怕》中的慈母形象形成对比,更加深刻的刻画的了夜后变化无常的人物特征。
大祭司的唱段也具有意大利正歌剧的特点,例如《在这神圣的殿堂》与《伊里斯和俄塞里斯神》两个咏叹调。旋律沉稳肃穆,庄严宏大,用全剧最低音小字组#f与夜后最高音high(f3)形成对比,音域宽广,旋律悠长的特点正是意大利正歌剧的风格特征。
剧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帕帕基诺,他是整部歌剧中十分诙谐的角色,是剧中的亮点。莫扎特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更加贴近生活,贪生怕死,爱说大话,到最后勇敢的帮助王子塔米诺一同取得了胜利,人物形象的描写惟妙惟肖。他的音乐包含着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间歌谣的风格特征。剧中运用大段喜歌剧说白的方式与德国民间曲调,旋律短小轻快,又有贴近生活的简洁质朴与歌剧中严肃的音乐风格形成对比,增加了歌剧的趣味性,使听众不感到压抑沉闷。例如《我是快乐的捕鸟人》采用分节歌的形式,C大调的明朗2/4的节奏与俏皮的歌词,使人物诙谐风趣的形象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他用他细微的洞察力与天才的作曲技法将一个一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他的音乐永远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将他的精神融入其中。为人类留下了丰富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