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现状探究*
——以成都市W区为例

2019-12-18 12:47:03肖素芬
黄河之声 2019年5期
关键词:考级师资规范化

肖素芬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文化事业相区别,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和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奠定带来了新的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既是一种产业又是一种活动。国家统计局曾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个界定中提到文化产业是一种文化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对“文化产业”做了界定: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在该定义界定中提到了文化产业活动的“生产标准”问题,即如何规范化的问题。儿童艺术培训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儿童艺术学习提供相应的产品,也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艺术培训学习受到众多机构和家长青睐,儿童艺术市场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关于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问题。

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包括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标准,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实施、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的评价等内容,但在标准的制订、标准的执行以及标准实施后的评价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谁来规范、怎样规范、如何评价等。以四川省成都市W区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现状为例,找出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为探索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的策略奠定可资借鉴的基础。

通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对比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成都市W区艺术培训机构的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W区的儿童艺术培训市场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培训机构数量众多,鱼龙混杂,产业发展的集中度低、变化快

W区地处成都郊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人口基数大,儿童受教育的需求大,因而艺术培训的市场巨大,商机无限,吸引了众多艺术培训机构和组织、个人投身于儿童艺术培训市场,推动W区儿童艺术培训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W区的艺术培训机构众多,仅2017年5月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W区部分民办非营利教育培训机构就有67家,其中机构名称中有“艺术培训”字样的机构25所,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登记在册而没有公布的盈利性培训机构,以及没有经过登记而开展业务的培训学校、教师工作室、个人等就更是多不胜数。在W区街头散步,人口密集的小区不长的路段就能看见5-10家的艺术培训机构出现,各种资质、各种规模的艺术培训机构团体和培训个体构成了W区的艺术培训主体,绝大多数的艺术培训机构规模小,较少出现品牌响、规模大的艺术培训机构,整个培训市场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大市场,小作坊”的现象,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出现了不同资质、不同规模的机构鱼龙混杂地共生,导致市场利润空间竞争激烈,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一些培训机构经常出现倒下一批、上来一片的情况,整个产业凸显出集中度低、变化快的特点。

二、培训机构监管乏力,无证照经营较多,无法保障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促进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艺术培训机构的发展。但针对民办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中的实施细则不够完善,缺少可操作性的条款,针对民办艺术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更是没有。据了解,一些民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到工商部门注册为教育咨询公司,没有到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审核就开展各项艺术培训业务。即便是在教育部门注册,也由于多头管理的原因,也没有实质性的监管:民办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多头,理论上不仅包括教育、民政、工商、卫生、财政、建设等政府部门,还有行业协会和企业,但由于协调和配合以及机制上的原因,最终出现了“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民营艺术培训机构在培训行业占比较大,且由于民办艺术培训机构的办学资产要求与注册资金、场地要求等方面的低门槛,以及多部门监管造成的监管缺失等问题,现有艺术培训机构中无牌无证、超范围经营的艺术培训机构较多。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在办学场地、师资配比、课程质量、规范经营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保证培训质量的提升。

三、培训市场竞争无序,急功近利,有违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规律

艺术培训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从培训内容来分:既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外艺术素养培训,也有针对成人的艺术修养培训,还有专门针对证书考级及艺术高考类的专业培训;从培训模式来分:既有线下师徒式的传统艺术培训模式,又有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线上培训模式,还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培训模式,以及专门进入学校、幼儿园售卖儿童艺术培训课程的服务上门的联合培训模式等等。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以中小学生考级培训和专门针对高中学生的艺术高考培训最为火爆。在强大的艺术培训利润空间刺激下,追求短期利益回报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办学者增多,为实现快速扩张,尽快招到学生,回笼资金,各培训机构想出来各种招生策略与手段,如老生拉新生给回扣,全日制学校艺术教师介绍学生给培训机构收取回扣,或直接由学校老师与校外机构合伙办培训班赚取利润等乱象,甚至出现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实现短期的快速扩张, 违背艺术培训的长期性、服务性规律,采取预收学费的方式,短期快速积攒资金,利用预收学费盲目急速扩展新店,忽略艺术培训产业厚积薄发,长期跟进、逐渐积累的培训市场发展规律,埋下隐患(一旦预收学费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出现资金链断裂,将直接导致关店)使学员蒙受巨大的损失。例如“疯狂钢琴”、“星空琴行”的一夜倒闭等事件,W区也经常出现艺术培训机构快速更替的现象。但家长和学员往往被机构的豪华装修、虚假广告所迷惑,家长和学员看到的是档次高、规模大、发展快的虚假繁荣印象,而这种虚假景象吸引了很多盲目看表象而忽略培训质量的学生关注,虚假的包装与宣传导致了家长和参训者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培训机构的真实情况,选择质高价优的培训机构进行艺术学习,严重有悖文化艺术传播与培养艺术人才的初衷,违背艺术培训行业的长期性、稳定性等要求,无法保证培训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四、培训师资管理不规范,缺乏权威的艺术培训师资认证体系,无证执教者偏多,培训质量无法保障

通过对多所艺术培训机构调查发现,艺术培训师资认证缺乏行业规范,证照含金量低、无证执教者较多,艺术培训机构的师资管理和人才培养存在较大问题,无法保障艺术培训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艺术培训师资缺乏统一和权威机构的认证,艺术培训师资资格鉴定与甄别乏力

艺术培训师资没有统一的、政府主体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艺术培训教师资格认证更多依赖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的运作。各种培训主体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师资培训业务,颁发特定的艺术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其中由行业协会和一些艺术院校颁发的资格证占大多数,以舞蹈教师资格证颁发为例:从舞种上分有中国舞教师资格认证、芭蕾舞教师资格认证;从颁发主体来看,体量较大的有北京舞蹈学院考级中心、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中国歌舞剧院考级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中心等四家的资格认证,以及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华彩中国舞、琪琪芭蕾、YOYO流行舞考级等教师资格认证,这些机构都有各自独立的舞蹈考级内容体系,规定只有通过其培训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证书才能进行舞蹈教学,才能带领学生参加相应的舞蹈考级,每家都说自己的培训专业、体系完整,质量有保障,但至于说谁是权威的、科学的、质量高的,家长和学员无从认证和判断,只能听从教师和机构的安排。从调查情况来看,W区大多数艺术培训机构的舞蹈教师持有这几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而没有一个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一样的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

(二)艺术培训机构自身师资培养与管理不完善,缺乏长效的师资规划与建设

艺术培训机构的经营者大多是艺术专业出身,自身有从事艺术培训的教学经验,且有艺术创业梦想,但是缺乏管理与实战经营经验,从个体户式的艺术培训小作坊运作模式到公司、学校运作模式的转变,是艺术培训机构负责人必须逾越的一道鸿沟。大多数艺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往往缺乏长期的师资培养规划,没有形成联系紧密、学缘结构合理、年龄梯度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且机构自身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机构负责人更多依赖于自己在艺术领域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相熟的艺术教师,包括周边高等院校教师、艺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及中小学校在职艺术教师等,甚至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还会聘请一些自由职业者来承担培训教师的职责。),教师团队缺乏有效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教学研讨与磨合,无法保障教师教学的质量。更何况艺术培训机构教师流动大、联系松散,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艺术培训机构负责人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积极性。

五、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机构时途径单一,缺乏对培训机构资质与培训质量的了解

本次调查中,当我们问及部分家长选择培训机构的理由时,家长的答案多是离家或者离学校近,其余的像朋友推荐,学校老师推荐等答案都体现了选择的轻率。家长送孩子去参加艺术培训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对比,足够的实地考察,没有彻底去了解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甚至有的孩子家长听说周围的同事朋友都送孩子去上辅导班,也跟风给孩子随便报了个辅导班,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预期的教学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家长缺乏对培训机构资质和培训质量了解的权威平台和有效通道,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等。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发现,艺术培训产业规范化发展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儿童艺术培训产业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猜你喜欢
考级师资规范化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8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