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
(樟树市刘公庙镇北坑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且在学科考试中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毋庸质疑,教师应当设计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写作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学习兴趣,保持写作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优质写作素材和阅读素材,并引导学生注意日常写作素材的积累,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就当前的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来看,教师仍未摆脱自己的权威地位,过度干预学生的徐诶新活动,造成课堂师生地位严重失衡,教师处于过度主导地位,因此,学生的课堂地位被严重压缩,可自主支配的时间也被严重挤压,造成极大的学习压力和写作压力,严重的还会对学生的写作学习之路带来限制。
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理念也并未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而进行同步更新,从而导致当前的实际语文教学与教育形势产生冲突,带来的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再一味的坚持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多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
小学生存在做事三分钟热度的普遍特点,好奇有余,耐性不足,因此,在语文学科的写作课堂上,在开始阶段还能够保持住课堂注意力,但在后续的跟进中,由于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被消磨,被其他新奇事物所代替,进而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写作慢慢丧失兴趣,先前高昂的热情也不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在写作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1]。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首先摆脱掉传统的授课方式,适当放低姿态,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来进行教学;其次,要遵循新课标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坚持和认可学生主体地位并将之实际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适当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认可自己的价值,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锻炼与日常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的许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对此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注意观察家庭生活中琐事或者自己的日常有趣的经历,通过视频或者日记的的形式记录下来,积累生活素材,当课堂作文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写作时,学生就可以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素材来进行记叙文的写作,一来可以提高写作效率,二来也能保障作文的纪实性和可信性,从而提高记叙文的质量。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信息化设备也被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来,并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成为许多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作为当前最为普遍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途径。
优质的阅读素材和写作素材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作为小学生,其本身生活经历经验较为缺乏,因此,若仅仅依靠自己的个人认知和主观想法进行写作,难免会使得习作内容过于空洞,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多大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现状,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或者推荐优质的写作素材,比如,新概念作文集或者其他的中外短篇名著都可以作为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材,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从中选取自己觉得写得好的片段进行摘抄,并思考可以借鉴的写作方式或者表达技巧,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
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应当进行专题化教学,比如可以划分成“想象文“写景文”“记事文”等不同的类型并进行针对化的教学。拿“写景文”的课堂写作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应当提前设计好教学计划,比如可以拿出两节课来对此专题进行教学,第一节课先对写景文写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点如景物的描写、动态景和静态景的不同之处如何突出等细节进行细致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化的认知,第二节课则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比如可以和学生一起到公园等地去亲自参观、体验,并将自己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的美景用文字描述出来,将前一节可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付诸实践,经过长久的锻炼,势必会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提高[3]。
小组化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由来已久,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小组化的方式开展。教师将教师以三至四人为一组进行划分,在课下自行组织小组写作练习,教师也可以为其指定一个主题,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去搜集相关资料,最后进行资料整合,一起确定作文的写作框架,使习作内容逐渐由空白变得丰满,保障文章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要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更要进行适时修正和改进。要想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小组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都是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总之,要注意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维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保障写作教学的长期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