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019-12-18 07:09:02陈晓彤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梵高艺术创作向日葵

陈晓彤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罗丹说:“艺术是一门学会真诚的功课”伟大的艺术家通常都是非常真诚和热情的人,当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往往能感受到他们的专注就像听他们的脉搏一样。真心诚意是情感一种优秀品质。惟真诚才动人。情感上的真诚对人们和艺术家来说都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这就是他的生活。

情感是创作主体重要因素的其中一点,是创作主体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当艺术家的情感最激动的时候,他作品的感染力也就被观众所接受,所张喜爱,这正是因为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艺术家在创作中自身的情感与艺术进行融合,通过物质化或非物质化呈现出不同的作品,从而使情感与艺术呈现出合理的搭配。的确,艺术作品具有普遍知识的性质,并符合普遍知识的规律,但在这方面,在所有意识形态事物中,哪一个是例外呢?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找出艺术的特殊性。诚然,着这里所说的情感它是审美的,也就是它并非一般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它不具有认识功能,它是审美的,是审美的情感。如果说任何一个有情感的人都能创作出扣人心弦的艺术作品,那么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没有生机可言了。我反对任何一种司空见惯的一般情感都能影响到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创作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艺术家感情运动的过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精神碰撞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情感的流露和持久的偏爱。艺术追求的正是这种持久的偏爱说―件艺术品是鲜活、生动、有生命力的,其实就在于它总要“满怀情感”。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有这样的艺术品才可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式”。感人的作品首先感动的应该是作者本人,也就是说作者本身有了创作冲动开始,就具备应有的饱满情感。这种情感里面蕴含着创作者本身在创作时高昂的情绪,在艺术创作中拥有这种鲜明勃发法人情绪会促进艺术创作的进步,这种情绪可以转化为一种情感的力量,这往往可以令创作者找到新的突破口从而促进艺术创作。一些艺术家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接触社会各种各样的腐败,这两个的怨恨,有勇气反抗,因为抑郁,精神痛苦,这样的感情日积月累成了一种情感的力量,让他们的帮助下变形的图像和抽象模式,他们的焦虑和困惑,加强喝醉和解放的高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众所周知,梵高是一位现代绘画“激情近乎疯狂”的画家,他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比如喜欢画向日葵。其中有一株垂死的向日葵,象征着巴黎一角垂死的作者。血红色的茎被切断了,就像梵高的生命即将被切断一样。明黄色和暗蓝色的对比似乎有一种不真实的美。画的左下角画着“舞动的”红点。这个小火焰象征着艺术家生命之火。另一幅画,花瓶里插着十四朵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画上的花朵有一种装饰的安排,由于笔触的洪亮,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梵高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画向日葵,是因为在他的眼里,向日葵并不是普通的花,而是光和热的象征,这正是他内心激情的写照,也是痛苦人生历程的缩影。梵高的作品之所以不断能影响后世以及学者的学习这正是因为他在创作时候高昂的情感注入到它的艺术作品中最后激发出了一种扣人心弦的情感流露。

作家、艺术家工作热情,创造情绪这道情感流,它虽然不能进入艺术作品的内容,但可以影响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实现的形式。正如一位音乐心理学家所说,“音乐听起来就像情感本身。”同样,在那些优秀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中,那些相互平衡的形状、色彩、线条和体量等,似乎都是情感本身,甚至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放松。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过程。作者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以另一种形式向观众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可以实现这个作品的情感表达最大化,让作品在创作时候能够真正的“活灵活现”。

当情感运用到书法国画创作中。书法艺术的形式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本质,是因为书法家在书写时具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支配着手中的笔。正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吕凤子所说:“根据我的经验,所有的线条都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无论它的形状是方的、圆的、厚的、薄的,它的痕迹都不外露归功。任何表达不愉快情绪的诗句在停顿时都表现出一种困难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过去是非常焦虑和忧郁的。有时纵笔,如“风追闪电”,如“兔子爬上爬下”,横挥着李子干,表现出它的锋利,会形成线条,表达某种激情或爱或绝对的怨恨。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历史上的优秀作品时,一定要充满激情,他们的创作往往会传播一段美好的故事。例如,唐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公认的书法瑰宝。抱石先生1965年创作的《茅山雄姿》真迹,作品构图舒展,画面视野广阔,画面气势宏大,细看山峦走势,屋舍桥梁的安排,又极尽巧妙,节奏感非常强,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又耐人回味,此乃激情“重构”之作。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有情感的支撑才会变得鲜活,才会那么的有感染力,那么的抨击心灵。

总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能感知到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形象,还能感受到艺术家在景物形象中所体现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艺术家从不依靠自己的作品去说教、训诫或指挥,艺术的神秘性,也就是说,它所能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是离不开情感的力量的。我们重新审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艺术的奥秘,控制艺术创作的内在自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梵高艺术创作向日葵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梵高的世界
环球时报(2022-03-18)2022-03-18 17:38:04
《星月夜》和梵高
幼儿100(2021年17期)2021-06-19 09:54:56
向日葵
被盗窃的梵高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30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6
丰富艺术创作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4
向日葵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