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甘如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江西 新余 338000)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音乐课程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核心课程,逐渐成为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课程之一。音乐课程相关标准把音乐基本乐理知识教学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强调音乐乐谱作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工具。小学音乐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识谱能力,要从基本乐理知识出发学习音乐知识。除了识谱能力,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歌唱、演奏以及音乐鉴赏等多方面能力,让综合音乐学习内容丰富小学生音乐课堂。音乐节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教学,在学生识谱的过程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在音乐课程视频教学当中突出节奏教学部分内容,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感,从而提升学生音乐课程学习效果[1]。
音高作为音乐课程识谱教学当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体现。然而在音乐教材中的乐谱安排方面,并没有对五线谱当中的音高教学内容进行单独章节讲解。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识谱能力、学习音乐知识最基础的阶段,节奏感作为音乐演唱、音乐演奏等内容教学的前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基本节奏符号开始进行识谱教学。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小学生可以达到利用肢体语言以及声音语言进行节奏表现的教学目标。音乐节奏教学以及识谱教学,是学生后续学习音乐课程的核心内容。纵观小学音乐教学整个教学阶段,学生应当从节奏型休止符开始掌握音乐学习状态。接着利用音高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实现从简单乐谱到复杂乐谱的演唱学习。由于教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并没有对学生的识谱教学充分重视,导致小学生在升入高学年段之后在识谱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最终影响到高年级阶段在演奏和演唱等音乐内容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不同难度的节奏类型理解和掌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很多学生因此很难参照节奏完成演唱演奏的学习要求[2]。
恒拍教学是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较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为了在低年级阶段锻炼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对于节奏感具有基本的感知能力,音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感受节奏恒拍的感觉。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拍手和跺脚动作开始进行节奏恒拍教学,通过利用二拍和四拍的交替练习,让学生理解恒拍的节奏感觉。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吉他弹奏流行歌曲,学生用拍手和拍桌子的方式进行有节奏的打拍子。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恒拍节奏游戏教学,比如利用舞蹈动作以及体操等动作结合节奏音乐进行恒拍练习,让学生在体会恒拍的律动感的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3]。
教师在完成恒拍内容教学之后,学生可以继续学习音乐基本节奏类型以及节奏组合内容,教师可以先从基本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内容开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对不同音符的节拍进行演示,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节奏类型印象。接着教师为学生引入不同音符对应的基本音乐概念,并讲解单位节拍当中包含不同音符的拍子数。学生对于节奏和拍子具有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但是对于基本概念往往区分不是很清楚。教师首先要加入大量不同节拍音符类型的训练,让学生逐渐熟练节奏不同类型。接着再引入不同的节奏组合,利用不同音符的组合进行教学,为后续乐谱节奏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4]。
经过恒拍教学以及基本节奏组合类型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识谱的基本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目前所学进行乐谱节奏识读教学。教师可以从简单的乐谱节奏教学开始,由简到繁进行乐谱选取。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乐谱节奏学习中继续加入恒拍练习,以真正掌握乐谱的节奏。通过不同的乐谱教学,学生可以逐渐掌握音高旋律的走向,从而根据节奏顺利完成歌曲的演唱。通过乐谱节奏综合识读训练,学生可以在拿到乐谱之后独立完成歌曲乐谱节奏的读取,并且在音高旋律的适应下进行歌曲演唱。
从专题节奏组合教学角度进行节奏综合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对于教材中的不同音乐曲目,其节奏类型往往有较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在节奏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相似节奏类型的音乐曲目进行分类,然后对学生进行节奏专题教学练习。教师可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作为教学案例,分析其中的节奏组合类型。接着教师可以选取同类型节奏组合的曲目以及不同节奏类型的曲目,由学生进行区分辨别,从中选出具有类似节奏组合的曲目。这种专题性的节奏教学,让学生在集中的节奏学习当中从视唱练耳方面加深节奏感知印象,从而增强小学生节奏方面的音乐学习能力。在专题教学方式的引领下,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多样化的音乐节奏组合,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节奏类型知识。并根据所学节奏类型开展基础的音乐创作,以不断提升小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创作评比活动,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加强音乐节奏基础教学,对于学生后续音乐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一些基础的节奏类型的学习,教师应当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熟稔于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节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