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9-12-18 02:59:17欧霞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史铁生师生课文

欧霞

(贵州省余庆县白泥中学,贵州 遵义 564499)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了巨大变化。他们大多不再像小学时期那样,对父母、老师言听计从,他们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开始变得“难以捉摸”。作为教师,如果还是用简单、严厉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不仅难有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将学生越推越远,师生之间会形成鸿沟,难以沟通。此时的他们,更渴望与教师有情感上的交流。所以,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还能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在情感教育上更具备了许多优势,于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了以下几点情感教育的策略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提升素养,改进方法

虽说如今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认了几个字,学了几首诗,它还包括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其中最难达到的就是情感教育。作为语文课的领头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了首要要素。

这里的专业素养并不仅仅是指教师的学历、学识,更多的是指教师能够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都会经历叛逆期,他们并不希望老师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发号施令,如果教师还是向往常一样,用命令式、权威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不仅不能起到与学生交流谈心的作用,甚至还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此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适当的改进自己的沟通方法,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平等的对话沟通。

有的老师担心与学生走得太近,学生就“不怕”老师了,以后没法管理,事实上,这样的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当你向学生表明自己的底线后,再与他们成为朋友,他们心中就会有一把无形的尺子,大多不会“越界”,相反,因为成了朋友,你会有更多机会了解他们的内心,学生有什么问题你会更快的了解,这样的话,即使有些小问题也可以抹杀在萌芽状态。

二、结合课文,创设情景

在语文课本中,名篇聚集,其中有许多体现真情实感的文章。如果教师能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创设出合适的情景,带学生进入文本特定的氛围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到文本中的情感氛围之中,进而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那么,这正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作者史铁生的纪录片视频。视频中,讲述了史铁生的获得的成就,也展现了他双腿残疾的现实,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表示,史铁生真了不起,能够克服这么多的困难,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时候,我适时的问道,“史铁生一开始就这样优秀吗?一开始就这样开朗健谈吗?”然后顺理成章的请同学们朗读了《秋天的怀念》一文。显然,刚刚视频中那个妙语连珠的史铁生还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文中这个“暴怒无常”的他让大家有些愕然。于是,同学们对我刚刚的问题产生了疑问和好奇,他们很想知道是谁改变了他,于是他们开始主动去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后,同学们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寓情于读,以读带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能传递情感的方式莫过于朗读。或悲伤、或欢喜、或感动,都可以通过朗读来传递。人们常说“闻声识人”,《红楼梦》里凤姐还未出场,那爽朗的笑声就已经印在了众人心上,果然不负“凤辣子”的美称。可见,声音的魅力还真不小。那么,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声音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声”临其境呢?

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无论是谁,读到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太爱这春天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喜悦和热爱的心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放弃了原本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读、和同桌互读、跳读……学生由一开始的不耐烦渐渐变得用心投入,无他,文字太美,转化成声音后,自然而然的就带上了情感,同学们的朗读由一开始的干巴巴也渐渐变得轻柔、缓慢、自然。这说明,他们跟着作者的情感走进了文本,也真正的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又如,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一开始同学们被它的篇幅吓到了,觉得这样长的文言文太难学。可是,当我们充分的读过后,同学们都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而折服,也读懂了他的“情”。不论是开篇中陛下驾崩的哀婉,还是文中多次提及陛下的怀念之情,亦或是对后主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拳拳之心,都在读的过程中传递给了每一个人,读来令人感动。

四、师生互动,建立默契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探讨,如何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想,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离不开师生互动这一环节。 如果课堂上只有老师喋喋不休的讲,又或者只有学生干巴巴的回答,这堂课都算不得精彩,师生之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上完一堂课,想要有所共鸣那是很难的,更不要说激发出一些情感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防让师生、生生都走近一点,多开展例如小组合作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教学氛围更自由活泼一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更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和默契,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语文并不是一个枯燥的学科,它包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当学生真正投入其中,才体会到文章中的那些酸甜苦辣。他们的心灵经由这些细腻的情感滋养,他们的人格才会越来越健全,这样,他们的人文素养一定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史铁生师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史铁生:心魂之思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