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9-12-18 02:59:17钱学姣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直觉创造力创造性

钱学姣

(宁夏中卫市永康中学,宁夏 中卫 755000)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及实践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创造力及其结构的实际教学,积极进行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其结构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创造性人格三方面,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对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决定于人们想不想创造、敢不敢创造的欲望和倾向性,是创造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要抓好创造新意识和创造动机的培养。教师要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即化学实验多、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渗透多。鼓励学生去观察。如演示实验,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到浑浊再到澄清,这一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例如:每年秋末,冬初之际,江、湖及支流河面大量漂浮水门罗,水藻。这一现象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教师抓住这一现象,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渗透水的净化内容进行观察思考,提出危害性和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还必须要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源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有学生的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教学中学生学习配置波尔多液防治果树、西瓜的病虫害。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一知识,促进了其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活动,亲自动手配置波尔多液用于自家种的桃树,梨树,葡萄,杏子及一切水果、蔬菜上的病虫害的防治,且收到一定的成效。这样更进一步促进其学好化学。外在动机: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或奖励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例如化学解题中有新的解题方法或实验设计中有独创性的方法,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的鼓励。这些学生在在今后一些解题中或实验设计中更努力的去寻找好的方法或者方案,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能力的体现是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无法从头脑中已有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中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只能从问题的本身的分析和其他已有思维形式或思维方法大跨度迁移,估计各种可能性、筛选可供选择的途径等一系列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中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化学是研究物质、组织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科学,对思维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很多,所以化学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应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入手。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例,通过三例演示试验,引发学生兴趣,引出催化剂概念。实验室一只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加热,一只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加热,另一只试管中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三只试管加热后实验现象不同,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后得出催化剂概念。由于教师创设较好的情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一题多变和多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法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的开放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中心环节。一般说来在解决问题的假说阶段,要依赖发散思维。而在选择假设时,要依赖聚合思维。如讲物质的鉴别时、教师出示三瓶无色溶液,水、氢氧化钙溶液,稀硫酸,请学生采用化学方法一一解决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用酸碱指示剂可以一次性就把三种物质鉴别出来;有的学生用二氧化碳气体,再加氯化铜进行鉴别;有的同学用加氢氧化钡溶液,再用酚酞指示济进行鉴别等等方法很多。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一种最理想的鉴别方法。

五、有意识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于对象的本质规律的直觉感受,领悟和估判,他牵涉到的知识及其复杂。以结构为根据,使思维的可能实行越近、超越或采取接近,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表现出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敏锐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和认识的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许多科学家的发明,源于直觉思。但是由于直觉思维的进程过程过于快捷,让人感到不够周密和严谨,因而在创造性活动中,直觉思维也要与分析思维互相依赖,互为补充,教学中既要强调分析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直觉思维的提高。

六、培养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监控作用,学生只有具备创造性人格,才能更好的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既能使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最佳发展。一个人事业成就的大小主要在于有创新,探索和奉献精神,远大理想和责任心,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自尊和自信,高尚情趣和持久热情等创造性人格的因素,事实上一个人没有自信心,缺乏意志,创新与奉献精神的人会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上难有什么发现或创造。因此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人格培养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直觉创造力创造性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2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数学直觉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