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佳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位于内蒙古,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直接决定幼儿美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整齐划一,按照“音乐、美术”等传统单调的美育教学内容开展,必须因地制宜,展示内蒙古幼儿美育豪爽的民族性格与独特的地域特色。将幼儿美育活动与内蒙古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相结合,结合蒙古族的生活体验开辟幼儿美育的新途径,在幼儿美育活动中体现民族风情与区域特色。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对幼儿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内蒙古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幼儿美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欣赏内蒙古优美的自然风光。大自然中的美感是直观的、生动盎然的,这些都是符合幼儿感知特点与思维方式的,更加容易被幼儿接受。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树木、色彩斑斓的鲜花、潺潺流动的河流、巍峨耸立的高山所蕴含的声、色、味、形,这些都是现成的美育资源。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他们细心观察,并鼓励他们积极展示他们的探索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幼儿欣赏事物、发现美的能力。内蒙古的孩子生于大自然,长于大自然,大自然中的美景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美的发现、理解与感知还是需要教师或者家长给予引导与培养,可通过识别花草植被、采集标本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自然常识,萌发幼儿的审美兴趣,提升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借助传统的本土艺术资源开展幼儿美育活动,内蒙古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优秀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文学、舞蹈还是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都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这些内蒙古独特艺术,同样也是开展幼儿美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文学中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既可以作为品德教育的内容,又可为幼儿美育活动提供素材。通过向幼儿讲述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让他们感受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感。内蒙古的音乐与舞蹈同样可作为美育活动的资源,内蒙古音乐曲调悠扬、高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马头琴演奏,让幼儿了解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培养幼儿音乐兴趣,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内蒙古至今仍保留着摔跤、骑马以及射箭等传统的体育活动。内蒙古草原上在每年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都会举办“那达慕”大会,这是一场集中展示骑马、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的盛会。在“那达慕”赛场上,摔跤手们体魄强健彪悍、精神抖擞,骑手们身姿矫健、策马角逐,射手们风姿沉着稳健,都为人们带来健与美相结合的独特美感,让人们欣赏到美的另一种境界。与常规体育活动相比,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更加容易引起内蒙古幼儿的亲近感,从而吸引他们的参与兴趣,通过观看本土体育竞技比赛,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加直接、形象的美的体验。因此,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带领幼儿观看这种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拓宽幼儿视野,感受与体验内蒙古体育活动中蕴含的健与美,既简便易行,又富有实效。
将日常生活体验融入幼儿美育教学中,将美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与幼儿的生活体验进行充分融合,把内蒙古的独特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生产劳动作为幼儿美育的手段,能够有效克服由于美育师资短缺而造成的美育活动实施困难等问题。将美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对于内蒙古的幼儿来说更加实际,易于实施。例如,内蒙古人民以热情好客而著称,向客人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传统的待客之礼,这些日常生活能够为幼儿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增加社会美的体验,发展幼儿对美的判断能力,培养幼儿的文明美。
在幼儿美育教育中融入地方特色,根据内蒙古的教育实情,借助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艺术形式、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体验等资源,协调家庭、学校以社会等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地区特别在幼儿美育中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辟具有地区特色的幼儿美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