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社区可食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2019-12-18 05:50王洪成曹烨琪
中国名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居民景观植物

王洪成 曹烨琪

研究背景

城市的高密度和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空间不足,城市活力缺失,尤其是较早建设的、地处中心区的老旧社区共性问题逐步凸显。大部分老旧社区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多位于城市中心,在城市发展初期扮演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初期规划时对社区景观建设关注欠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社区内设施老化、景观环境缺少设计和维护,已无法满足居民深层次的需求。社区环境同居民紧密相连,环境品质待亟待提升改善。

老旧社区绿化整改费用高,建设周期长,本文将讨论在社区绿地中融入可食地景全新的景观方式来对社区景观进行修补和美化,将绿化的功能需求与居民回归田园的内心需求融合起来,打造生态、可持续的社区景观。

1 可食地景

1.1 可食地景理念

“可食地景”的概念是在80年代初由美国作家、环境学家罗Robert Kourik提出,园林设计师Rosalind Creasy付诸实践并在1982年发表了《The Complete Book of Edible Landscaping》将这一观点引入到园林设计当中。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又可以称为可食景观,是实用性地将可食性植物((如莴苣、蕃茄、蔬菜与果树等)整合于具观赏性的景观环境中,使其成为富有美感和生产、生态价值的景观场所[1],是一种新式的生态园林设计手法。可食地景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是典型的节约园林[2]。

可食地景可以兼顾“美感”以及季节、空间转换所带来的丰富五感体验,可配置出不同层次和特点的景观形式,同时搭配不同风格的园林小品,具有较高的景观观赏性,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时尚。其除了具有景观观赏性之外还可为人们提供新鲜安全的蔬菜,产出的蔬菜瓜果可以食用,具有可食生产性,同时与传统苗木花卉相比,可食地景的农作物的售价和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在种植过程中、果实丰收后还可将参与模式进行引入,进行社区营造,具有活动参与性。

可食地景因其多重功能特性,丰富了城市绿地的种类和城市景观的模式,推动城市生态建设,是对传统农耕文明进行的传承,更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样本[3]。

1.2 可食地景发展现状

可食地景在国外研究与实践较为成熟,德国的城市家庭农园已经融入居民生活,社区菜园最受居民欢迎的社区闲置空间再利用的功能之一。Prinzessinnen菜园在德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从曾经做过工业用地,后闲置在街角的公共空间转变为社区菜园,采用居民自发组织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采取的移动菜园即通过框篮、纸箱、牛奶盒等进行可移动种植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4]。美国的可食地景的实践和运营已转向多元化发展,美国特洛伊社区农场种植了大量的本土蔬菜、草本植物和花卉,通过支持社区农业组织(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 CSA)召集社区居民进行劳作,CSA成员在摊位上销售休闲农产品,将“社区农场”从“农场+自动售货机+社区”三个维度切入生产领域,最终形成线上线下的循环[5]。加拿大温哥华绿色冬奥会中东南福溪社区主要结合公共庭院、屋顶和社区绿地等设置小块农业种植区,与此同时同步开展农贸计划,形成的系统的立体“食用景观”成为经典案例[6]。英国Todmorden蔬菜小镇,Incredible Edible公益项目在任何开放式空间都种植可食用的蔬菜和水果,该项目已被复制到英国超过30个小镇。在新加坡,可食花园城市(Edible Gargen City)是一家私营公司,以“种植本地新鲜蔬果,促进社会健康生长”为宗旨,由社区市民进行运营农园,通过“市民果蔬箱”的形式向餐饮店和家庭提供食材,通过招募各种背景的人员加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南非、菲律宾等发展国家存在很多自发性的社区可食景观。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郊农业观光园与认领农场在国内迅速兴起,近年来,由刘悦来老师带领的四叶草堂自然学校在上海推广“社区花园”,融入一系列自然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如世纪公园可食地景花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香草花园等[3];北京茶儿胡同以社区农业、家庭园艺、胡同花镜等绿色手段进行介入,将胡同内的“零碎”空间激活再生;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绿地运用大量的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作为景观基底,彰显土地特色。虽然国内对于可食地景研究仍在起步阶段,但这些探索和实践都证明了可食地景的推广和发展意义。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笔者选取了天津建造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散布于主城区的三个社区——龙井里社区、府湖里社区、三潭东里社区,对社区中的景观现状以及对社区中的居民进行相关数据采集。调研开展形式为半结构访谈以及问卷调研的形式,调查社区居民对于可食地景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于可食地景的营造进行调研,调研地点在人数活动较多的区域,保证年龄层的全面。

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调查如性别、年龄、职业等;第二部分对可食地景的了解程度,社区引入可食地景的态度以及形式,可食地景的期望的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选取在社区中不同年龄层的居民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者进行访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老旧社区景观现状

社区内公共空间场地设计形式化,硬质过多,管理粗放,仅设施附近活动频率较高,可供居民交流的项目较少。社区内绿地面积不足,植物管理欠缺,绿地布局碎片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突出,绿地无法发挥其生态和观赏效益。

老旧社区内居民老龄化程度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种植现象,社区内常有居民将公共空间自发开辟的菜园,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菜园的规模也不相同。自发种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自身的需求,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通过在住宅附近进行种植,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迎合了休闲需求。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同道路相临近的宅前用地较为狭窄,居民一般采用可移动的设备,如种植花盆和种植容器,部分居民会利用废弃的陶瓷洗手池进行种植,方便移动不影响道路通行;2)宅前空间相对宽敞,居民自发形成家庭花园同时形成小型交流空间,同时会自行搭建架子利用攀援植物来丰富空间;3)私自将老旧社区停车区域旁附属绿地进行开发,不影响停车空间,以绿篱的围合为边界;4)部分居民私自占用公共空间,将部分公共空间划分为自己的庭院空间,进行较大范围农作物的种植,影响其他居民对场地的使用和活动(图1)。

居民种植过程中一般以更加实用的蔬菜为主,如天津地区常食用的番茄、马铃薯、包菜等,也有一些时令花卉,运用一些攀援植物和常用植物进行种植和丰富空间景观。这些自发种植情况作为社区中一种非正规的营造活动,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与设计,权属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造成整体居住环境混乱,但也形成另一番的生活景象。初步对于社区环境进行了勘探,将可食地景在老旧社区中进行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对居民意愿进行调查和研究。

3.2 老旧社区居民意愿分析

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发放200份,有效问卷占其中的154份,大多数居民非常配合,有效率为77%。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年龄段覆盖较全,其中老年人年龄段在60岁以上占31%,50-60岁17%,40-50岁占12%,30-40岁占9%,20-30岁占13%,20岁以下占18%(图2)。

3.2.1 可食地景易于社区居民接受

本次调研过程中老年人占比较大,这点同老年人的特点以及老旧社区的人口结构相关,对于可食地景的概念部分居民第一次接触,但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解之后,大家对于这种新型的景观形式较为认可,总体来说对于老旧社区引入可食地景的接受度较为乐观(图3)。

调研过程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对可食地景的态度较为积极,在谈话访谈中,空巢老人们空闲时间较多,平时社区中的娱乐项目较少,希望通过这类型的活动来丰富生活。同孙子孙女一起生活的老年人,认为对孩子是一个学习机会。之前在相关单位、高校退休的老年人非常愿意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希望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区做贡献。

学龄儿童在参与调研过程中对该项目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希望社区能多举行相关的科普和交流活动。

对于已有相关种植行为的居民的调查发现,居民对于该类型活动喜忧参半,居民担心自己的菜园因规划和管理受到限制,居民对其进行种植的原因解释为一种休闲方式,节省开支的同时能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

通过走访居委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居委会的管理人员态度比较乐观,其更关注可食地景带来的其他效益。例如,对于社区内私搭乱建,侵占公共场地的种植行为有了治理方法,以疏代堵的方式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对社区活动多了种类和类型,也能将大家更好的动员起来。

3.2.2 合理的治理模式为引入前提

通过调查发现,合理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引入可食地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可食地景引进社区之前,如何选用地块,选用地块之后如何进行分配,在植物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管理和维护例如日常的灌溉、驱虫,可食地景产出之后,产品的归属问题。以上问题在同居民访谈中都有所提及,可以看出对于可食地景的维护和管理是居民关心的重点。在问卷调查当中通过对于管理模式这一项的调查,54%居民希望社区自治,以认领和志愿者的模式为主,22%的居民希望能有高校或相关园林单位的介入,9%的居民希望由政府主导,15%的居民希望有相关企业的投资方进行注资。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管理上的难点,居委会在过程当中要发挥中间的协调和管理作用,保证居民权益,可根据活动需求引入第三方协助。

3.2.3 以社区科普宣传为推广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老旧社区经常举办一些便民活动,居民对于社区推广这一方式认可度比较高。以社区为组织单元,举行科普宣传的活动,居民更容易接受和参加。在引入可食地景之前,社区可以通过举办不同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社区居民从接纳可食地景开始,了解可食地景的基础知识,为后面在社区中进行可食地景的营造打下较好的群众基础。

3.3 小结

通过调研可知,老旧社区待改造和更新的空间充足,居民意愿和积极性较高,适宜引入可食地景。不同的居民的顾虑有所不同,在可食地景的推行过程中要充分采集民声民意才能更好地惠及社区居民。

融入可食地景的理念对于老旧社区更新具有积极意义,将老旧社区的自发的种植行为进行规范合理化将老旧社区的空间进行激活,能丰富老旧社区景观形式;促进居民互动,影响社交网络建构,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通过市民参与居住区环境的建设活动,就可以降低对公共绿化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满足居民对回归田园的内心需求(图4)。

4 老旧社区可食地景营造策略

4.1 观赏食用结合,科学合理配置

可食地景的营造既要营造观赏性强的景观,又要体现场地的可食用价值。可食植物按植物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类:粮食作物类、观赏蔬菜类、观赏果木花卉类、药草类[7]。其中粮食作物类由谷类作物(稻谷、大米、玉米等)、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等)和豆类作物(大豆、豌豆、绿豆等)构成。药草类多以多年生宿根、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具有保健类的芳香植物除了能使人精神愉悦之外,还能发挥一定的保健作用[7]。按观赏部分来分,观叶类蔬菜有羽衣甘蓝、菜叶莴苣等,观花类有黄花菜、彩色花椰菜等,观果类有观赏椒、观赏茄子、观赏南瓜,常见的观赏根茎类有观赏萝卜、红叶甜菜和球茎茴香等[8]。

不同地区适宜生产的作物会有差别,首先在植物搭配时,尽量选用场地常见、适应性良好的植物品种,避免种间竞争,保证种类之间的和谐共生,保证植物健康可持续的生长。与此同时与传统苗木不同,蔬菜瓜果的生长周期较短,因此,可食地景中的作物会根据季节做些更替。其次每种植物在进行搭配时,考虑到植物各方面的特征,例如生长时令、形、味、色等,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生产和观赏功能的生长特点、体现场所特点。

在种植过程中对场地的光照、土壤、温度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评估,如场地内光线不足可以运用棋盘格式种植方式,选用可以反射光线的浅色铺地材料同作物间隔搭配种植,选用耐阴作物,如羽衣甘蓝、菠菜等,如有需要可以配合支架,供攀援类植物使用。

4.2 低碳环保理念,集约利用空间

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特质,因势利导;在材料的选取上充分利用居民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对废弃材料进行加工和重构,运用到可食地景的建造之中,如天津的低碳创意花园中旧集装箱、废弃的枕木、PVC管,均被加工成为各种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为一体的物品[9];土壤的养分可以来源于可食植物本身的衰落部分收集和堆肥、生活有机垃圾和厨余垃圾。种植形式还可通过管道种植水培蔬菜,不需要时常加水和刻意进行经营,具有清洁可控,美观卫生的特点。在烟台艾维农场创新利用了“鱼菜共生”的模式——植物的根须和海绵将鱼缸的水进行过滤后再送回鱼缸,而鱼缸里的鱼的粪便输送给植物之后保证了植物的营养。

立体绿化可以丰富景观层次,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通过精心设计与维护,最大程度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10]。在可食地景的营造中可以应用屋顶绿化,墙体的外立面以及居民的阳台。

种植箱的方式可以应用到无法进行土地开垦的场地,对于老旧社区屋顶可以采用种植箱来对可食植物进行承载,通过立体的架构形成复合景观。建筑屋顶在进行可食地景的设计时需要注意植物种类的选择,充分考虑植物对场地的适应性,因此要对光照、风速、温度等进行严格把控。在屋顶绿化设计中可以选用香料蔬菜类和观赏蔬菜类营造屋顶气氛。

对于进行土地开垦的场地进行种植时,同时可以利用雨洪管理技术——雨水花园对场地及周边的雨水进行有效的渗透、滞留、净化、蓄积,集中利用对可食景观进行浇灌[11](图5)。

4.3 提倡公众参与,规范管理制度

经过时间的更迭和单位制分房制度的取消,随着人员的迁入迁出,社区人员杂质化,邻里关系也逐渐发生着微弱的变化,通过引入可食地景,呼吁公众共同参与,能促进邻里关系,也能提高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

根据调研和分析可知,可食景观采取社区自治模式更能迎合老旧社区居民的需求。可借鉴上海市杨浦区鞍山四村第三小区的百草园营建过程中,探索了“政府引导、高校指导、居民主导”的共治模式,使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由“旁观者”向“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转变。先进行局部试验,再在社区内进行推广。根据各自社区的具体状况,首先由社区居委会可同居民协商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责任书,对地块进行分区和认领,让业主决定种植作物种类;其次社区内组织形成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负责的内容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熟知种植知识的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维护的管理人员、相关活动策划人员。队伍的组织和形成可由居民自荐、互荐,给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

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社交网络从线下转到线上,以网络作信息传递的媒介。社区通过走访交流等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居民反馈机制,广泛收集不同年龄层的居民意见,更好的完善社区内可食地景的营造模式。通过参与制度和方式的不断实践创新,既能培养社区居民的自组织能力,建立人人参与的社区参与模式(图6)。

4.4 场地功能复合,塑造宜人空间

老旧社区中的绿地植物层次单一,地表裸露,社区公共绿地的空间相对完整,将其部分开辟为可食用景观可以美化社区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进行规划分区,在进行农作物选择上注重观赏和实用性,在建设过程中将可食地景的可参与性同绿地空间的共享性和可达性相结合,打造成社区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邻里交往场所。

可食植物的叶片可以作画、作染料和饲料,果实可以进行采摘和糕点制作,花朵可以进行贴花创作、花茶制作以及提炼花蜜,利用可食植物的特性让居民从思考、情感、行动等多层面同植物建立起联系。居民们可以进行劳作与交流,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小孩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认识常见的植物和蔬菜并亲自经历可食植物不同发展阶段,老年人参加适当的园艺种植,既可以接触自然环境,也可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与此同时社区应组织多种亲子活动、种植竞赛活动、科普交流活动,普及农业知识。例如杭州市良渚文化亲子庄园举办的良渚植物私塾举行的特色课程,如植物课(草木染、叶拓)、植物手工、艺术手工等。

社区对于可食地景的产出可以举行不同的活动,例如,郫筒街道居民以“可食地景”出产为食材,举办火锅坝坝宴,与邻里分享收获的喜悦,同时进行“可食地景丰收节”厨艺比赛。社区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在社区中通过“以菜睦邻”,形成“友邻共乐”的和谐氛围(图7 )。

老旧社区中宅前宅后易发生自发种植现象,对于临近居民宅前屋后打造可食景观,注重保留老旧社区中原有的种植作物空间,在不影响正常交通和居民权益的情况下,合理划分区域,对于较宽敞的宅前空间进行再设计。首先确定宅前可以使用的空间范围,其次建立庭院的分区配置和动线安排,通过简单的园林小品基本设施进行营造庭院分为,充分利用可食用植物来进行搭配,长此以往,可以形成良好的小型生态系统,将传统的菜圃打造为美观可供休憩的可食地景(图8)。

5 总结

在高密度的建成环境下,可食地景理念的出现和运用是设计师对于环境和生态的重新审视,反映了当代居民对于自然和田园的渴望。老旧社区品质的复愈可以通过可食地景进行尝试,使传统的农业文化得以延续;使社区内利用率低的空间重新焕发生机,使空间得以最优化的利用;丰富了社区中的绿化层次,提升了观赏效果,食物产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儿童们增加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和乐趣;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活动既能获得种植的乐趣,又能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

可食地景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相信随着发展和推进,“可食地景”会具有更多的含义和理念,更好的同园林环境融合形成可持续、生态的“可食园林”,最终能搭建食物平台,形成生产供给链,提升城市农产品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景观植物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