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2019-12-17 08:07高海波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课堂教材

高海波

充满生机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学生沉醉其中、灵感频现的课堂;必然是教师陶醉其里、左右逢源的课堂;必然是师生和谐愉悦、民主共生的课堂;必然是动态生成、高潮迭起的课堂。

一、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意识是课堂充满生机的前提。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教师改变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关键。事实上,我们或许只是在口头上把学生定位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并未真正改变旧有的思想和观念。表现在备课时、课堂上、作业中各个教学环节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不曾俯下身子,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去感受、去探究、去体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依学定教,随机生成,如此才能打造充满人性关怀的、生机盎然的语文课堂。

二、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情,依学定教是课堂充满生机的基础。

我们常说的“备课”既包括“备教材” 又包括“备学生”。很难想象教师不吃透教材如何帮学生领悟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对教学难点的巧妙突破、对教学环节的了然于胸是一节语文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更是一节充满生机的语文课生成的重要条件。不同班级、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基础的学生对相同的文本均有着不同的学习难度、不同的理解层次,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即将面对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依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依学定教,设计问题,安排环节,展开课堂才可能获得课堂的成功。

三、基于文本的充分的教学预设是课堂充满生机的重要条件。

充满生机的课堂来自于课前精彩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设计看似产生于灵感一现的妙手偶得,实则是依托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智慧积淀。好的教学设计既能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又能在关键处为课堂画上点睛的一笔,让课堂高潮迭起。

提到教学设计,就必须要说说课堂引入这个环节。该环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接触文本伊始就有了充分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他们表现得才会“充满生机”。教师应充分认识该环节的重要性,并在进行设计时予以重视。或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谈话引入,看似闲聊实则匠心独运;或从与文本有关的内容入手,补充背景,不觉中为理解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或明知故问、故弄玄虚,充分吊起学生的胃口。不一而足,只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为了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兴趣盎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心理特点考虑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在课堂上将学生按优中差搭配,以各种形式的竞赛作为催化剂,如男女生竞赛、小组竞赛,朗读竞赛,回答问题竞赛等。让学生们比学习,比纪律,比成绩,既激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长期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四、基于课堂的精彩的动态生成是课堂充满生机的关键。

预设固然重要,但生成更为关键。预设只是对课堂教学的预期安排。“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只是单方面的,主观的预想了课上的教学环节。事实上我们不能期待,也不可能期待课堂会按我们的预设不出意外地进行下去。因为课堂的主体——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我们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想到学生的所有行为。而且,我们也绝不应该无视学生的表现和思维,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既定的步骤进行课堂教学。真正精彩的、鲜活的、充满生机的课堂应该是在生成之中、碰撞之中绽放出来的。

五、对学生课上行为中肯的、及时的、有效地评价是课堂充满生机的有利保障。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应该生动、幽默,富有情感性。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它是现代课堂教学中难能可贵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评价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应该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长处和存在的缺點,语言要简洁,不模糊,具有针对性,对于要特别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得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好在何处。而传统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懂得模糊性和浮夸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欠缺准确,准确性的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能够提醒学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思维与回答的质量。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自然而然地运用好针对性、客观性的原则,首先就要力求做到准确。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应该适时、适当,富有人文性。《语文课堂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最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语言要灵活地运用延缓性和适时性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人感受,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创造空间,给他们以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切忌用急切性的评价语言,抑制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应多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展示自己的机会。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语言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表扬激励的同时,用其可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而又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学生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爱,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让我们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依学定教,充分预设,把握住课堂中的精彩生成,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才能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课堂教材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教材精读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