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琪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以积极鼓励、肯定赏识、换位思考为主的教育统称为正面教育,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彰显教育的内涵与精神。本文结合幼儿正面教育的意义,探讨了正面教育策略,旨在为创新幼儿教育方式建言献策。
关键词:正面教育;幼儿;意义;策略
正面教育强调以爱育爱、鼓励为主,通过耐心交流,尊重、包容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每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将一切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使之奋发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未来成长之路健康前行、稳步发展。
一、幼儿正面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说、敢说、愿说的自主性
正面教育强调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借助艺术化教育方法,实现因材施教,引领孩子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行。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尽量多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强化孩子的积极心理,如当孩子回答问题正确而精彩时,家长、教师要用“你真棒”“你好聪明”等激励语言,给予幼儿正面强化,还可鼓励其他学生边鼓掌边说:“棒棒棒!你真棒!向你学习我也棒!”即使孩子回答错误,家长、教师也不应训斥、挖苦,而应鼓励、引导,如此方可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强化其学习动力,尽量给幼儿提供保证能回答正确的机会,既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的自主能力[1]。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幼儿成长的本質,即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继而形成自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体系。对于幼儿而言,其最初教育源自家庭和幼儿园,这也是其形成最初“健康人格”的关键途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幼儿犹如一块海绵,从其所认识的环境中接收什么,就成长为什么。换言之,孩子的成长环境直接决定了其成长方向,若在其教育中充斥着挨打受骂,将会逐步激化、放大、强化孩子的消极面,使之深陷负能量的恶性循环中;反之,若耐心引导、包容激励,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使之逐步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2]。
(三)有益于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素质教育强调以提高孩子的素质为目的、尊重其主体性,挖掘其潜能、鼓励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而加强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对于幼儿而言,其从生活环境中收获的知识永远比教师、家长讲出来的道理更生动、更深刻,若教师、家长终日以训斥、打骂等负面教育对待孩子,换来的也将是充满负能量的“不良孩子”。正面教育要求教师、家长以积极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这远胜于浅显的语言描述,孩子将利用自身强大的模仿力、记忆力身体力行,逐步发挥自我创造力与智慧潜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幼儿正面教育策略分析
(一)科学评价,耐心倾听
在幼儿正面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注重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进行科学评价。一方面,幼儿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自身能力缺乏科学的认知,因而其对自身的评价大多来自外界,若家长和教师能够对其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这将使之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极大地促进其自信心的提升;另一方面,幼儿教育最忌以成人标准来评价孩子,这有失公平,若过分苛责孩子,将导致其自尊心备受打击,长此以往将导致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主动,甚至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在开展幼儿正面教育时,要保持十足的耐心,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其所思所想,方可更好地引领孩子的成长。恰当的正面教育能使孩子辩清事情对错,使其内心逐步产生转变,既肯定自我的价值,又发现自身不足之处,部分家长、教师一味地向孩子允诺,反而会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正面教育也应把握好度[3]。
(二)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需求,幼儿更是如此。表扬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肯定能从正面引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正面教育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一方面,家长、教师要实时留意孩子举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考虑其感情需求,学会适时、适宜地表扬孩子;另一方面,表扬并非单纯的评价孩子言行是否正确,而是将孩子努力进步、快乐成长中所接收到的喜悦之情传递给孩子,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实现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虽然,我们强调幼儿教育中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这并非全盘否定以说理为主的批评教育,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孩子反复出现的错误、违纪等情况,必要的批评教育仍必不可缺,教师、家长可借鉴三字经等传统教育方式,注重掌握好批评的分寸,既不能采用“软暴力”一味娇惯、迁就孩子错误,也不能以暴力手段对待孩子,应以说教方式使孩子知规矩、懂礼貌[4]。
(三)积极鼓励,适当奖励
在幼儿正面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善于鼓励、适当奖励,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其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一方面,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善于把握契机、因势利导,增强孩子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如在绘画课堂,部分孩子因贪玩而没画完,教师可鼓励他:“你画的真不错,就是速度慢了些,这样吧,我们把画带到操场上画,你画完再和大家玩,好吗?”此时孩子必定认真地画,并改掉课上贪玩的坏毛病;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创见性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思考,做一个善于质疑的“问题家”,为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善用“无错原则”鼓励孩子,为孩子营造宽松的氛围,使之发自内心地学。如课堂上,部分孩子担心回答错误会受到批评,因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教师可切忌生硬地说一句:“坐下!”或提问其他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吗?”而应先看有点,再提不足之处,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使用“如果能……就更好了”等语言,以减轻孩子心理负担,使之勇于发言;此外,要经常给孩子一些奖励,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当然,奖励切忌过大,否则将适得其反。例如,教师可将孩子的一日活动分为几项加以记录,如午餐吃的干净的孩子可记一颗五角星,每周五角星最多的孩子奖励一朵大红花,若孩子一日活动全都得到了五角星,可在放学时奖励他一个苹果,以此调动其积极性[5]。
三、结语
一言蔽之,幼儿正面教育贵在有耐心、长坚持,虽然,多数家长和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懂得正面教育的意义,但受日常琐碎的生活杂事、教育情绪等影响,因而鲜有坚持实施者。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家长与教师必须坚持表扬为主、说教批评为辅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评价、耐心倾听、适当激励、鼓励创见,引领孩子逐步养成真、善、美的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涛.面向生命成长的正面教育——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 49-52.
[2]孟秀华.浅谈幼儿正面教育的重要意义[J].赤子(上中旬), 2017(06):271.
[3]李夏.小学生正面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张亚茹.浅谈正面教养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2(12):183-185.
[5]余玥.浅谈幼儿园教学中合理运用“正面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3):102.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