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开:鼻尖儿上的文章,味道很重要

2019-12-17 08:05叶开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余杭老和尚红烧肉

叶开,广东廉江人,2004年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五部,作品语言风格独特,幽默有趣,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叶开涉足领域广泛,在编辑、研究、创作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出版的专著《对抗语文》《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语文是什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推荐。叶开还被誉为莫言研究第一人,《莫言评传》《莫言的文学共和国》都是奠基性研究专著,并广受好评,《莫言的文学共和国》还曾荣获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十大推荐书。因此,叶开的写作姿态成了一个新的现象。

《聊斋志异》里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司文郎》。一个失明老和尚,用鼻子闻烧过的稿子,就能知道作品的好坏。几个书生上考场前一起找到他,想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怎么样。叫余杭生的南方才子先燒了些大师的作品。老和尚闻后大声说:“味道太好了,简直是浑身通泰,好文章。”接着,余杭生把自己的作品焚烧了。老和尚一闻就叫:“这是谁的作品?简直让我上吐下泻,太恶心了。”但结果,余杭生中举,他回去找老和尚,问:“现在究竟怎样?”老和尚说:“那不是我的错。不妨把考官们的文章各取一篇用火烧掉,我就知道谁是你的老师。”余杭生照做。焚烧到其中一篇,老和尚大叫起来:“简直要吐了,完全受不了,这一定是你老师写的。”

文章好坏“气味”不同,真正的好作品当然是芬芳的。我们没有老和尚那样的神奇能力,但也有方法。

第一,就是语言。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准确,是最优美的语言。”语言准确,就能够有效地描绘、生动地呈现所提到的场景。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名作《分成两半的子爵》写梅达尔多子爵所到之处,都留下“一半”的痕迹:“仆人们就这样从田野上找到森林里,他们看见一个切成一半的蘑菇,半个石菌,随后又是半个石菌,半个有毒的红菌。他们继续向森林中走去,不时看见一个个蘑菇从地面冒出来,只有半边把和半个顶。”

这段话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但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很生动、很特别的场面,带出感很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词有隔与不隔,就是隔开与不隔开的感觉。比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就是不隔。因为你一看到这样的文字,会感觉荷叶就在你面前,所以准确的语言就是不隔的语言。

第二,是细节。一个生动精彩的细节,打动读者的效果要超过大篇大段的冗长描述。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有这么一个细节:许三观的家里没吃的东西了,全家人饿得躺在床上,靠忍耐度日。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叫一乐、二乐、三乐。一天晚上躺着挨饿,三乐先受不了了,说爸爸我要吃红烧肉。许三观说,好吧,爸爸来给你做红烧肉,我们先拿出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切三片,用水汆了,煮熟,上锅蒸……接着二乐说,爸爸我也饿了。他说,你想吃什么?二乐说,我也想吃红烧肉。他又如法炮制,讲了一模一样的做红烧肉的过程。话还没说完,一乐说,爸爸我也要吃红烧肉。许三观说,你们这些孩子怎么都要吃红烧肉?

描写饥饿,它不正面写,而是通过烘托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个细节胜过十万字的描述,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第三,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跟你的生命、你的经历,发生直接联系的。萧红的《呼兰河传》有非常多的好例子。

小说一开头就写:呼兰河城里有个大泥坑,城里的所有人都要经过那里,要么绕过去,要么跳过去,要么顺着墙爬过去,也有人冒冒失失冲过去就陷到那里,要找好多人把他抬出来。就是这么一个大泥坑,从来也没有人想过把它填平,没有人想过,去对它做点儿什么,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存在着。萧红说:我也是走过这个泥坑的那么多人中的一个。

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具体的、栩栩如生的小城。它所孕育出来的一草一木,都跟她的生命发生直接的关系,所以她写出了真情实感。

写一篇文章,我们要注意到这三个方面。

猜你喜欢
余杭老和尚红烧肉
由“链”到“圈”,余杭全力竞逐未来产业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杭州余杭 “三位一体”推进殡葬改革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老和尚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