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文化”在老年大学的实践研究

2019-12-17 15:05上海市奉贤区老年大学课题组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奉贤区课程文化

□ 上海市奉贤区老年大学课题组

【内容提要】 立足奉贤在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厚而具有本土特色的孝贤文化,从新时代老年大学孝贤文化建设入手,分析进行孝贤文化建设研究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制定了打造三个“品”的研究目标:品质学校、品牌教师、品位学员。针对目标提出了孝贤文化建设的途径、策略,并作了较深层次的思考。

老年大学“孝贤文化”建设的背景

1.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一脉相承地发展到今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许多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等等。在新时代,我们要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紧密结合,以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基于“贤文化”教育的区域背景

奉贤是一个拥有4000多年文化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地方,千年文脉传承,贤韵悠远绵长,“贤文化”就是在奉贤这块土地上,在千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厚而具有本土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今天的奉贤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早在2007年,以奉贤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建设“贤文化”,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2015年11月,具有“慈善孝贤”文化传统的上海奉贤、浙江慈溪、嘉善、上虞和湖北孝感的宣传部门负责人同议区域文化合作议题,共同签署《慈善孝贤文化研究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区域化联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十几年来,奉贤区在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贤文化的实践活动,由杨王村出发到全区域开花乃至向全市、全国推广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深入人心,到2014年“感动上海”人物之一的邬引军、2016年“中国好人榜”人物马利军;从社会群体大规模的帮困扶贫,志愿圆梦的感人行动层出不穷,到2016年开始举办的“慈善孝贤•精彩奉贤”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在全区开展的“孝贤”系列评选活动,使孝亲敬老模范可敬、可信、可亲、可学,为全区树立“孝贤”修身的典范。诸如此类的活动都对奉贤区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大幅度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于老年大学教育的校本背景

近年来,奉贤区老年大学一直致力于贤文化融入老年大学的课堂实践,该校以贤文化为抓手,以修身养性、提升品行、争当贤人、争做贤事,为奉贤区建贤城,创全国文明城区,培养和造就一支有影响力的中老年骨干队伍,让他们在创建工作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应当是老年大学办学的重要目标。

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当自然地把当地的文化教育资源融入课程之中,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或者让一些公共课程与当地文化资源的某些成分有机结合,使公共课程内融入本土文化。坚持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孝贤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群体道德观、思想观为核心,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素质教育良性发展。

“孝贤文化”的思想内涵

1.“孝贤文化”的内涵界定

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孝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体系。从行为上说,“孝贤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照料赡养老年人、友爱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内涵;从内容上来说,孝贤文化包括了孝、悌、敬、诚、善、恭、礼、谦、宽等传统美德范畴。

2.“孝贤文化”的理念诠释

“孝”,《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贤”,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贤,多才也。”贤者优也,有道德、有才能谓之贤:贤人、贤事、贤物;贤文、贤艺、贤韵;贤德、贤品、贤达。

在奉贤历史上,从传说中的言子传道、儒化子民到自古至今群贤毕至、众星闪耀,从齐贤、金汇地区的皮影艺术、白杨村山歌到奉贤的瞎子阿炳孙文明的二胡“流波”到名闻遐迩的胡桥滚灯,从先贤白燕诗人袁凯到当代农民诗人王海,从《孝子操药》的孝子徐初(元朝末年奉贤青村人)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方锦楼等等,各界圣贤、精英浩如烟海,这些人和事,如百川汇成大海,这就是今天称之为“贤文化”的内容。

由于“孝贤文化”的一切源于本乡本土,具有本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传承、发扬、提升的过程中,更具有亲切感、亲近感,可信度高,可学性强,也就更有利于创新和发展。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孝贤文化的本质或内涵就是“进取和提升”。

“孝贤文化”建设目标

1.营造具有文化品质的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旨在努力提升老年学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学校可从环境营造、团队平台、课程渗透和典型引领四个方面入手,挖掘孝贤文化资源,特别是新时代涌现的孝贤典型事例,突出“孝”“慈”,孝亲爱幼,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传播孝贤文化,弘扬正能量,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校园精神文化,使其成为富有文化自信内涵的品质学校。

2.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教师队伍

老年大学《章程》中要求教师“品行高尚、学有专长”,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都是所教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怎样把新时代的孝贤文化融入所教课程?老年大学应要求教师积极选取与本课程相关的孝贤内容进行教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探索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学员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把所任课程教成特色课程、品牌课程,自己也成为品牌教师、特质教师。

3.塑造具有文化品位的老年学员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老年大学对每一位学员的期许目标,通过孝贤文化建设活动,让学员们充分了解孝贤文化的渊源,在学习中接纳孝贤文化,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努力践行孝贤文化,服务社区,用自身良好形象优化社区,为孝贤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成为“健康向上”的新时代老人,成为“孝贤文化”的积极传承人。

“孝贤文化”建设途径

1.“孝贤文化”环境创设

从校园环境打造入手,让学员时刻感受到一种文明、整洁、高雅、催人奋发的自然美。特别要打造好孝贤文化墙,本着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的目的,奉贤区老年大学专辟A三楼一个层面作为宣传孝贤文化主题墙。从传统的二十四孝中选取符合当代孝贤文化特点的十六个故事,有《孝子操药》《扇枕温衾》《鹿乳奉亲》等。也有我们身边的孝贤典型,如《金海拾光者》中为各敬老院老人摄下幸福一刻的郑瑜、《你若不离 我便生死相依》中的80后售票员汤晓红、《群众无小事 事事总关情》中的胡桥社区居委书记卫莲凤等。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孝贤文化,图文并茂,生动感人,潜移默化地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发挥着“孝贤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的外围矮墙布满“新二十四孝”图,《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等,深深打动每个学员的心。老年大学的文化墙不单单吸引众多学员课间去学习观看,更有周围居民、来校参观者驻足于文化墙边,饶有兴致地细细观看,细细品味。作为奉贤区“逐梦新时代 喜看新奉贤”主题活动参观点的区老年大学,已接待了20多家单位的参观,孝贤文化墙是必看节目。

2.“孝贤文化”融入课程

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面如何融入“孝贤文化”,使之由浅入深,由窄而广,由无意识的引入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编入是一个不断摸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孝贤文化内容。语言系列班级重在不同班级中不同内容的学习、宣传。如国学班教学中追溯中华传统“孝、慈”的历史渊源;文学朗诵班通过诵读、撰文体现“孝、慈”的诗词、美文;戏曲、影视剧赏析班赏析传统孝贤文化戏、影视剧;戏曲系列班级则唱响孝贤文化的名段、名曲;器乐系列班级学习演奏有关孝贤文化的乐曲;摄影班级拍摄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孝慈的人和事。学校各团队组织根据各自团队特点,编排反映孝亲文化内容的舞蹈、戏曲,传唱孝亲文化的歌曲,唱响孝贤文化的名段、名曲等。

广大教师在各自的课程中选取不同角度渗透孝贤文化。国学班尤建忠老师在讲授儒家文化中特别强调了中华传统“孝、慈”的文化,并要求学员撰写好家风、好家训,鞠梅芳的《家和代代传》、吴秀芳的《传家宝》、黄静波的《勤俭持家》和吴慧仙的《教书育人》等等,叙述着一个个平凡家庭的家风家训,充满着最朴素的孝贤文化理念。刻纸班的姜锋老师和学员共同创作了《新二十四孝》系列作品。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班的胡尊众老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诗词教学来阐述孝贤文化的一脉相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贤文化永远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3.“孝贤文化”队伍建设

孝贤文化能否自然地适时地融入老年大学的课堂,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作为老年大学的教师,应当做到对孝贤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有深厚的感情,更有驾驭教学实践的能力。为此,一是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孝贤文化对老年大学广大学员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二是组织教师听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高层次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卢家楣教授,在区老年大学作的题为“情感教学理论的创立与实践”的讲座,听取“名师进校园”讲座,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上提升教师的素养;三是召开教师专题讨论会,寻找“孝贤文化”在本课程的切入点,督促“孝贤文化”在各课程的有效实施;四是借“他山之石”“攻玉”,先后与上海大学、交通大学的老年大学结对,组织教师去南通老年大学、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学习取经,学习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借助“孝贤文化”全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孝贤文化品牌,提升老年教育的内涵建设。

积极引入优质教师兼职老年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翰、“最美国学”大讲堂讲师团成员胡尊众、奉贤区文联主席瞿建国、越剧名家许杰等等都接受邀请,欣然担任区老年大学各课程的兼职教师。为老年大学孝贤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孝贤文化”建设策略

1.营造“孝贤”氛围,弘扬倡导“正能量”

浓浓的孝贤文化氛围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可以让学员乃至更多学习、参观、活动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孝贤文化,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如电子屏、宣传栏、校报、网站等,刊登、播出相关孝贤文化的宣传片、新风尚的人和事;也可以创设孝贤文化墙,让墙“说话”,通过展示经典名著释孝、古代贤达论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孝等,详细介绍“新二十四孝”,激发学校师生对孝贤文化学习、传承的热情;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孝敬父母长辈、爱怜儿女、兄友弟恭等充满温度的小故事,用身边的人和事,感动他人,教育自我;更要教师注重在各课程中渗透孝贤文化,让师生置身其间,随时随地感受孝贤文化的魅力,接受孝贤文化的熏陶,更好地引导全校师生“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2.组建宣讲团队,交流传播“贤故事”

贤文化需要弘扬,“贤故事”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孝贤文化,可以挑选部分学员成立宣讲团,到每个班去讲讲孝贤文化,讲讲学员撰写的孝贤小故事。还可以深入敬老院、社区,运用模范人物现身说法、现场互动、播放“孝贤”感人事迹等方式,颂扬我们身边的孝贤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增强学员对孝贤文化的认可度,提高学员个人的整体素养,让孝贤文化扎根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也为全社会弘扬孝贤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可以借助老年人学习团队,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故事、戏曲到社区、到乡村演唱、说说古今的孝贤故事,传播孝贤文化,在社区居民中倡导孝亲尊老、与人为善、邻里诚信、热爱家庭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居民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参与率,逐步将孝贤文化宣传引向深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力量。

3.建立评价机制,支持激励“亲孝贤”

评价机制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机制来引导、激励孝贤文化在老年大学的良性发展,促使广大师生由衷地“重孝贤”“亲孝贤”,自觉地“践孝贤”。可针对老年大学的实际,积极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如制定切实可行的《“优秀教师、优秀班长、优秀学员、优秀志愿者、文明班级”评选条件》《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培训学习管理制度》《学习团队管理制度》等等规章制度。通过每年的“三优评比”:优秀学员、优秀班长、优秀教师,文明班级及优秀志愿者,激励广大师生工作、学习、服务的积极性,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为教师、班长、学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开展“名师进校园”系列讲座,拓宽视野,提升工作能力。通过对老年人学习团队的扶植培育,加强和规范团队的组织管理,为老年人搭建展示学习成果、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发挥团队在老年教育中的引领、辐射作用。还可以逐渐推出名师、名导、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创建“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助力“孝贤文化”的大力开展,从而深度推进“孝贤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奉贤区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年味里的“虎文化”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从“阅读”走向“悦读”——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以阅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
我喜欢的一句话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