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今天,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以及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业态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放眼广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已成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生产者而言,产业融合可以解决人多地少致使单纯农业生产效率很难提高的根本矛盾;对于消费者而言,产业融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需求更多地向个性化具有地理标志特征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转变;二是从单纯农产品更多向与农业关联的服务需求拓展,比如农业体验式旅游、休闲观光等内容。
近年来,云南省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发展出更加多样的农业业态:有的在农业经营主体上发力,推动分散生产向规模经营转变,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的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服务性产业融合,颠覆和改变着传统农业;也有的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用数据提高产量和质量,扩大农产品市场销量……这些融合模式的创新,有效放大了产业效应,引领云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改造、替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促进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用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园起着主导和平台作用。
产业链思维是典型的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和延长产业链。如云南希美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发展银杏产业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集中连片流转土地4万亩,种植银杏4万亩4400余万株,建成全国最大的银杏标准化种植基地,套种当归、桔梗、黄芩等中药材,发展林下养殖,建成3条国际领先、年处理5000吨植物提取生产线。依托国家AAAA级珠江源风景名胜区,总投资1.2亿元,打造集康体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园,已帮扶200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
工业化理念,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用工业化理念来发展农业,就是要借鉴工业化理念,扭转农业小规模经营局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备水平、改善经营方式,实现科技兴农、质量兴农。依托现代农业园区这一载体和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50多亿元奖补资金,批准创建62个、认定2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各地共创建1000多个省级产业园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在2017年出台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可以清晰看出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梯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省级产业园为支撑、州(市)级产业园为依托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显然,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前不久首批认定的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中,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榜上有名。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为茶叶,茶园面积12.02万亩,形成茶叶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加工园区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科技示范引领、茶旅互动融合的发展新格局。2018年底产业园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61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60%以上。引进培育468家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就业1万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3.8万元。
2019年6月13日—19日,经过七天的公示期后,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也正式晋升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我国首家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以高品质花卉为重点的发展方向,规划核心区1万亩,辐射带动22.4万亩。目前,核心区建成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花卉种植5.2万亩,产值达到7.5亿元;园区已引进企业18家,其中,国际排名前十名的花卉企业有3家:世界最大的双梗蝴蝶兰种植企业、世界第五大鲜花公司——荷兰安祖公司,世界最大的玫瑰、非洲菊生产商——荷兰西露丝公司。5个企业投资过亿,其中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实现种苗国际一流、种植技术国际一流、设备设施国际一流;上海虹华菊花种苗销售亚洲第一。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仅昆明市就已建成10个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国家级2个,即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3个,即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晋宁宝峰农产品加工园区、寻甸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市级5个,即宜良农产品加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安宁现代农业园区、富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五华生态农业科技园、禄劝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现代农业园区产值达39.03亿元。
现代农业园区在云岭大地的落地、成长,使传统的工农界限得以突破,并大幅提升云南农业产业水平,为云南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实践证明,借鉴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规模越大越好、土地要素越集中越好,也不是说龙头企业化经营的比例越高越好。截至目前,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00万个,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但家庭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方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企业化经营并不是农业的最主流,只能是生力军。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还要通过引导农民走向联合与合作,引导贯彻科技兴农的理念,让春种秋收都有一套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标准,让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共舞。
夏日里,走进曲靖市马龙区各个农业科技种植园区里,前来游玩采摘葡萄、车厘子、有机苹果等新鲜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到周末,这里就变成了周边游客的青睐之地。而在距离曲靖市600多公里的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均良村,移步皆景、错落有致的花花色玫瑰庄园,同样也成了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赏花休闲的好去处。每天前来赏花的游人达上千人,最多的时候达到3000余人。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自发起步以来,云南省乡村旅游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从滇东到滇西,从滇北到滇南,农旅融合发展在全省渐入佳境。目前,云南省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投资超过240亿元,接待游客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00亿元;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出列340个,旅游扶贫新增带动脱贫人口13.1万人。
有力的数据,印证了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拓展农业的旅游功能,以旅游业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可以生发出意想不到的强大引力和效能,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旅游增色的有效途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休闲旅游开发不断升级,已由单一性质的农家乐向集娱乐、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园区转变。总体来看,在发展休闲农业融合乡村旅游这条仍在摸索前行的道路上,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观光游、林果采摘游、花卉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在这方面,云南多地已经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如昆明东川红土地旅游、曲靖罗平油菜花观赏游、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游、普洱茶园采摘体验游等。
二是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 15 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和村舍建筑等等,构成了云南乡村民俗旅游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典型的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佤族的“摸你黑”节等。
三是村落乡镇旅游模式。即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典型者如大理周城村、剑川沙溪古镇、腾冲和顺古镇、沧源翁丁村、宁洱那柯里村等,参观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四是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即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等服务。比如腾冲银杏村、弥勒可邑小镇等。
五是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即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比如位于昆明市嵩明县的晨农农博园,在这个特色农业主题博览园里,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农业科普观光,也可以体验采摘蔬菜瓜果的乐趣。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发展,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乃至以旅富农,对农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农旅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农旅融合形式单一,且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农旅融合特色不足,普遍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观光旅游上;农旅融合水平不高,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深化农旅融合,还需要从体制、政策、主体以及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发力。
还要注意的是,农业旅游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物,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但农旅融合不是简单地给二者做加法,而是要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
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还应坚持农业的产业属性和乡村的基本特色,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乡村为重要载体、以旅游为产业形式、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推动农村农业与生态旅游生产生活空间有效融合。同时,要坚守乡村生态底线,应通过顶层设计,做好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以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粗放型建设为前提,避免对乡村原有资源的破坏型开发。更要注重本土参与,加强农村村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参与度,让村民参与建设、参与发展、享受成果。
唯其如此,方能把云岭山乡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革命中,所有产业的发展思维和路径都在被重构,农业也不例外。足不出户购买生活用品、种子、化肥,实时监控、溯源管理、远程控制,大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新鲜农产品电商送货……目前,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为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带来巨大改变。
“农业+互联网”推动创新涉农产品营销方式,为解决消费者“买难”和农产品“卖难”提供了新思路。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让农产品种植与市场信息对接容易出现断裂。过去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多凭经验,加之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难免会发生“买贵卖难”现象。而互联网的开放、透明、便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另一方面,在与市场的对接上,电商平台能够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乃至所有商品,都导入统一的市场,增加供需双方的可选择性,为不少地方的商品找到新的市场出口,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实现沟通互动,个人定制、个性化生产,产销对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原本需要经过三、四级经销商体系的农产品在互联网的融入下变为从生产商直接到零售商,这一营销模式让农产品自生产后直达消费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除去中介交易费用,大幅度降低农产品价格,使买方卖方达到互利双赢。
从2015年起,在“互联网+”浪潮的驱动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就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电商“下乡进村”,农村电商目前已经形成了“六大电商主体+”的格局,即京东、阿里、苏宁、供销E家、邮政、电信六大主体。其中阿里巴巴平台就拥有超100万农村网商,此外还有一些区域电子商务企业,也在农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云南农村网络零售额379.88 亿元,同比增长 69.01%,高于全国 36.67 个百分点,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8.37亿元,全国排名第10位。在云南鹤庆淘宝村,一个淘宝店让整个村的打造银饰的工匠有了新商机;云南野生菌也从大山走出,在松茸上市的季节,在电商赋予的物流速度上,实现从山里到北上广餐桌不超过72小时。越来越多的云南土产以村为单位与电商平台合作,焕发新的生机。据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2018年云南109款地标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44亿元,网络销售总额同比劲增49.6%,增速全国第二。
“农业+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为农民带来了收入,为农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由云南省政府发起,联合云南省农行、京东共同打造的政企金农项目,为多方联动的高质量精准扶贫塑造了新范本。该项目借助京东企业业务的数字化技术能力和渠道资源优势,将以往对云南省内扶贫农户农产品的定向收购、销售到最后扶贫资金的拨付等环节全面线上化,除了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辟线上销售通道,同时为扶贫资金的精准、高效发放提供信用背书。自2018年10月上线至今,采购交易额已突破两千万。
为了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云南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通过在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营、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推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电商精准扶贫作用,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在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云南56个示范县中有26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增长率超过100%。根据阿里巴巴平台对全国贫困县农产品销售额统计,2017—2018年贫困县农产品电商前50强,云南6个国家级贫困县进入,文山市、勐海县位居第一和第三,50强中12个县增速超过100%,云南有宣威市、宾川县、昭阳区3个县(市、区),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农业+互联网”,不仅使农产品订单实现裂变式增长,更驱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2019年5月9日,丘北辣椒大数据产业扶贫示范博览园正式签约。该项目将通过贵澳集团的农业大数据系统让园区种植和合作农户的生产过程均可实现可视化监控,扫码产品包装的二维码,实现全程追溯,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云上农校让农户在线上集中培训的同时,让农业专家通过手机进行个人技术咨询指导,解决“怎么种,种得好”的问题;连接全国 104家大型农贸批发市场交易系统,实现订单式生产,建设云上农场,解决“种什么,怎么销”的问题。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接待80万游客,提供不低于300个就业岗位。“农业+互联网”,大大提升农业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农产品质量监督和追踪溯源全程互联网化,带来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让农业既接地气又显洋气,给农业农村经济带来无限生机活力。
当然,“农业+互联网”带给广袤田野的巨大变革,还不止于此。数字化、信息化赋予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也显现出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互联网+农业”的基础环境还有待改善,还需要不断强化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快递、仓储、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快捷有效的农产品运输查验机制,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创造条件。流通设施不配套、标准不健全,还需要尽快制定并出台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建立适应于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提升线上销售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有效掌握和利用新技术,还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调整人才结构,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等。
“农业+工业”“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融合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规模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大量涌现,展现出勃勃生机。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融合深度不足,附加值偏低。2017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2∶1,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明显差距。纵观目前农村的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提供初级农业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化、机械化程度较低等普遍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产品附加值偏低。
二是产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明显。特色产业不特、优势产业不优,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使得农业产业链较短。同时,创新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不高等是当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
三是产业融合项目表面化、同质化现象普遍。
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多以观光为主,对农业的多功能性挖掘不足,甚至有些项目打着“农业”旗号,却做成了纯旅游或房地产项目。
四是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产业融合的“火车头”,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主动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不强,对小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偏弱。
五是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和完善,目前农户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多以订单合同为主,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比例仍然偏低,农户和企业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六是土地、人才、资金等供给不足。三产融合发展需要产业要素的支撑,尤其是人才、资金和公共设施服务成为重点、难点。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押方式偏少,农业主体直接融资渠道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产业融合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等。
加快农业发展仍然是振兴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发展最现实可取的路径。未来,对于农村产业融合,我们有着太多的期待,但更要有理性思考。最近在四川彭州召开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现场会议就强调,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服务集合、企业集中,加快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构建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态打造、多利益联结的格局,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吸纳广大农民群众参与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和农民组织的集成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探索开展全产业链服务,不断提高产业组织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比如,探索形成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利润分配机制,因地制宜发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产业组织形式,形成“订单+股份合作”“农民入股+保底分红”等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形式,打造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合理共享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要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搭建科企技术对接平台,提高科技转化率,通过农业技术创新,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等等。
在产业跨界耦合、创新发展的初期,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加强产业创新共享交流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优惠财税政策,放松对耦合创新的管制,建立健全适应创新资源跨界流动的体制机制,等等。
资源无边界,融合无定法。产业跨界融合,绝非简单的产业间单向的形态演进和总量比例的变化,也不是某两个行业间孤立的彼此博弈和影响,而具有要素重组、互相渗透、边界消融、加乘借力等新特点。产业跨界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跨越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而是由新需求驱动,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将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经过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整合利用到一起,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农村产业融合,一定要在“融”上做文章,立足于主业做相关多元化拓展,各个业务单元需要形成强关联,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看到哪里赚钱就往哪儿走,目光短浅,势必走不远。
总而言之,搞好三产融合,要跳出农业看农业、干农业,让生产要素、技术创新在广袤的农田里相互渗透、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链突破,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实现农业集聚、融合、创新、共享发展。这也正是新时期“三农”的希望和未来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