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摆脱贫困》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启示

2019-12-17 22:33
创造 2019年7期
关键词:观念少数民族同志

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摆脱贫困》则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开山之作”,[1]本书是习近平同志1988年至1990年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在对闽东地区畲族扶贫工作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脱贫的一些思考。本书虽然初版于27年前的1992年,但至今读之弥新,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应当革新观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P525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等因素,往往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贫困状态,这种贫困状态决定了其意识、观念、视野的“贫困”与落后。因此,一个地方的贫困,往往不仅是经济状况的恶劣,而且还包括“贫困意识”的根深蒂固。

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首先要革新观念:“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3]P220多年后,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摆脱“贫困意识”的重要性:“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4]P137

那么,对于少数民族而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最缺乏、最应该革新的观念包括哪些呢?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少数民族最缺乏的是以下三种观念:

第一,商品经济观念。传统自然经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少数民族要摆脱贫困,就必须“把原始的、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的观念,改变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3]P108“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3]P120让“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成为贫困地区老百姓“先飞意识的组成部分”。[3]P3

第二,开放观念。消息闭塞、与外界缺乏沟通是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开放意识对少数民族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指出:“畲族经济要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3]P108

第三,自力更生观念。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固然需要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与帮助,但这种“支持与帮助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培养自力更生的观念,“犹如羊羔断奶一样”,“必须逐步增强断奶后的独立生活能力”。[3]P120

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上述三种观念,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极具启示意义。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几百年来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经济上自给自足,缺乏起码的市场与商品经济观念;生活上“安土重迁”,不愿易地搬迁,离开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不愿接受新生事物;思想上缺乏脱贫致富的意识,“等靠要”意识严重,将党和政府的各种惠民帮扶政策措施视为理所当然,缺乏自力更生、主动发展的愿望与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

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应当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5]P187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所以各地致贫原因也是千差万别。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攻坚应当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立足本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为了解闽东当地实际,习近平同志1988年6月到闽东上任,7月初至8月初,就走了闽东9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东清等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我们的脱贫致富方针”,强调“要从本地区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区域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建立起一种最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3]P118并将闽东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3]P207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力量薄弱,交通运输不便,人才短缺,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力量雄厚,交通运输便利,人才济济,但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闽东畲族地区的发展要走“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道路:“双向开放”指对国内、对国外同步开放;“双向开发”即资源和市场同时开发。[3]P122这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双向开放”与“双向开发”发展思路极具理论洞见与实践指导意义,值得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借鉴。

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多次在扶贫考察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4]P57并举例阜平有三百多万亩山场,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因此适合发展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总之,扶贫不能被动的“等”,而应当主动出击,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依靠政府转向依靠自身。

习近平同志“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扶贫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活运用,其本身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这种精神要求广大扶贫工作者必须更加“接地气”,更加扎实地深入调研,切实掌握当地的自然、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强、能发挥当地优势的扶贫政策。只有这样充分挖掘与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独特脱贫致富之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与地理位置其实并不算差,只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发展思路,所以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如何因地制宜,探寻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长久发展之道对云南的脱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

三、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应当坚持“滴水穿石”的精神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习近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要实现从“扶贫”到“脱贫”的飞跃,必然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对于落后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而言,脱贫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就能发生巨变”;[3]P58也不能寄希望于上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3]P69总之,“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3]P7贫困状态只可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变化”,要“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3]P13

“滴水穿石”精神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很有启发意义。

对于尚未脱贫的老百姓而言,“滴水穿水”是一种百折不挠、不服输的韧劲,是一种“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是一种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乐观精神面貌。只要秉持这种奋斗精神与韧劲,坚持不懈,脱贫致富终究不是梦。

对于扶贫干部而言,“滴水穿石”精神意味着扶贫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只能稳扎稳打、行稳致远。即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仍然还会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因此,扶贫干部应当树立健康的政绩观,要“自觉抵制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切实把那些基础性工作摆上位、认真抓,潜下心来,扑下身子,用心投入,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多办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做顺民心、惠民生、利发展的好事,多创造惠及长远、造福后代的潜绩。”[6]

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应当发展“大农业”

早在20年前,习近平同志便已深刻认识到,“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抓的是大农业。”[3]P6

什么是“大农业”?“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济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小农业是满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大农业是面对市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P178具体来说,就是“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3]P6“随着大农业的发展,为农林牧副渔各业配套服务的加工、储存、包装、运输、供销等类型乡镇企业将会生机蓬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3]P136

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大农业”,是区别于传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面向市场的现代化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业,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服务等,是一个综合性发展的立体农业。”[7]这种“大农业”对于脱贫致富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规模化、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二是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通过发展农业配套服务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都存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偏低,农产品因缺乏深加工而附加值偏低与农闲时富余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因此,习近平同志关于通过发展“大农业”来使农村脱贫致富的思路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习近平同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是相对于现有耕地而言的,如果针对大农业而言,并不是绝对富余。”[3]P167“因此,我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较好的选择是:从空间说,提倡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从方向说,偏重于大力发展大农业,推进山海开发,鼓励富余劳动力因地制宜转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同时也鼓励兼业经营,如运输、饮食服务、服装加工等。”[3]P168

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大农业”的思想虽然提出于上世纪90年代,但今天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极具启发意义。实践证明,农民如果想依靠农业脱贫,就必须抛弃传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小农经济模式。小农经济只能自给自足,不可能实现脱贫致富;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向农业多层次、深层次开发进军”,[3]P184发展面向市场,专门化、规模化的“大农业”。近几年来,云南许多农村地区发展各种高原特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推行各种产业扶贫政策,与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发展“大农业”思想是高度契合的。

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应当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习近平同志扶贫思想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重视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他深刻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3]P149“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3]P153

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脱贫致富指导思想是:“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3]P150并且将“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视为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3]P155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精神文明建设尤为迫切与重要。

第一,精神文明关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塑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贫困民众,受环境、习惯、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酗酒、吸毒、懒惰、卫生习惯差等不良生活作风,因此,如何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逐渐转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落实扶贫政策,增强扶贫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精神文明建设关乎脱贫之“志”的树立。贫困民众是否具有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脱贫意愿与动力,关乎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贫困民众,生活上随遇而安,满足于衣能蔽体、饭能糊口的现状,缺乏主动改变自身境遇的志向。因此,应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意愿和动力,让脱贫者得荣誉、受尊重,让“懒汉”没面子、坐不住,形成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关乎脱贫之“智”的增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4]P68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的比较多。“读书无用论”的观点重新抬头,许多农村干部、农村教师为了让儿童重返校园,不惜向家长求情甚至许诺各种好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民众重视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水平的提升,增强脱贫之“智”,才能真正的拔掉“穷根子”。

六、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也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可能实现。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3]P13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领导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得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的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4]P159在《摆脱贫困》发表之后的20多年后,习近平同志仍然多次强调农村党支部建设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2012年12月29日,他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党支部”。[4]P312015年,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落实好向贫困地区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4]P37

“党的领导”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所以在意识形态层面,各级党和国家机关都强调党的领导;但在实践层面,前几年一些偏远贫困农村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党的组织领导一旦弱化,其他势力就会趁虚而入。有些地方,家族、宗族势力死灰复燃,操控农村基层选举,控制各种惠民政策的分配,垄断村集体各种优势资源,引起民众对政府扶贫政策的抱怨;有些地方,各种诈骗团伙、流氓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成为“村霸”;有些地方宗教组织发展迅速,其组织能力与凝聚力甚至超过了基层党组织。

党的领导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没有具备凝聚力、向心力、公信力的村党支部,党的各种扶贫政策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精准”,“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如果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不能贯彻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老百姓就有可能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党的执政根基就会受到削弱。因此,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打击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惩治农村黑恶势力,巩固基层政权。

总之,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探索扶贫开发形成的《摆脱贫困》一书是其有关扶贫论述的重要文献。其中的许多精辟论述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对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困难众多,各级党和政府应当以《摆脱贫困》一书中贯穿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革新观念,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之志”,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发展“大农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带领贫困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观念少数民族同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维生素的新观念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