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慧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剧表演专业“一专多能”的综合技能特性符合市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市场和学生毕业跟踪情况来看,其就业率可达90%。就市场发展而言,其多角度的发展方式推动着整个市场运作,使音乐剧市场越来越活跃。现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以引进剧为主导,中文改编和原创剧为辅的“三条腿”同时前行的趋势。虽说音乐剧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健全,不成熟,但从多方面分析可看出,该专业有无限潜力及发展空间。
纵观各大艺术门类行业发展,音乐剧行业发展速度远远比不上其他较为成熟的艺术门类,我们总说它的发展不够健全,专业走向速度太慢。当然,这是事实,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着许多的专业院校还在开设这个专业?甚至还在为此专业进行人才培养输出呢?或许我们应该更全面地去看待这个“舶来品”,通过多方面的角度来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寻找到支撑的力量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对口岗位即音乐剧演员,但就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全国仅有一家专业音乐剧团体——北京松雷音乐剧剧团。而该剧团现有团员也并不是很多,驻团人员仅在10 名以内,所有的演出工作采取的是项目制工作模式,也就是以单个项目成立剧组,再进行专业演员招募。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对口专业院团能容纳该专业毕业生,但该专业“一专多能”的综合技能特性正符合市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于是毕业学生顺应分流到各大相关艺术门类民营专业团体、企业机构及各大培训机构,即出现拓展型岗位群。虽不如舞蹈表演或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具有成熟的对口剧团,但从市场和学生毕业跟踪情况来看,音乐剧表演专业毕业生“一专多能”的专业特性,着实受到市场青睐,其就业率可达90%。
从市场方面来看,我们可从两部分来分析,即国内引进剧目和国内原创剧目。以引进音乐剧来讲,自2002 年任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的钱世锦引进《悲惨世界》开始,陆续有外国音乐剧到中国,或交流或吸金,但效果始终喜忧参半,并未在中国演出市场上引起太大的轰动。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索发展,2015 年,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的《剧院魅影》在中国上演,几乎全面攻陷了北京的演出市场。北京四海一家引进《剧院魅影》,成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代表作,狂揽一亿多票房,占当年票房收入的一半。随后各大剧院相继引进各大经典音乐剧,如《狮子王》《妈妈咪呀》《猫》《悲惨世界》《保镖》《修女也疯狂》《魔法坏女巫》《想变成人的猫》《音乐之声》等,无一不为音乐剧市场又点燃了更多的大火,让缓慢增长的音乐剧市场进入了一个无底的“黑洞”。
对原创剧目生产而言,近年来,音乐剧创作在国内已成风潮,各文艺院团和文化企业在演出形态开拓、寻求市场卖点上。由于音乐剧的专业特性,其多元化的艺术手段和包容性极强的艺术特点,生产者及开拓者都对音乐剧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层出不穷的音乐剧剧目生产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音乐剧市场越来越活跃,让大众对这个正在兴起的专业熟知度越来越高,如近年来的《钢的琴》《王二的长征》《妈妈再爱我一次》《爱上邓丽君》《啊,鼓岭》《虎门销烟》《阿诗玛》《聂小倩与宁采臣》《麦琪的礼物》《酒干倘卖无》《家》《袁隆平》等,其中《妈妈再爱我一次》《麦琪的礼物》先后走出国门,受邀参加“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并得到组委会及海外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一部部的原创作品流入市场,众多资本和运营制作公司涌入其行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剧目上演的景象,足以证明音乐剧的市场潜力。我们通过市场来检验并推动行业运作,通过行业运作来带动专业走向,而对人才储备基地的院校来说,其对于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向性作用,让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明晰,使我们对其专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总体来看,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音乐剧行业的关注及支持。从各大项目申请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音乐剧生产项目成功申请到各大单位经费支持,同时各大音乐剧专业相关研讨及行业研修活动也越来越多,如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国音乐剧制作人研修班》《全国音乐剧编剧研修班》《全国音乐剧创作研修班》;2016 年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等,都是围绕该专业发展进行集中系统的研究及探讨。上海文化广场还会定期围绕音乐剧推出相关活动,如高级论坛、研修活动及“华语音乐剧展演周”等。由此可见,音乐剧表演专业具有无限潜力及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