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陈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四小学,江西 抚州 344200)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主要的教学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化学生德育素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其德育教学功能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教学问题。
音乐课在小学阶段课程占比较少,这是众所周知的情况。因此,造成了很多家长和学生忽略音乐教学的情况,认为音乐教学是副课,只是单纯的休闲和娱乐,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教学不够重视,大大阻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也提升了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渗透和发展的难度[1]。
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而音乐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目标,两者的教学性质大相庭径,培养方向也相差颇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在音乐中重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先有孔子把音乐设为了“六艺”课程中的第二位;荀子认为音乐“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从不同时期的教学先行者的评价来看,音乐教育和德育教学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万事万物的美好,塑造学生更为高雅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强化德育观念,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德育教学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而通过音乐来提升德育宣传效果已经被很多学校所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二者的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教师通过音乐教学达到的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不能把音乐课变为政治课,音乐课中发展和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一定要有其独特的手段和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学功能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功能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发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学价值,在德育教学渗透的过程中,保持音乐教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将二者同步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如果仔细探究和发掘,能够发现许许多多的音乐中的歌词内容和传达的精神都和德育教学密不可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德育教学功能的实现,而且能够深化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材是学生在教学当中获得音乐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音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它们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所以,教师应当对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学会利用音乐教材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把教材进行拆解,发掘其中的德育教学价值[2]。
比如教师在教学《保卫黄河》这首音乐当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其中的旋律和曲调,也要为学生讲述这首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这首音乐的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传达。让学生知道《保卫黄河》这首慷慨激昂的音乐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了解革命先烈的不懈斗争,让学生明白当下的幸福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音乐进行充分挖掘和拓展,利用作品内容来发挥德育教学价值,并将其渗透到小学生的思维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日后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学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在音乐教学当中多给学生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不单单的是学到音乐知识,而是能够了解到每一首歌曲,每一种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音乐家为创作音乐付出的辛勤努力,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乐理和技巧的学习,也要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音乐的学课特点,把感情穿插到教学当中,从而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每一首音乐都有其存在的独特含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一个人的爱恨、好恶、以及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对人的情感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学会利用音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情感共鸣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动情”。这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当中,让学生触景生情,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发展和渗透德育功能方面教学,能够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拆解教材,利用教材内容去拓展德育教学领域,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音乐中蕴含的各种故事,丰富学生的情感,最大化的开发小学音乐的德育教学价值,在音乐教学当中渗透情感教育,从而提升德育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