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折子戏《挡马》中杨八姐的表演体会

2019-12-17 20:04李芳芳
黄梅戏艺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舞台

□ 李芳芳

黄梅戏的发展离不开一批颇具开创性的人物的努力,他们吸取了其他剧种程式性的动作,与之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步成为民族的精华。黄梅戏的独特优势及清新淡雅的气质也逐步深入人心,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也诞生了颇具影响力的黄梅戏艺术家,他们除了自身条件优越以外,更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条件的丰富。黄梅戏作为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且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故事梗概

《挡马》源于清代钱德苍《缀白裘》十二编本第一编“花部”专集,黄梅戏中的《挡马》是从京剧中移植过来的,《挡马》中的杨八姐是北宋杨业之女,因在家中排行老八,故称作杨八姐。此戏演绎的是杨八姐因为兄长杨延昭被困番邦,便乔装成番将进入番邦打探消息。然而焦光赞的堂弟焦光普,因在抗辽的战斗中失落辽境,苦于没有出关的腰牌,无奈之下便在此开了一家酒肆,等待时机回宋营。一天偶遇番将打扮的杨八姐,焦光普便起了伺机盗取腰牌的心思,便上前去挡住马,并将其邀入店中,在伺机盗取腰牌的过程中,两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方才知晓彼此的身份,了解情况以后,二人便一起商量一同出关的对策,最后一同回归宋朝。这是一折以基本功见长的剧目,要求唱、念、做、打能够融会贯通,所以对于表演者的要求很高, 在此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自己的表现力、理解能力、基本功以及身段都有很大的进步。

二、人物形象分析

从历史记载以及自己接触《挡马》这个戏的过程中,我对杨八姐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我看来杨八姐是个重情义、有胆识、睿智、机警的人,具有男子气概,文韬武略但又不失女性的温柔,在塑造此角色时要做到刚柔并济。杨八姐在此剧目中是女扮男装,反串武生,举手投足都应像一个男人,但有时又会流露女子的身份,所以即使是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要做到符合这个人物的特点,才能呈现出一个英姿飒爽的杨八姐。

三、戏曲表演中对刀马旦的理解

在众多戏曲角色中,刀马旦是一个比较特殊且极富戏剧表现色彩的角色。这个行当对于女性演员的要求比较高。刀马旦中的旦角是女性表演的角色。这种字面意义上的旦是各种年龄段女性角色的结合体。由于其多重身段工架,气度神情等,在表演上就显得比闺门旦、正旦、 老旦等其他女性角色更为突出,对于演员而言就是一次演绎的深度磨合。对观众而言,这样的角色创造可以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世界众多戏剧表演体系中,戏曲表演与话剧差别很大,话剧在舞台上突出演员个人以生动的表演带动观众,走进戏,走进剧情。不注重对于舞台多元化的运用,舞台其实是一个整体化的东西,不论是音乐、灯光,道具、舞美、还是化妆、服装后期制作的一些方方面面都是舞台表现的一部分。其实戏曲表演是很注重对舞台多样化的配合的,例如刀马旦有别于其他角色的服装,头饰、所带的道具和极富表现的身段演绎,有助于一开始就带动观众走进戏里,然而很多演员尤其是戏曲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都忽视了这些部分。戏曲过度的程式化表演,使得演员更容易将角色、人物、舞台分离表演,就脱离了观众入戏的感觉,从而无法带来对于情的表达。一段戏剧的呈现是需要让观众演员在情的氛围里,有一种长久的交流。

四、如何表演

戏曲表演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种虚拟的艺术,《挡马》此戏中的表演完全是一种虚拟的表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与虚拟密切相关。首先来说说杨八姐的装扮,身穿战袍,盔插双翎,左手提剑,右手执鞭,在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代替的就是一匹马。一系列趟马、策马的动作都是用马鞭来体现的。

一开始,杨八姐是以骑马蹲裆上场了的,一般的旦角都不会用这个动作,杨八姐是刀马旦又是女扮男装,在这里用这个动作上场,能显示出男子汉气概。《挡马》这出戏中较多地运用了中国戏曲传统表演技巧中的程式动作。程式动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一种角色的动作都不同,需要根据表演者所扮演的人物类型、身份,来编排动作。此剧杨八姐大多用的是武生的身段和动作,是为了显示出武生的刚。俗话说得好: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则应当如此,要做到演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好的演员一上场的第一个亮相就能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所有的亮相都要准、脆、眼睛里有神有内容。每一个动作都要通过内心的潜台词去表现出来,情感是一出戏的灵魂,只有有了灵魂,这出戏才有价值。比如此剧中杨八姐骑马的过程中,到了悬崖边,立马拉住缰绳,演员就要表演出仿佛真的到了悬崖边,那种惊恐和害怕的情绪。如果只是单纯地在做动作,那是完全带动不了观众进入戏中的。

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是戏曲中的唱,每一个行当都有特定的腔型和旋律,表演者在唱时要结合人物身份、性格、情感。剧目中穿插唱段,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让观众理解剧情。戏曲中的念白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千斤话白四两唱,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说法,但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念白并不是生活语言,而是运用了音乐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赋予了节奏感和音乐性。要想表演的时候快速进入状态,是需要唱腔和念白来辅助的,我们要吃透剧本,深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挡马》中杨八姐这个角色的唱腔是需要根据剧情变化的,有时必须有力,要唱出一种豪迈的感觉,不能只是好听和挂味。但是也有娇媚的时候、自己要把握住剧中的念白要大嗓与小嗓结合,要妥善处理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唱腔要唱出符合剧中人物独特的韵味。

五、表演体会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的艺术精华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要想演好一出戏真的很不容易,《挡马》是我最喜欢最长功的一出戏。通过排练这出戏,我深刻地意识到戏曲表演是离不开生活的,体验情感的时候需要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采取移情的手法展现出来。表演的时候要夸张点,戏曲表演不同于电视剧、电影这类的表演,需求表演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远距离的表演。在舞台上刀马旦与其他旦角的表演形式、表演风格、装扮都是不同的,一定不能扭扭捏捏,而是应该大气,无所惧畏,展现出一种巾帼英雄的气概。在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程式性动作,都是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表情则跨度较大,在展现自己飒爽英姿的同时偶尔也会流露出小女人的娇媚。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意志力以及抗击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自己的承受能力肯定比较强。通过这出戏,我最深的感触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真的是对戏曲表演者最真实的写照。

戏曲表演其实就跟每一个人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样,有磨难和挫折、有兴起和衰败。黄梅戏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成为五大剧种之一,深受人们喜爱!我们应该以拥有黄梅戏这样的优秀艺术而自豪!作为黄梅戏传播者的其中一员,我们应当做出更多的努力,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向观众展现我们所塑造的角色。

猜你喜欢
黄梅戏戏曲舞台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军迷大舞台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军迷大舞台
戏曲从哪里来
黄梅戏《中国梦》
《广西戏曲》
黄梅戏《祝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