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平
据研究,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在英语词典中最早出现的时间为1944年,全球主义(Globalism)这个概念最早出现是在1943年。①马俊如等:《全球化概念探源》,《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8期。据全球问题研究专家丘马科夫考证,在词源学上,“全球性的”这一术语源自拉丁语“地球”。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发表了两篇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使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全球化的核心是市场经济打破区域与国别经济在全球发展,形成相互依赖的全球市场。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是全球经济运作的组织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全球化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马克思用“世界市场”的概念来描述全球化。全球化引起注意也和新技术的出现直接相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经济全球化”下了如下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全面,它只指出了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但全球化并不能仅仅被认定为经济学概念,它还有多重意义。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核心,它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相互联系和依赖,特别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以来,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另外环境问题、全球疾病问题、核武器问题等等,有很多超越国界的问题需要在全球来讨论。在以民族国家思考问题的同时,也需要以整个人类的立场来思考全球所面临的问题。②参见李伯重:《早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载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本期开篇“汉学一家言”栏目刊出了国际儒联会长滕文生先生的大作《丝绸之路的历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文章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做了总结,认为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取得新的进步,促进全球治理的改善,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促进新的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和重大步骤,也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场,它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创之功将是十分巨大和深远的。
该文提出的全球化问题对海外汉学研究至关重要。全球化不仅仅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它也对思想和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学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学术的全球化,中国的知识和思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知识和思想。
在本期我们可以读到德国学者罗诺德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17—18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知识与图像的传播,中国皇帝的形象在欧洲的再现。在侯健和郑锦怀的论文中可以看到中国哲学著作《大学》《中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情况。万丽莉和孙若圣两人的文章则分别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人们在谈到海外汉学时常常将其视为一种“外学”,从西方来说,它属于东方学的一部分,本质上是在“西学”的知识框架中的。但海外汉学的存在不仅标志着中国知识和思想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同时,这种域外的中国知识也已经卷入到近代以来中国自身的知识与思想的变迁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海外汉学又具有“内学”的性质,属于中国本土知识和思想变迁的一部分。
本期刊出的《高本汉〈左传真伪考〉的辩伪方法及其学术史意义》和《从沙畹〈史记〉译本看其对早期中国史书编写的批判》这两篇文章十分耐读。前者如作者所说:“高本汉则在中国传统的音韵学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并以之考辨《左传》的真伪。这使得中国学者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故而其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学界热议……”后者则通过对沙畹“穆王西游”的研究,揭示出沙畹的《史记》注译阐释了中国早期历史所具有的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的特点,而这种研究方法和结论又和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家顾颉刚、杨宽的研究相呼应。
这说明,汉学这种域外的中国知识研究不仅对中国以外的国家产生了影响,同时,这种在形式上外在于我们的关于中国知识和思想的研究又反哺了中国本土的学术研究和知识变迁,甚至可以说,汉学作为一种域外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近代以来与中国学术和思想的建设及发展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汉学这种特殊的知识形态卷入中国知识和思想的发展之中并非是在民国时才开始的。本期 “西方汉学史”栏目中任一超和谭杰的两篇文章,说明在晚明时期,来华耶稣会士们用中文出版的汉学研究著作已经卷入了晚明知识和思想的演进中,以致于《四库全书》中也收入了这些外国人所写的“西学汉籍”。
全球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知识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知识,作为一种思想和智慧影响着世界。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自身思想的变迁、知识的演化,不再单一地在中国学者中发展传递。汉学无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还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都深深卷入到我们自身的思想变迁和知识重建之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海外汉学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是外学,揭示了中国知识和思想的世界意义;另一方面,它又是内学,成为推动我们自身知识更新和思想变迁的重要因素。
今天是国庆节,是新中国七十华诞。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已完全融入到世界之中。今日之中国,已是世界之中国,中国的知识和思想也已深深融入世界之中,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汉学。
张西平写于2019年国庆节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