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远 南昌航空大学
现代视听艺术媒体动画受当前时代条件的制约,需要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来展现。现代视听艺术媒体动画创作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与主流价值观。现代视听媒体动画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场极具色彩感的视听盛宴,反之也受到了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动画的构思与艺术设计不同于电影与电视的艺术设计,电影与电视通常是真人和真实场景的互动,而动画设计则是在新的技术领域上进行的一种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技术和艺术双重性质的手段。它所创造出来的角色大多是二次元角色,以2D影片为主,后期发展到3D,但都是基于绘图纸的人物,因而动画设计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动画设计可以突破物理局限,实现许多真人无法实现的场景与动作,解放设计师的想象力,带给人们十分全新的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动画设计者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动画的色彩处理及声音处理,而且创作出来的动画十分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动画创作中的新科技的运用使动画的艺术表达效果能与电影、电视相媲美。如今,在电影及电视中常常能看见动画设计的运用,如《捉妖记》中胡巴的角色便是通过3D动画设计创作出来的,效果逼真,人物角色生动可爱,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动画设计的艺术魅力不同于真人电影、电视,它以独特的画面感及瑰丽的想象征服人们。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设计不仅保留了2D中画笔般的画面,还营造了3D的立体感。
在视听艺术上,动画设计的未来将与A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就目前来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湖南卫视跨年夜晚会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将“洛天依”这位虚拟歌姬请到跨年舞台上,与明星一起合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觉,也为设计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艺术设计道路,对创作者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视听艺术媒体动画技术的发展都是为现实服务的,都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现代视听艺术媒体的发展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在年轻的社会文化中,动画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动画设计反映了当下年轻潮流的审美及价值观,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采用动画的艺术形式来迎合年轻潮流。
以201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在这场春晚中多个节目采用了AR虚拟现实技术,如开场舞《春海》中就用AR虚拟技术制作了花带,花带轻舞与整个舞台表演融为一体,与舞蹈演员交相辉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而芭蕾舞《敦煌盛世飞天》也采用了最先进的AR虚拟技术,营造了绚烂的舞台效果;少儿舞《找朋友》则更为表演的孩子们营造了充满奇幻色彩的原始森林空间。近年来,春晚的节目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迎合了年轻人新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节目与新技术的融合展现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动画市场不及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市场发展成熟,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日本动画作品无论是画面制作、动画配音,还是后期特效都比我国的动画作品精良许多,而且日本的声优行业发展成熟,声优艺人拥有与影视艺人同等的地位。但我国无论从动画制作经验,还是从动画市场的重视程度上来说,都存在不足,配音演员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内的配音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如《西游记》《宝莲灯》等,这些作品并未很好地传承下来,动画行业在市场上没有很高的盈利空间,因此我国动画行业的发展非常缓慢。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青一代越来越偏向于动画这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所以近年来我国的动画行业开始有所发展,在B站上出现了许多制作水平足以媲美日本动画的作品,如《秦时明月》《少年歌行》等,这些动画作品采用了3D建模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更加立体、真实。
现代视听艺术媒体动画的构思和艺术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复杂与多维。未来视听艺术的发展会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相结合,给人们带来新的视听体验,同时视听艺术的发展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反映。视听艺术的发展会更多地与社会主流价值相结合,促进动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