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播联合国》看融媒体节目传播特色

2019-12-17 07:38李如冰
传媒 2019年14期
关键词:联合国媒介受众

文/李如冰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下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形态有了更多的跨界和融合,使媒介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元媒介”的特征,即不同媒介间的内容生产更加丰富多彩,传播形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便捷化。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有机结合,方便了受众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深度改变了受众的交往方式、信息接收和认知方式,还为新旧媒体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契机。《直播联合国》是由新华网、新华社联合国分社、中国移动咪咕视讯共同打造的一档融视频节目。该节目通过当事人讲述、过往事件追踪、记者现场连线等多种叙事方式,采用融视频的呈现模式,挖掘出联合国鲜为人知的一面,引领观众认识联合国、走进联合国,让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一档典型的“融媒体”节目,其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媒体转型三个方面体现了融媒体节目的传播特色,有较多值得分析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传播内容:知识性、人文性、多形式

对一档节目而言,新颖的内容选题是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利器,内容的选择能够带来更高的收视率和观看讨论,这是节目提升影响力的关键。而联合国的权威感、神秘感和新鲜感恰好是非常好的叙事选题,能充分吸引受众的眼球,形成观看热潮。节目通过挖掘联合国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讲述联合国成立、发展、运行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背后故事,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联合国。为此,栏目制作团队围绕不同的主题,推出了100期与联合国有关的节目,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内,为观众带来了各种与联合国有关的知识,使节目内容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

在内容上,节目涵盖了联合国工作的多个方面,既有联合国总部大楼选址、联合国安理会的工作机制、联合国与“世界厕所日”、联合国与电视间的不解之缘、联合国餐厅的美食味道等趣味性的知识,也有如艾滋病男孩恩科西成为联合国抗艾斗士,昆曲、苗绣、珠算等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里的女性力量等极具人文色彩的内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节目以小切口入手,以小见大,从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讲述联合国台前幕后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出联合国鲜为人知的一面,注重向观众传递知识和人文关怀。

在叙事上,节目更多地选择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加以呈现和放大。如在第八集《神奇的马桶》中,不仅介绍了鲜为人知的“世界厕所日”,还生动讲述了马桶的另类历史。为了更加贴合年轻人的观看体验,无论是动画形象的设计,还是知识点的选取,节目都契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而叙事方式的故事化和趣味化打破了主题上的“高大上”,使节目在形式上更加轻松活泼,更加符合新一代青年人的网感化认知,因而颇具短视频爆款的气质。同时,节目加入了数字动画技术,构建了多时空的立体叙事空间,通过生动的画面,紧抓观众眼球,让观众拥有多形式的观感体验,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又毫无枯燥之感。

传播形式:即时性、短视频、社交化

即时性传播。网络直播的出现,弥补了电视直播的不足。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形成了主持人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观众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喜欢的直播节目。在融媒体时代,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提升了节目的参与性与趣味性。《直播联合国》的传播特色之一,就在于通过连线联合国官员、联合国研究专家等联合国一线工作者,对手机屏幕前的观众娓娓讲述联合国背后的动人故事,与中国观众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这种即时性和双向性的传播形式,让身处不同地域的人类个体得以突破空间的阻隔,达到心灵的相通,共同探讨和平、自由、文化等这些人类共同的问题,以此增强观众的责任感。

短视频呈现。直播是一个实时互动的信息传播过程,但长时间的直播形式不符合受众碎片化、移动化的观看需求。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产物,短视频是具有互联网文化特征的一种新信息传播形式。短视频将传播的信息拆解为碎片化的短句语言,符合新媒体时代人的碎片化生活。虽然同长视频相比,短视频的生产、阅读、分享和传播形态更具碎片化,但从传播形态上看,短视频兼具文字、声音、动态图画等多媒态话语,并嵌入直播的即时、互动、分享的社交属性,实现了多重媒介语言的组合,并以碎片化的方式被生产传播,最终汇成庞大的去深度化的视频语言。《直播联合国》就采用了“直播+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内容上的充实形成了直播价值,而每期仅5分钟的轻量型直播形态,也高度契合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观看习惯;另一方面,在每期5分钟的短暂时间里,在向观众传递“联合国”这一宏大主题时,节目短视频也立足于对日常生活趣味的发掘,并进行视觉化、幽默化改造,以简单的视觉语言趣解生活,进行去深度化表达,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每一期节目中都会出现一个三维动画的机器人形象,它不仅担任主持人,与画外音解说员形成一问一答的有趣互动,还在节目最后总结知识点,向观众进行问答,再次巩固观众的记忆,这也增强了短视频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社交化传播。在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们所处的社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域。在这个交流场里,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充分表达自我、交流信息、分享互动。受众的认知心理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满足于看完某个内容后的“独乐”,而更加期待分享之后的“众乐”和反馈带来的愉悦。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也形成了社交化传播。《直播联合国》在直播界面中加入社交功能和相关板块,如答题弹窗、节目互动、视频连线、VR动画等,在直播过程中营造出了多向传播的时空场景,支持用户多渠道分享视频,满足其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并对分享行为加以“鼓励”,以激发用户分享、转发、讨论的兴趣。这既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也增加了节目与受众的黏性。

媒介转型的成功实践

媒介融合使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转型考验,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媒体与受众关系的重构,这使受众不再是节目收视链条上的一端,而是主动嵌入媒体生产体系中,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节目生产模式,传统主流媒体若需保持强影响力,就必须在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和运营环节进行重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直播联合国》是媒介转型的一次成功实践。

内容生产上的原创性和优质性。

当今的网络信息中,大量雷同的内容让受众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原创且优质的内容成为媒介转型的重要一环。《直播联合国》就深谙受众的阅读兴趣,选择“联合国”这样一个被人熟知却很少被人了解的话题作为素材,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联合国鲜为人知的一面,既有关于联合国基本信息的介绍,还有诸如地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爱非健全人士、两性平等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旨在向大众传递联合国知识时,也力求让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但节目也并非生搬硬套地普及知识,每期节目都进行了细致的创作和设计,将生动有趣的知识讲解和双向沟通的互动问答结合起来,辅以VR、AR等技术,轻松让受众置身在栏目营造的历史氛围中,亲历联合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感受联合国的脉搏和气息,最终拓宽了受众的全球化视野。

传播渠道的立体性与多元性。

节目依托中国移动咪咕视频客户端,借助手机终端的传播优势,允许用户随时将内容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形成了新媒体矩阵,同时,节目采用“直播+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保证了叙事最大化、传播最广化,又契合了受众的审美体验,提高了栏目的渗透性。

形态创新的细节化与技术化。

互联网时代,技术是媒介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节目从技术创新入手,更为注重细节,使节目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为受众提供了优质的感官体验。除了常规的叙事镜头、画面解说外,节目还采用AR、VR、动画制作等多种新技术,使节目内容兼具科技感和人文感。同时,场景互动与社交化的运营方式,使受众与栏目主体、受众之间的“隔膜”被打破,形成了多维的、实时的互动,最大程度提升了受众的现实参与感。

结语

当今国际社会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的时代特征,《直播联合国》立足国际视野,在融媒体时代,全方位展现了联合国的方方面面。在传播内容上,既有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特征,又有努力探索全球化的中国话语表达,传递了全球化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传播形式上,以“短视频+直播”的融视频形态,增进了栏目与受众间的黏性,使栏目的影响力更深远。

猜你喜欢
联合国媒介受众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 联合国糖尿病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