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曜
围绕中心,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始终是地方党报的核心工作之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重大主题报道也随着技术革新而发生强烈变革。在创意迭出的全媒体时代,《温州日报》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坚守新闻价值,在保持重大主题报道深度、准确、权威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呈现方式更多元、阅读体验更舒适、传播途径更立体、受众群体更广泛的全媒体方式,力求让受众“津津有味”阅读,“有滋有味”分享,“兴趣盎然”参与,让重大主题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在移动端轻巧“移动”,传播得更广更远,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成为主流媒体报道可视化转变的必争之地。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将进一步成为用户最喜爱的阅读方式。比起其他呈现形式,短视频更“轻灵”,包含视听体验,剪辑手法创意迭出,普遍去电视化的操作,让用户的代入感更强,更易产生情感共鸣。而这些特质,正与重大主题报道“大主题,小切口”的要求相契合,以“轻快灵”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报道传播力的同时,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
2019年5月,在温州和平解放纪念日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里,《温州日报》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媒体系列报道《回望七十载,追梦新时代——英雄家书》。报道以短视频、文字通讯、H5等全媒体形式呈现,开篇两组报道推出后立即产生强烈社会反响。不仅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还收到了数百封读者写给烈士的“回信”和观后感,温州十余所中小学以《英雄家书》短视频为蓝本,给孩子们开展特殊的思政课教育。温州大学不仅跟随报道的进度将其引入课堂,还确定将以《英雄家书》为主要教材,将其列为学校思政课固定教程。
这组策划报道的立意,即是从“铭记英雄,传承精神,继续为美好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重大主题为根本出发点,以70年来温州本土英烈写给家人、朋友的书信为切入点,挖掘家书背后的故事,梳理传承脉络,用短视频的方式讲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甘洒热血与青春的瓯越儿女形象,礼赞英雄精神与70年发展成就。既有历史厚度,又具备“穿越”特征,串起丰富的历史画面和现实镜头,同时以全媒体传播和互动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最终凝聚起共同的情感。
开篇《是什么让他那样地战斗?重读烈士刘英家书,感受“追梦”的力量》,记录了曾与粟裕开辟浙西南、浙东游击区并领导浙江全省党的工作的烈士刘英,写给妻子、战友的3封书信。视频以精致特效还原战争场景,并邀请刘英之孙诵读家书,采访摄制组先后走访了温州鹿城、文成、平阳、丽水、上海、金华永康六地,辗转千里,寻访当地的党史办、烈士纪念馆及革命遗迹、革命见证人,搜集资料并取景。次篇《她来自平阳,笑对日寇酷刑!重读烈士林心平家书,感受信仰的力量》,则讲述了“抗日第一女英烈”林心平的故事,书信由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朗读,林心平的斗争故事则以连环画的形式,经过技术处理,将画中的形象立体呈现,以老电影放映的画质感,让“老”画“动”起来。
通过镜头和剪辑,改变厚重主题原本严肃的面孔,以更本土化和贴近百姓视角的“轻”表达,讲述“大”故事,已经成为《温州日报》多年来在媒体融合道路上积极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手机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阅读窗口,同时也是人们沟通社会、了解信息和参与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工具。重大主题报道好不好的标准,也已随着手机而转变为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玩”,能激发受众参与其中的热情,并以每一位受众为基点,进行大范围的扩散传播。这就要求重大主题报道不仅要适合“轻”阅读,更要有“巧”思,借助技术的力量,让参与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作为改革开放先发地的温州,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和宏大主题,如何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进行本土化落地,将散落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的68万温州人族群串联、传递他们浓厚的民族情怀与对祖国和十九大的祝福、期待,发出极具温州特色的声音?《温州日报》H5音频作品《世界温州人汇聚乡音点赞十九大》巧妙地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这件作品用极具温州人身份认同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为创意出发点,面向全世界征集并最终选取了世界十几个国家、国内十几个省份、温州各县(市、区)全覆盖的各界温州人代表,录制祝福祖国语音。以温州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为基础的长图为背景,大气“中国红”托底烘托欢庆气氛,金色温州辐射世界,体现“世界温州人”概念。同时,每个头像点开后,会出现其所在地区的地图,细节考究精致。每位同乡代表的祝福则以家乡方言和所在国外语或所在地方言、普通话为组合,用温州“十里不同音”的特质提升趣味性与家乡认同感,引发在外温州人乡音难忘、乡情难舍的情感共鸣;用各国、各地语言体现温州人扎根当地、在外拼搏的共同特点。
温州新闻客户端、温州日报官微、温州日报瓯网、温州日报微博等全媒体对作品同步发布,温州全网推送,推出后共收到语音投稿一千多件,短短一天点击量即突破50万人次,海外温州人纷纷转发“刷屏”朋友圈,传播面远及欧洲、非洲、美洲,形成世界温州人共庆十九大、共画“同心圆”的良好氛围。
当前社会,全媒体不断发展,舆论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新挑战,在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发生时,作为地方党报,及时推出既具有发散性传播能力,同时又能通过互动参与营造极具感染力、相对具有独立完整性的新媒体作品,是把握导向、引导舆论的利器,能将受众的情感凝聚,达到宣传效果和力度最大化。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技术是支撑。但是对地方党报而言,受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引领技术相对困难。这就使得地方党报更注重理念、内容、形式的创新和实用,从创意中挖掘技术手段的潜力,寻找自身技术能力与呈现效果的最大“公约数”,提升宣传质量。
“六好博客”是《温州日报》2007年开始精心打造的评论专栏,曾获得浙江省名专栏、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但是随着移动端的发展,博客如今已渐式微。2017年,“六好博客”进一步升级为移动端“六好播客”,组成全新的“六好”阵容,通过温州新闻APP,用图文+短视频直播的全新方式,进行重大时政主题的全媒体融合报道实验。温州两会、党代会等各类时政现场,6位女记者一改常规时政报道直播演播室“正襟危坐”的形象,手持自拍杆,将采访对象拉入自拍视角,用新颖的镜头感觉和自然活泼的访谈风格,向用户展示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党员干部更加亲民的一面,也让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声音传播得更加接地气。如今经过两年多的运作,“一根自拍杆”,让《温州日报》“六好播客”成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品牌,栏目总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
巧用技术,让相对刻板枯燥的时政报道“活”起来,是《温州日报》追求实用和创意的理念,贯穿于各类报道活动中,产生新的传播效果。近年来,《温州日报》不断综合运用H5、VR、短视频技术组合,让读者耳目一新。如综合运用H5的传播优势、视频“魔法报”的视效优势,让VR技术以“魔法报”的面貌出现。在2018年温州两会上推出《两会VR特刊,360°身临其“会”》电子特刊,截取市委书记、市长及代表们的精彩镜头,点击每个页面的视频后,即可进入人民大会堂VR现场,可裸眼360°转换视角查看会场各个角落,同时听到现场原声。若佩戴VR设备观看,则身临其境感更强、画质更清晰,转动头部即可360°环视,让读者产生“零距离”观看、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阅读体验。2019年两会,《温州日报》重新包装,推出《两会相册,精彩瞬间》H5,将上一年的“魔法报”变身为“相册”,同样是每天发布两会期间的精彩瞬间,同样是产生翻页阅读观看视频的效果,但用户的阅读体验却完全不同。
“老”技术,也能玩出新花样,做出好效果。技术是地方党报全媒体发展的短板,但也正因此让地方党报的着力点“回归”内容和实用,不被“乱花”迷住眼,避免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花样繁多但未必实用的技术呈现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