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锐锋
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一时间,战鼓擂响新征程。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新命题。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一定的经济实力、成熟的运营模式、丰富的经验以及价值观层面的认可和输出,这对于融合媒体的各种综合能力和实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关于主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体的观点大致分为广电主导论、报业主导论、全媒体主导论、省级媒体主导论、省辖市媒体主导论和县市级媒体主导论等。
一般来说,主导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的主体需要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能发挥较广的影响能力,要具有全方位的引导能力、公信力、创新能力、原创生产能力、技术开发及应用能力和市场生存能力,还要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和生态构建能力等。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也要做到三个“主导并重”,包括模式主导和影响力主导并重、技术主导和内容主导并重,以及服务主导和新闻主导并重。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融合能力之外,主导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的相关主体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厚重的家国情怀、细致的人文关怀和宽博的创业襟怀,需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有序推进,从而科学、系统、创新、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在融合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实力、融合能力,同县域媒体一道画好融合“同心圆”。
除此以外,县级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还需要进行深化机构、人事、财务、薪酬等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实现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同频共振,扎扎实实地把融合工作推进下去,最终真正实现全省“一朵云”、一省“一张网”、一地“一个端”、县市“一块屏”的发展目标。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才能落实打造新型传播平台的具体细则。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改革涉及体制改革、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和传播格局重塑等一系列问题,是县域媒体的全面深度变革,也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国家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政治方向上,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地方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扩大基层主流思想舆论。在总体思路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兼顾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三个中心”一体化发展,打造出兼具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提供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文化阵地。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有效整合,从而达到内容、技术、平台与管理的共融互通,放大一体效能。
在基础硬件设施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做好云端统一运维、物理办公空间建设、融合系统供给、特色服务供给和产品矩阵供给。平台软件系统贯穿于内容汇聚、节目制作、资源管理、内容发布的全业务环节。这种平台以分布式大数据、私有云等应用技术为基础支撑,能够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和可管可控。在此基础上,融媒体中心的物理空间需要构建新闻指挥中心、融合生产中心、全媒体内容库、信源聚合平台、基础服务平台以及其他辅助性的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在基层传习站、实践所建设以及市场化空间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牢牢把控主导权,在内容资源、传播渠道、数据资源以及县域经济品牌打造上实现共建共享。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地选取试点,选择性地推广试点经验模式,实事求是地推进试点工作。这一方面需要责任主体端正态度,抓住融合关键,抓好内容生产,抓牢组织领导,抓紧统筹推进;另一方面,则要尊重各地县市区媒体的首创精神,从而激发地方活力,创新体制机制、人才战略和平台建设。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样才能真正将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
在具体应用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需建立总体传播思维,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构建起一套全新的运行机制,按照“中央厨房”模式的功能定位,完善全媒体信源汇聚、新闻指挥协同、全媒体融合生产、全媒体内容库构建、基础服务平台运维系统等新闻实践,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新内容生产与播发网络之间建立紧密结合,实现无缝衔接。
在功能赋值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结合在一起,实现“三个中心”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以多重定位于一身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就此来看,在中心作用发挥及使用上,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应遵循多样化原则,即成为县域联动指挥调度最权威平台、县域最大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县域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平台,还要成为提供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平台。
在完善传习业务流程架构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要注重融合产品开发、平台建设、现代传习体系构建,更要注重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与完善,以“六传”“六习”“六有”为标准,实现传习业务与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相结合、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相结合,与基层“党建计划”相结合、与“星级联创”相结合,与融媒体传播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使用需要配套的组织制度支撑,包括打造和优化全媒体运行组织架构,建立高效的内容生产传播机制,建设自主可控的技术支撑平台,探索科学管用的人才考核办法,打造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以此来盘活媒体资源。“用”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让县市区融媒体平台的各个组织、各个环节发挥最大功能,最终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因此,理念的契合、组织的聚合、业务的整合、功能的融合、效能的竞合以及业务的配合是用好“三个中心”平台需要遵循的原则。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管理思维需要确立管建同步、管建并举、管得住是硬道理的中心立场,要从完善领导责任制,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具体而言,包括增强理论学习教育,提高日常管理水平,抓好网络阵地建设,加强网络统一战线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夯实相关责任要求等方面,这些方面应该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理的重要元素。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管理框架还要从明确总体原则,完善登记备案制度,严格落实指令,规范原创内容、转载内容的发布与禁忌,完善舆情快速响应制度,健全传播效果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从而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流程管理。
具体而言,一是再造全媒体小组,培养全媒体编辑能力和记者能力,明确全媒体生产要求和全时播报要求,优化发布要求,从而不断增强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达到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人员管理的目的。二是打造核心传播圈、紧密传播圈和协作传播圈,完善升级移动端功能,提升融产品品质,以此来强化融产品服务及传播管理。三是明晰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加强应急报道与舆论引导管理,并着重针对重大时政类新闻处置管理,从这三个层面来健全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管理体系。四是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确立主题、策划方案、传习推广、强化落实、形成合力、追踪反馈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传习活动管理制度。
由此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管理需要确立管理同步、宣传服务同步、城市乡村同步、考核激励同步的“四同步”思路,并以此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操标准,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主题引领、阵地打造、队伍建设、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最终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传习活动常态化。
综上所述,县级融媒体中心管理的核心是要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坚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平台、党管数据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新媒体管理体制,实现管理的高站位、巧引导、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集约化、创新性和人性化,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作为最基层的融合单元,县级融媒体中心最直接的连接是与县域受众的连接,这也是最主要的连接。其他的连接还包括与外界的云端连接、平台连接、内容连接、移动端连接、生态连接等。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理念上要有开放思维,在实践上要寻求共赢,在技术上要互连互通,在业务上要广泛对接,在建设上要统筹推进,以此作为连接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终端连接,指的是基于明晰的职能定位,通过板块功能设置,使得内容运营和核心业务发挥优势,从而实现“内网”与“外网”连接,实现与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连接,实现与内容生态圈、政务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平台的连接。具体而言,这要求相关建设主体积极探索平台物理设施、平台结构流程、平台实施落实等多维度连接模式及运维方式,从而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一盘棋”统筹、“一张网”管理、“一站式”传播、“一平台”发展的系统性发展。在共建共享原则、统分结合原则、移动场景应用、市场化原则的指导下,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云端连接,能够实现一省一网、N个站点,两个平台、跨界服务,三个系统、智慧融合,四个特色、共享共赢,五个产品、一“端”多媒的全局发展路线。
在这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还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管数据原则、党管媒体原则、党管平台原则。新闻媒体,特别是县域等主流媒体,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导向为核心,以制度为抓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对新闻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有效掌控和引导。具体实践应该在充分认识、准确把握主流媒体和社会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属性特征的前提下,加强针对性指导和分类管理,探索有效的管理方式,做到可管可控、管住控住,这样才能使各项融合工作有机衔接,使资源得到优化利用,从而最终实现融合效果、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转变就是要县级有关部门以融媒体中心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理顺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有效整合县域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走出一条集约化、本地化、品牌化的转型升级路线。
具体而言,一是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此为依据整合自身资源,以“新闻+”信息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电商服务、社交服务为转型方向,实现品牌向资源的转化,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受众向用户的转化。二是充分利用内容资源,不断提升传统业务,挖掘平台业务与终端业务,通过参与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建设等路径探索转型方式,实现内容变现。
融合要素、融合技术、融合机制、融合资本,这四个要素是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四个要素。这就要求相关实践主体兼顾传播介质和传播渠道,推进传播转型,通过经营创新来谋求突围,在深耕主业的同时推进经营转型,坚持优质内容生产的价值核心,如此顺势而为,推进生产转型。
县域媒体转型的核心是要明确转型方向,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转型的关键则是明确转型路径,破除思维定式,从而盘活资产,轻装上阵,最终推进生产、传播和经营三大转型。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厘清谁主导、怎样建、怎样用、怎样管、怎样连、怎样转等核心问题,就要从做好顶层设计出发,详细规划、稳步推进,以系统化、协调化、有序化理念来统筹全局,逐步深入。
要紧紧抓住“融合”这个关键,实现新闻报道策略的深度操作,媒体平台的全方位融合以及新闻传播方式的深度融合。紧紧围绕“用户”这个中心,抓好“人才”的战略支撑,用好“市场”的有效手段,利用好“技术”的先导工具,做好“内容”这个根本内核,破除体制机制的藩篱,发挥好系统性的组织功能,做好“服务”目标,彰显好县域品牌特色。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要落实“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总要求。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也要做好“自选动作”。强化“一盘棋”思维,整体谋划,通篇布局,加快从“相加”迈向“相融”,助推“主力军”向“主阵地”挺进,鼓励中央、省级主干媒体转向县市区支系媒体拓展,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县域新型主流媒体。
郡县治,天下安。抓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牛鼻子,融合改革必然如“初升红日、其道大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