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全
以书法装饰陶瓷,将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陶瓷艺人的匠心独运,涵蕴着民族的、文化的、思想的、艺术的、人文的、工艺的意义,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
书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方法。
中国人自以毛笔为工具书写汉字起,便开始探索如何能让字写得好看的方法,比如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笔法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如藏锋、露锋、中锋、侧锋等;字法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避让、松紧虚实、斜正开合、变化呼应等;章法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如疏密、错落、黑白、连贯响应、协调等;墨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所以各有不同的审美情趣,也因此,具有不同美学观点的写字的方法就出现了。后来,人们将这些能让字写得好看的方法称为书法。
其实,书法不仅只有形式美的外表,而且能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和个性,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如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流高士,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即兴作诗之后,大家倡议将其编成集,王羲之被公推为他们的诗集写序文。当时,王羲之游兴正浓,借着酒意写出这篇序文。“文中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悲极而喜,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兰亭集序》成为了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中,尤其为人们称道的是全篇出现了20处“之”字,每个“之”字的体态和美感各不相同,即使王羲之自己日后也无法写出如此率真流畅的作品。
开以书法装饰陶瓷之先河的是唐代的长沙窑。`
据研究长沙窑瓷器的专家们统计,“历年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带题诗的器物共190多件,不重复的诗文共60多首。每首诗一般只在一件器物上出现,部分诗文在两件、三件多至十几件器物上出现。题诗多为五言绝句,极少数为六言或七言绝句。其位置绝大多数在壶嘴下方的腹部,个别题写在枕面或碟内。在格式上,多为竖写一句一行,也有少数一行未尽而另起一行者。……绝大多数题诗的器物上不再有其他纹饰,个别的则将诗文与绘画相结合。目前已发现有10首诗歌在《全唐诗》中能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句,作者有韦承庆、张氲、高适、刘长卿、贾岛、白居易等,可以认为是当时文人的创作。其他均出自民间。其内容有的抒发离愁别绪,有的感叹世态炎凉,有的表现男女爱情,有的反映商贾活动,有的宣传伦理道德,有的表现饮酒作乐或规劝戒酒,有的描写边塞征战。另有应酬诗、写景诗、文字游戏诗等,反映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
长沙窑的陶瓷艺人们以褐彩在瓷器上书写诗文,让陶瓷拥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为世人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我们来看一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此壶,高19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0厘米。樽酒之用。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书褐彩五言诗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诗人从写景到写人,以八个春字精彩描绘出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壶上之诗,字迹清晰,书道遒劲,笔意酣畅,顺势随形,挥洒自如。书法与瓷器的完美结合拓展了陶瓷的艺术装饰形式。
宋代的磁州窑以白地黑花瓷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以书法装饰瓷器在磁州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其“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如‘国家永安’、‘镇宅大吉’、‘道德清净’、‘长命枕’、‘众中少语,无事早归’、‘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寓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磁州窑的白底黑花瓷枕,此枕长1 5.7厘米、宽4 2厘米、高1 4.4厘米。枕前后立面的如意开光内绘折枝团花纹,开光外绘卷草纹;右立面的如意开光内绘团花、书有“石官”二字,左立面的如意开光内绘莲花,开光外都绘有卷草团花纹;枕面中部的如意开光内书有长篇赋文——《枕赋》,开光两侧外绘卷草繁花纹,左侧长方形开光处题有“漳滨逸人制”款识,边缘画有四条装饰轮廓线,间有水波纹。《枕赋》,全文2 6 5个字,把瓷枕的产地、特征、功用、意义与制作者交代得一清二楚,说明了陶瓷枕不仅能使人摆脱酷暑之困,产生凉爽快意,还有警示追思之用,赋予陶瓷更广阔的文化内涵。
景德镇窑在元代创烧了青花瓷,以书法之笔意在瓷上作画。元代,以书法装饰陶瓷,民间青花常见,艺人们在瓷上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以之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
《清康熙青花万寿字大尊》出自景德镇的御窑厂,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尊高7 6.5厘米,口径37.5厘米,足径厘米。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令人震撼的是,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万字“寿”依尊之器型、器势分布于尊的经纬线上,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不用心是做不到的。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工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此尊书法精妙绝伦。
我选择以书法装饰陶瓷,因为“汉字书法既具有运笔而产生的点、线流动的造型美,同时又具有依据文字词句加以表达的象征性的概念美”。
以书法装饰陶瓷不仅考验作者的艺术修养,而且还考验作者的文化修养,因为“从汉字书法的构成来看,它不只是具备视觉艺术的要素,而且还具备思想艺术的要素。……如在写诗文的时候,就要求理解诗文所包含的十分复杂的思想而加以表现。”
中国书法最集中、最精妙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中国人以书法装饰陶瓷,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人类的精神追求,这一点我们从长沙窑、磁州窑、景德镇窑以书法装饰陶瓷的实例便知。
以书法装饰陶瓷除体现人类之精神追求的主旨外,还讲究韵味、艺术个性,还注重书写的内容与瓷之器型的完美结合,达到装饰之美与载体之美的高度统一,如《清康熙青花万寿字大尊》。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且希望能成为一个集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与一身的陶瓷艺人,希望能与同仁们一起推动陶瓷书法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