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鹰图”寓意探究

2019-12-16 01:39王瑜山
参花(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齐白石寓意

摘要:鹰是凶猛、勇敢、顽强的象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鹰作为重要的图腾。在中国绘画领域,鹰也是花鸟画中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历代都出现了许多画鹰的名家,近代大家所熟知的李苦禅、潘天寿等都是画鹰的名家。而齐白石作为以生活情趣见长的花鸟画家,对于鹰的涉猎极为有限,与其大量的鱼、虾、蟹的作品相比,鹰图的出现频率要少了许多,但这并不能削减鹰这一题材的重要性,反而是更加体现其中所蕴含的特殊意义。齐白石一生中作有多幅鹰图,现存最早的是1922年所作的《鹰石图》。除了其画作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之外,画面内容以及形式上也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内涵。其中,有多幅鹰图作为礼品赠予亲友。由此可见,鹰图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着较为特殊的价值和寓意。

关键词:齐白石 鹰图 寓意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作为近代中国画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齐白石优秀作品众多,影响了一大批艺术家。在当今艺术市场,齐白石的作品仍是大家追捧的对象。其艺术成就之高和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鹰图虽出现频率不高,但物以稀为贵,鹰图在市场上出现自然引起不小的波动,拍卖价格也是高居不下。可见,对于齐白石而言,鹰图在其创作的许多作品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纵观齐白石的一生,主要以卖画为生,大器晚成,个性十足,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齐白石的许多奇闻逸事。晚年,齐白石可谓是名利兼收,这一段时间创作的作品也相对更为重要且具有更多的画外之意。鹰图的创作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初期及以后,也就是齐白石60岁之后,这时的齐白石在艺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鹰图中就可能包含了在经历时间的沉淀之后的纯熟技艺,以及其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并且,鹰图创作的时间与其寻找新的绘画思路的时间相吻合,所以,鹰图中所蕴含的寓意是多样的,在齐白石的笔下,也是具有许多独特性和代表性的。以下就围绕上文提出的三个方面对齐白石所创作鹰图的寓意进行分析。

一、精神的传承视为美的化身、英雄的化身、统治者的化身

从古至今,鹰的形象就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其中,在绘画方面,鹰在中国画的绘画题材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画家常常以鹰为题材进行创作,来表现和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鹰,谐音“英”,象征着英雄、英姿飒爽、自由翱翔的伟大形象。①前苏联学者斯特恩堡指出:“鹰崇拜是流传最广的图腾崇拜之一。”②在中国,许多民族尤其是北方的一些民族将鹰视为神鸟,并加以崇拜。早在唐代,诗人杜甫就创作了一首题画诗《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③这首诗描写了以鹰为题材来作画的事实,但结合作者,可以看出诗人也是托物言志,借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说明鹰在唐代就已经成为人们心中伟大形象和雄心壮志的代表。不难看出,鹰自古以来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伟大的象征意义。齐白石作为一名传统的、老一辈的中国画画家,所作的鹰图中也就包含了鹰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美好寓意。

二、百年塑雄鹰

齐白石的鹰图作于20世纪初期,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之后的产物。在齐白石60岁之前的生活中,经历了三上北京的求职发展之路,历尽波折,最终在北京定居下来,生活也逐渐稳定,作品在市场的价格稳步提升,生活称得上是稳定富足了。这个时候的齐白石并没有满足当下的生活状态和艺术创作状态,随之而来的是齐白石的衰年变法,他的创作也进入了转变和波动的阶段。据齐白石日记中的《己未日记》记载,在看过黄慎的《桃源图》之后记曰:“此老笔墨放纵,近于荒唐。较之余画,太工,微刻板耳。”④然后在回去之后又刻一印语:“老来事业尽荒唐。”⑤并记录“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大概的意思是齐白石看了黄慎的画之后的一番感慨和对他画作的否定,另一方面,是说明自己要变革的决心。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之后,齐白石的内心多了一丝躁动。这时的齐白石没有像大部分艺术家一样固守事业,而是去寻求变革,寻求新的画法、新的题材,这也离不开之前提到的齐白石是个性格直率且略显古怪的人,如此决断地选择变革与之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能够明显看出齐白石作品的变化。在创作题材上尤为明显,在此之前提到过,齐白石一生大部分都以卖画为主,其间也为朋友作画,但是题材方面都是一些自己较为熟悉的花鸟,例如众人所熟知的虾等。在经历了平稳期之后的齐白石开始求变,最先体现在题材上,鹰图就是很好的例子。据已有的资料显示,齐白石的鹰图都作于定居北京之后。齐白石的定居给他带来的变化加上之前所说的性格等因素,促成了题材的创新,鹰图就代表着齐白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其中一张鹰图的提款中写到:戊午避乱湘山,携吾孙阿移起居长松之下,感慨何如也。很明显地表达了自己定居北京之后对于战乱的不满之情。齐白石还曾说过故乡无此好天恩。意思是,家乡的战乱不如北京的平稳生活,也有几分得意。还有一幅鹰图题:“振羽何曾猎一围,无穷搏击只私肥。如今四面全开网,浅草平原一纵飞。”“祝网无惊四面深,当年击处尚搜寻。终朝立此好泉石,要洗搜寻处处心。”这其中将鹰当作“英雄”,它们占据“好泉石”,但常常不过“只私肥”而已,他希望这种状况有所改变。这是由于当时人们身处战乱,对战争中的“英雄”充满了不满的情绪。不过,不是所有的鹰图都具有这么多的寓意,有的鹰图只是为了展现鹰的英姿、鹰的健硕。

三、孤傲的雄鹰

俗话说,字如其人。暂且不论齐白石的字,在画的角度就可以发现齐白石的个性。鹰图创作的年代、创作的背景都决定了其内容的丰富性,但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度,齐白石曾经多次将鹰图作为礼物赠予朋友。画的落款也很有意思:“九十翁齐白石画藏。”很明显齐白石很喜欢此作品,肯定是自己画作中的精品,并作为收藏。此画中,雄鹰伫立在石头上,眺望远处,眼神坚毅,鹰爪锋利,紧紧抓住石头,这些都充分表达了齐白石对于新中国的美好期望。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稳住根基,需要坚实基础,才能傲视群雄,伫立在世界的面前。这是齐白石鹰图赠予友人的典型范例,很好地证明了鹰的美好象征和齐白石对于鹰图的喜爱。

鹰图的寓意,不仅仅是本文所谈到的这些,因为作者本人必然将丰富的个人情感融入画面之中,这其中的内涵不得而知。此外,齐白石一生创作的鹰图到底有多少,现存多少,并不能确定。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齐白石生活中的小故事,这些都是鹰图寓意的最好证明,至于探索其中丰富的寓意,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尽可能接近齐白石在作画时的背景及心理。这样,才能更为真实、更为客观地分析出齊白石所作鹰图的真正寓意。

注释:

① 萨满教文化研究编辑组 :《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②额尔德木图:《北方民族鹰崇拜文化研究》,《满语研究》,2013年第2期。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④⑤北京画院:《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北京画院.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瑜山,男,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齐白石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SOJOURNERS IN PEKING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齐白石买假画
神的意味——也谈央珍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寓意与主题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