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碧华
70年沧海桑田,70年春华秋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2011年中秋节前,《民生周刊》记者前往湖南湘西花垣县采访当地扶贫攻坚,该县地处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
从长沙坐汽车6小时到吉首,再转车去花垣县城。彼时,从吉首到花垣,一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花垣曾是矿山大县,货车超重非常普遍。最揪心的要属走矮寨的盘山公路,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连通西南大后方湘川公路的必经之地。
说是矮寨,其实不矮,且盘山公路十八弯,时常会碰到拥堵,人蜷缩在车身满是尘土、车内满是杂味的汽车里,心里自然五味杂陈。
记者首先去了一个叫夯来村的地方。吉普车过了吉卫镇后,沿着狭窄、弯弯曲曲的公路,一路盘旋。公路的尽头,数十米悬崖之下,一个叫下寨的地方映入眼帘。这是一个坐落在悬崖峭壁、深谷之中的寨子,四周古树成荫,沟壑纵横。
初看,幽幽深谷,山清水秀。渐行渐近,百年木房比比皆是,屋外堆满柴火,走进房内一看,阴暗潮湿,杂物满地。
下寨是花垣县吉卫镇夯来村(现为大夯来村)的一个寨子,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几乎隔绝。
与夯来村相距不远的十八洞村也是大同小异,村民到乡政府和城里办事得翻山越岭,去赶集也要大半天。
要致富,先修路。当时,湖南省每个省直单位对口帮扶湘西一个村,主要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两年一换。
2011年,花垣县给湖南省民宗委推荐了两个扶贫点,其中一个就是十八洞村。在湖南省民宗委帮扶下,十八洞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村内部分道路进行了硬化,村道也连上了国道。
但从花垣外出依然不方便,直到2012年3月,一桥飞架南北,创4项世界第一的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通车。
矮寨大桥改变了花垣乃至湘西的交通状况。更让湘西人民惊喜的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并在那里召开座谈会,首次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从此,巨变开始发生在十八洞村、花垣县乃至湘西州,湘西扶贫驶入快车道。
因村内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的十八洞村,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木房林立,苗寨特色浓郁。
今天看起来山清水秀、极具诗情画意的村寨,曾经由于交通不便几近与世隔绝,因为山多地少,村民生活极度艰苦,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有女莫嫁梨子寨,一年四季吃野菜。山高沟深路难走,嫁去后悔一辈子。”
这些当地脍炙人口的苗歌曾是十八洞村及周边贫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生计,村里的年轻人被迫外出务工,很多人数年不回家。900多人的村庄,曾有2/3在外务工。因为实在太穷,小伙子在外面谈了女朋友也不敢往家带。2013年,村里35岁到55岁的单身汉就有39名。
2014年,花垣县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通过精准识别,确定“扶持谁”的问题。在“怎么扶”方面,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改善村庄环境,开办农家乐,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等。
农村贫困发生率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就这样,十八洞村村民开始摆脱贫困。2016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13元,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2128元,是5年前的7.3倍,原来几乎空白的村集体收入达到每年50余万元。
如今,十八洞村正在全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升级版”,成立农旅合作社,对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带领全村群眾向着全面小康的路上迈进。村里还建了博物馆,墙上的十八洞产业规划图像只蝴蝶,寓意蝶变。
十八洞村只是湘西巨变的一个缩影,蝶变正在湘西发生。通过不断复制与推广,湘西一批批贫困村退出贫困行列,有些甚至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十八洞村及湘西的巨变,大背景是70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上的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立等为减缓贫困奠定了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民温饱问题逐步得以解决,收入大幅提高。
扶贫开始从救济式转向开发式,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相继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
进入21世纪,我国相继印发两个10年期《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其中,第一个十年计划主要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当年12月1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内容,扶贫由 “大水漫灌” 转向“精准滴灌”。
扶贫要精准,首先得精准识别出贫困户。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逐村逐户开展贫困识别,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此后几年,我国又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动态调整,剔除识别不准人口和补录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
受访专家表示,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打好了基础。
找准了扶贫对象,然后是解决“谁来扶”问题。具体措施是强化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
在扶贫举措方面,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分类施策。比如,发展特色种养、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
在此过程中,加大财政投入。从2013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严把贫困县退出关,确保脱贫质量。
一系列务实举措之下,脱贫成效巨大,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2年,扶贫标准两次大幅提高,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0.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减贫成效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有一半实现摘帽,超过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中國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还专门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