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芸 陈维平
【摘要】 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 32例)、B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32例)及C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 34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 且C组的FBG(6.18±1.70)mmol/L、2 h PG(7.00±2.00)mmol/L、HbA1c(8.80±1.58)%均低于A組[FBG(7.02±1.58)mmol/L、2 h PG(7.99±1.98)mmol/L、HbA1c(9.78±1.58)%]和B组[FBG(7.10±1.90)mmol/L、2 h PG(8.00±1.99)mmol/L、HbA1c(10.01±1.9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能显著稳定患者的血糖, 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磺脲类药物;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69
磺脲类降糖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先药物, 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稳定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1], 但是, 很多患者病情进展之后, 长期服用这种药物逐渐产生耐药性, 药物失效现象也时有发生, 继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对于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其致病机制也并不明确, 大部分学者认为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导致患者对磺脲类药物不敏感[3]。针对这种现象, 临床继续研发其他的新药物, 进行积极治疗。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对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 选取了98例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 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
1日期间, 整理具体的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98例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32例)、B组(32例)及C组(34例)。A组中男17例, 女15例;年龄最小48岁, 最大76岁, 平均年龄(62.08±5.45)岁;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7.45±2.60)年。B组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最小45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2.10±5.71)岁;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50±2.50)年。C组中男20例, 女14例;年龄最小44岁, 最大77岁, 平均年龄(62.05±6.08)岁;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7.48±3.18)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A组 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 每日晚餐后30 min,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Sanofi-Awentis Deutschland GmbH, 国药准字J20090113, 药品特性:生物制品, 规格:3 ml∶300单位/笔芯/预填充(optiset;Solostar)]起始剂量10 U/d, 同时服用格列美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838,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 规格:2 mg)2 mg/次, 1次/d。
1. 2. 2 B组 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甘精胰岛素用法同A组, 同时口服阿卡波糖(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53002,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 规格:50 mg)50 mg/次, 3次/d。
1. 2. 3 C组 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 用法用量同A、B组。
1. 3 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2 h PG及HbA1c水平,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及餐后2 h的静脉血5 ml, 进行血糖检测。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 且C组的FBG(6.18±1.70)mmol/L、2 h PG(7.00±2.00)mmol/L、HbA1c(8.80±1.58)%均低于A组[FBG(7.02±1.58)mmol/L、2 h PG(7.99±1.98)mmol/L、HbA1c(9.78±1.58)%]和B组[FBG(7.10±1.90)mmol/L、2 h PG(8.00±1.99)mmol/L、HbA1c(10.01±1.9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磺脲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几率为5%~10%, 且随着患者疾病进展和用药时间延长, 其发病率也随之提升到30%~50%[4]。目前, 关于治疗失效的原因并不够明确, 可能与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水平与关, 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骤减, 导致药物亲和力下降, 进而药效吸收差, 导致疗效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 临床给予患者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 保护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提升胰岛素的抵抗能力[5-7]。
甘精胰岛素是采用现代人工合成工艺进行的一种新型胰岛类药物, 模拟人体生理的胰岛素分泌, 皮下注射后, 平穩慢慢的吸收, 持续产生稳定的药效, 药物可以持续作用长达24 h, 控制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 对于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 能产生显著的功效, 但是, 长期单纯使用该药物, 患者餐后血糖升高现象还是比较明显, 且容易引发低血糖等并发症, 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于是, 临床积极研发联合用药方案, 发现联合格列美脲长效降糖药物, 能与胰岛素产生相互促进作用, 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功能, 能迅速与β链蛋白结合, 提升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数量, 从外周组织中发挥拟胰岛素作用, 从而提高了外周组织对细胞的敏感性, 提升胰岛素抵抗能力, 但是, 低血糖风险仍然存在。后经过学者研究发现, 三联治疗法, 阿卡波糖通过可逆性结合小肠刷状缘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多糖在肠道的分解, 降低糖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 从而稳定餐后患者的血糖, 能通过稳定患者的糖负荷水平, 改善空腹血糖, 全面稳定血糖同时, 降低和预防低血糖并发症, 更加有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 且C组的FBG(6.18±1.70)mmol/L、2 h PG(7.00±2.00)mmol/L、HbA1c(8.80±1.58)%均低于A组[FBG(7.02±1.58)mmol/L、2 h PG(7.99±1.98)mmol/L、HbA1c(9.78±1.58)%]和B组[FBG(7.10±1.90)mmol/L、2 h PG(8.00±1.99)mmol/L、HbA1c(10.01±1.9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和B组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组患者的血糖稳定效果较其他两组更加理想, 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 对于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三联治疗, 能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 取得理想效果, 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勇华, 涂萍, 吴和平.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格列美脲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18, 42(1):63-64.
[2] 张国华. 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糖尿病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8, 37(1):120-122.
[3] 李云娜.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16):57-58.
[4] 李冬玲, 李远, 陈燕铭.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3):423-427.
[5] 陈梅.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8):30-31.
[6] 李晓蕾, 陈明卫.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观察.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 24(4):344-347.
[7] 郭卉艳.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1(8):14-15.
[收稿日期: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