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嵘
【摘要】美育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发掘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是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资源。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重视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强调塑造刚健中正的人格,鼓励追求日新又新的建构,引导走向逍遥自在的精神,积极提倡整体和谐的实践。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对于克服现代性危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社会的良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化 美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B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0.012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时说道:“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美育是教育中基础并且扎实的生存教育,是性情陶冶、人格塑造的最广泛最深厚的资源,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建设应以中华传统审美教化作为重要契机,为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和崭新的研究视域。以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浸润心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将对传统审美教化思想进行初步的描述与分析,以期能对中华审美精神的挖掘抛砖引玉。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视教化的实践活动,审美生存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教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道释为底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教化思想,可以深化当下审美教化的理论研究。
重视生存境界的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生存境界的提升,这在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中有诸多的阐述和表现。中华传统审美思想将人格的涵养、生成作为极为重要的内核,因此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特别能体现出中华传统审美精神的特质:培育完整的人格。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不断增加知识、锻炼技能是必要的,但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境界更为重要。读书求知,最终是为了能看到万事万物与人的联系,通晓做人处世的道理,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反求诸己、变化气质、改善人格。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重视生存境界,在“为己之学”的思想中有明确的体现。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强调古代人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而非为了外在的利益或赞誉。强调君子之学体现在举手抬足之间,小人之学仅存在于口耳之间。君子求学是为了提高生存的境界,小人之学只是想着取悦别人而已。中华先贤虽然在人性善恶上意见并不统一,但无论是主张“性善论”,还是认为“性本恶”,都强调人是可以改变的,生存境界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善,“性相近,习相远”,提升生存境界也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对于西方文明运用加法的思维方式,中国文明更多运用减法的思维方式。加法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知识进行不断的积累,减法的思维方式重视不断减少与生命无关的知识沉淀,让人逐渐趋向于更加本真的生存状态。中国文明是强调认识本身必须是能够显现生命、增益生命的。一定要尽可能地重视知识与人生的价值关联度,因为使知识更加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更加重要的是,不断消除那些束缚、牵绊生命存在的各种因素,使生命按照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自行涌现,这才是符合人本身的生存方式。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的审美生存教化最重视的是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中国文化不但重视生活,更重视如何生活,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体证生命。如果说生存的境界不高,那就是“生不如死”;如果生存的境界够高,甚至可以“舍生取义”。对生存境界的重视,是中国文化给予现代审美生存教化的重要遗产。新儒家冯友兰将人的生存境界分成四个层级:自然境界,个体出于生理本能与社会习俗做事,生理需求满足是主要目的;功利境界,个体出于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人利益诉求而做事,注重对客观世界清晰、全面的观照,获得更多的利益是主要目的;道德境界,逐渐领会到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关联,个体出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为他者为社会做事,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是主要目的,追求高尚而整体的生存境界;天地境界,个体出于超自然、超功利、超道德的动机而为整个宇宙努力,不仅尽到人在社会中的职责,而且尽到人在宇宙中的職责,超越了欲求、功利与道德的束缚,人与世界完全融为一体,把领悟万物一体、促进天人和谐作为生存与实践的终极目标出于本能诉求,功利境界出于利益诉求,道德境界出于公正诉求,而天地境界出于超自然、超功利、超道德的动机,人与世界完全融为一体,把领悟万物一体、促进天人和谐作为生存与实践的终极目标,这是最为理想与崇高的生存境界。
希冀刚健中正的人格
重视生存境界的提升,需要伟大高尚人格的支撑,具体表现为对刚健中正的人格的追求。中华审美文化重视审美人格的养成,并将审美人格与道德主体结合在一起,这是当代审美教化中可供借鉴的传统资源。孟子认为伟大人格是个体修行的最终目标,强调真正的美是人格之美。每个存在者应该追求符合仁义的东西,将仁义礼智倾注到生存的方方面面,达到对德性自然而然的遵从;充实而有光辉之大,存在者的德性人格泽被周围的生活世界;大而化之之圣,存在者具有极为强大的感染教化之力,足以改变社会风尚,圣而不可知之神,化育天下却无人知晓。在生存中践行审美生存,能使存在者的道德目标与情感体验协调而生发出顶天立地的人格之美。经过“配义与道”,理性悟道与实践行道相结合,使生存之美得以充分展现。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人格崇高伟壮且刚强宏大。中华传统审美人格追求“君子”人格,向往“大丈夫”气魄,有机会就将道义推及天下,无机会亦能够守道义而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不用屈服于任何强迫力量,也不能在任何诱惑面前动摇。人自身能够具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主动、独立、勇敢与坚强。内在理性所凝聚的道德人格可以以审美生存的理性力量呈现出来,从个体的有限存在依次上升为“大”“圣”“神”的人格之美,追求达到与天地宇宙相互交通的天人合一状态。
面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格建构将会为现代审美教化提供诸多有益的思考。中华传统审美的理想人格是追求“大知”“大仁”“大勇”的“大人”,“大人”可以超越个体、族类、地域的限制,拥有整体的眼光、天下的情怀、互通的自觉。既认识到天地万物的无限丰富性,又能够看到天地万物的整体统一性,做到个体的存在与天地万物之间最大范围、最高层次的相通,从而达成对最高境界的追求、对最广视野的拓展以及实现生命存在最大的可能性。
追求日新又新的建构
希冀刚健中正的人格,需要日新又新的行动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最为推崇日新又新的生存精神,极为重视过程在实践活动以及人的生存中的根本性地位。因此人只有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够与天地万物同步,日日新又日新的审美生存建构,强调人的生存只能在运动变化中生成的理念,强调人的生存中要重视运动、韵律、力量的审美观念,这对当前的审美教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盛行,重视结果远过于过程。日新又新的生存理念建构,有利于提升人的生存审美观念,以精进不息的精神倾注到每日的生活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审美不仅认为世界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强调正是变化才使整个世界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在变化过程之中不断产生新的事物,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相互推进,每天新的因素产生从未停滞过。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生生日新、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日新赋予了变易以更深刻的东西,变易就是生命的不断充实、成长、更新和展开。”[3]世界变化不已,万物生生日新,人通过对天地的观察,体验到宇宙生机盎然、创造不已的精神,践履参赞天地化育的使命,创造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盛德大业,做到日新其德、日新其业,救世济民、开物成务,竭尽心力创造更加完善的世界。人心的作用,就在于体验生生之道、孕育生生之德,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人能够认识到仁是生命的本原与本性,能从世界万物生长中体会到万物生生不息之理,并能将生生不息的精神扩充到整个宇宙。
日新又新的观念渗入人心,会引导人从懈怠与从众中觉醒,使人的生存状态发生转变。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最后一卦是“未济”卦,代表着“物不可穷,事不可终”的哲学思考。既然相信万事万物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事物的存在状态并非取决于某一点,而是在持续不断地过程中塑造的。人就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生存过程中的不断努力视为天职,不断超越自身的惰性与惯性,积极应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每时每刻都不怠慢、不松懈,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审慎面对生存中的一切,以此能够见微知著、慎终追远,见几而作,不俟终日,需懂得遵循遇穷思变,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谨遵保泰持盈、处困居危的生存哲学。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借助于审美教育将这种精神倾注到国人的生存教化之中,塑造国人日新又新的生存意识与勇猛精进的生存精神。
向往逍遥自在的精神
日新又新的建构之中,不忘逍遥自在的精神超越。中华传统审美观中蕴含了追求审美超越的丰富思想,并对审美超越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探讨,这对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传统审美思想非常重视对独立自主的人格理想的追求,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如此。儒家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自由自在。可求之富贵,“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若不可求,也能雍容不迫、乐在其中,坚持“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底线。道家追求“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能够“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厉害之端”,生死的变化都不会对他产生影响,厉害的观念更不会影响他了,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超然境界。[4]在生活的纷扰繁杂中探寻最本真的生存状态,揭开现实世界中对生命的种种遮蔽,时时刻刻让自身投入到此时、此地、此心、此境中的生存体验中,追求生命中不可阻挡的快乐与自由。排除所有对精神生活的干扰,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而遨游天地之间的快乐,尽事之责又不为事所化。
当然,在追求逍遥自在精神超越的同时,中华传统审美并没有放弃对崇高境界的追求,而是将两者努力有机结合起来。儒家重视以“自强不息”的积极有为建构和谐有序的理想图景,以“仁爱之心”激发主体主动调节紧张关系的热忱,以“礼乐教化”建构塑造“仁义礼智信”理想人格的和谐环境,以“心憂天下”的济世情怀践履“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以“天下”的广阔视野审视自我和超越自我,从而在更高的境界中返回自身、进入世界,成就完整的、崭新的生存状态。道家则强调以“顺任自然”的精神自由超越功利与形体的限制,通过“法天贵真”的实践原则成就“原天地之大美而达万物之理”的最终极、最本源的生存,遵循天地万物生成生长的大道,以见素抱朴的生命态度追求“天然去雕饰”的境界,让个体在对天地万物的审美感发中达到人、地、天、神之间的和谐相处。
中华传统审美还提供了实现逍遥自在的精神超越的路径,可为现代审美生存教化提供积极地参考。如庄子曾经提出了借助于“心斋”“坐忘”等方法忘记日常的心理状态与形体存在,专注于体验内在的生命活动,顺应人的自然天性,达到超越的审美生存境界。这与儒家借助于礼仪秩序与道德修养超越当下的日常存在是类似的,都在追求人所能够达成的更加高远的审美生存境界。这种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生活也是现代审美生存教化中应积极汲取的,且可以充分发挥中华传统审美思想中儒道互补促成精神生活平衡的特征,在开展审美生存教化之时,出世审美教化与入世审美教化二者需要统筹兼顾,才能使现代人能在物质审美与精神审美之间保持平衡。
提倡整体和谐的实践
中华传统审美教化中存在着高远的境界追求、人格的刚健中正、行动的日新又新与精神的逍遥自在,但在具体的生存实践中则非常强调坚持整体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华传统审美由于深刻认识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智慧,要求在社会管理与生存实践中坚持“求同存异”“互动共进”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宇宙万物各因素之间是相济相生、相反相成的关系,这在理论化的阴阳和谐与五行和谐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中国绘画中所追求的神、气、意、蕴,是为了寻求具体作品与整体精神的相通之处,中国士人所希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希望能够在个体追求与社会理想之间保持平衡与畅通。重视整体和谐的实践,是中国传统审美生存的基本精神,其所代表的圆融无碍、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也是开展审美生存教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整体和谐的生存实践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整体和谐的生存实践有利于维系人们对终极信仰的信赖。整体和谐的实践原则强调虽然存在暂时的盛衰循环,但文化天道之和谐运转是不可置疑的,使人在艰难困顿之中能够依旧保持“虽九死其尤未悔”的信念;另一方面,整体和谐的生存实践有利于创造和谐共生的生存世界。整体和谐的实践原则强调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具有生命的形态,而生命是贯彻天地人伦的创造精神,整个世界呈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命全体。整体和谐的生存实践在现代审美教化中具有统摄众体、兼收并蓄的功能与意义。
在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中,各种关系失衡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中华传统审美思想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按照中华传统审美教化精神,人类应该遵循天地之间大化流行、运行不息的生命精神,意識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都是生命母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人类应该善待万物,并创造出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的生存环境。在传统审美价值观中,真诚与善密切相关,善与审美相互促成,因此,借助于中华传统审美教化的思想资源能够帮助现代人重新获得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思想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相对而言,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塑造美好的心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育是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资源。现代性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理性的工具化趋向,产生了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对形式的超级依赖,带来了精神的贫瘠与情感的失落;主体的个体化趋向,引发了个体主义的崛起、集体主义的衰弱,强化了价值的分裂与信仰的危机。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重视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无论是儒家对人伦秩序的建构,还是道家对天道自然的追求,对于克服现代性危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育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审美是一种精神的能力,是培育温情、爱心、善念的重要资源。审美不应仅是理论的探索,更应是贯穿日常言行中的点滴实践。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要求中,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传统人文资源,发扬传统审美教化思想。
注释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第2版。
[2]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人民日报》,2018年8月31日,第1版。
[3]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1页。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8、98、228页。
责 编/赵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