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让我遇到诗和真实的儿童

2019-12-16 08:09徐延荣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姓张桑麻重阳节

徐延荣

孟浩然的詩《过故人庄》,我不是读过好多遍吗?可是当我听三年级小孩子读的时候,当我清晰地看到他们走进诗的时候,仿佛自己第一次读似的,因为我看到了之前没有看到的诗,也看到了之前没有看到的儿童。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老师和三年级小孩一起读《过故人庄》。她对小孩说: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孟浩然到朋友家做客的事。然后她提出挑战性问题:一次普通的到朋友家做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念念不忘,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居然流传千年呢?

小孩子就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开始。

没有一个人不惊讶于小孩子对语言的敏感。三年级的小孩真了不起,我心潮起伏倾听并记录他们的对话。

我身边的一个姓张的小男孩儿说:“‘话桑麻是说农村的事,一定是说好事,要不会有劳孟浩然的。”然后他跟同学解释他的“有劳”,“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的不是好事,孟浩然就会想要帮帮朋友”。

一个小孩听完后,说:“‘把酒话桑麻,因为是喝酒,如果说的是坏事,喝酒也会解愁的。所以也许是坏事,也许是好事。”

另一个小孩说:“借酒浇愁愁更愁。”

这时姓张的小男孩儿有点坐不住了,他说:“我反驳一下自己,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这时,后面的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觉得是好事,‘开轩面场圃,打开窗子看见打谷场,有稻子,看见菜园,菜园里菜长得很棒,应该是开心的,是好事。”这咬文嚼字来得多及时。

姓张的小男孩儿瞪着大眼睛听,听到这里,自言自语说:“我反驳错了。”

我心里暗暗感谢这个姓张的小男孩儿,他的个人思考,把所有孩子领到了孟浩然老朋友的家里,听见了他们“话桑麻”真正的内容。大人不是太傲慢,就是太敷衍,凭借固有的心理图式,教小孩结合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那所谓的理解,从文字到文字,自以为是懂了诗意,却从未真正懂过。小孩子凭借着对生活的好奇和敏感,让我们看到文字深处的风景。这种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吧。

我们常常说“问题要学生提出来”,所以特别重视质疑环节。殊不知没有深度的学习,所有的疑问都值得怀疑。只有像这样,在走向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疑问,才真的有探究价值,才真的可以引领小孩走到语言的深处,去推敲,去对比,让学习得以真实发生。而小孩子的这些问题,敏感之花已经凋谢的大人,有很多成见的大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了。所以,我们总是说向小孩学习,不是小孩能教我们什么,而是小孩的学习过程,促使我们深入反思,理解小孩的理解,也理解小孩的不理解,从而理解教师的“教”是否有利于“学”。

是谁邀请谁呢?

有一组的小孩说:“孟浩然和老朋友关系很好,他邀请老朋友重阳节的时候去他家,喝酒赏菊花。”显然是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让他这样想的。

一个小孩说:“老朋友请孟浩然,给他最好的黄米饭和鸡肉,吃得特别丰盛,孟浩然得还这个情。”

一个小孩说:“老朋友请孟浩然,像是来到皇宫里,黄米饭是最好的饭了。”

一个小孩说:“从端着酒杯看出朋友很热情。”

他们显然都从不同的方向来解释,为什么孟浩然要邀请老朋友去他家过重阳节。

另一组有个小孩则说:“老朋友请孟浩然重阳节的时候再来,一起喝菊花酒。”

老师黑板上记录:孟邀友,友邀孟。然后追问:“到底是谁邀请谁呢?”一句追问让所有小孩重新进入到诗句的阅读。读完了之后,有一个小孩说:“这里有个‘还字,是说让孟浩然再来的意思,说老朋友去孟浩然家就不合适。”

大家表示都赞同,纷纷点头。

这时,有个一直倾听的小女孩像刚醒过来似的,她说:“我觉得很诡异。”

为什么觉得诡异?老师和所有小孩都惊奇了。

女孩说:“第一次见面,他就给孟浩然吃最好的东西,还邀请他再来,不觉得诡异吗?”

噢,听懂了。很多小孩都笑了,七嘴八舌地提醒她:“故人,说明是老朋友,他们关系很好,所以吃最好的,邀请他再来就很自然了。”

我们一直倡导观察课堂,可是观察什么呢?重点在学生身上,当所有小孩都能敞开心扉真实表达的时候,你才明明白白知道,每一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学习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个小孩都是带着生命所有的经验参与学习的。那个说要还情的,那个说诡异的,你似乎能看到生活教给他们的东西,前者是人情与往来,后者是信任与怀疑。在这个时候,教书和育人,才是真正融合在一起的。

猜你喜欢
姓张桑麻重阳节
论唐宋诗歌中的“桑麻”
自我介绍
山居
农民工之七夕节
故园
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