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亚环
2019年8月15日,在克什克腾旗新庙中学,我观察了上海市世博家园实验小学芮莹老师的一节语文课《登泰山观日出》。
教室中的气息
课前5分钟,来观课的语文教师们纷纷向教室走去,芮老师正在组织学生,学生们面对面围成了6个小组,学习单平铺在书桌上,静静地看着文本,等待老师上课,看上去有点小紧张。
人那么多,我想挤近学生的身边,近距离观察学生,芮老师却轻声提醒道:“请把学生之间的通道让开点,一会儿,我要走近他们,请让我能够接触到每个孩子。”没错,教师必须走近学生,聆听他们的思考与见解,进行个别指导,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每个学生,保障每一位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真正创造了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空间。
课堂中的“气息”深深吸引着我。芮老师看似轻言细语地与学生对话,却能随时捕捉重要的点。在以往的听课过程中,有些课堂让我感受不到“气息”;有些课堂的“气息”很杂乱、很压抑,而在芮老师的课堂中,存在着一种轻松、融洽、和谐的“气息”,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彼此都是那么默契、那么融冾。
优秀的教师常常能聚焦于教学的开端,即使学生在开始时会展现出一些无意协同学习的姿态,但因为调试“气息”的起伏和“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却可以形成创造性的活动。
让学习真实发生
朗读环节中,学生们轻声按照自己的步调认真朗读课文,课堂里回荡着他们柔和且刻意放低的声音。这是因为芮老师提醒过他们不要影响小伙伴,这是安心进入文本,与文本认真对话的保证。
我观察的是前边第一排的A女生。第3分钟,芮老师指名同学朗读课文,这是预习单上的内容之一。身边的A女生很机灵,眼睛跟随老师,快速举了手,有幸成为第9名“朗读者”,她声音洪亮、流利地读完第九段。而在其他同学朗读的时候,A女生拿出笔用横线画出“寂静”“似的”两个词语,我想这是她在记录倾听伙伴朗读时的感受吧!
9位同学逐一读完课文,正好是上课第5分钟,芮老师邀请大家评价伙伴的朗读。A女生仍然表现得非常主动、积极,她告诉伙伴们:“就像怕它跑掉似shì的,而不是似乎的sì。”芮老师领着大家读了两遍“似的”之后,轻轻拍拍A女生肩膀肯定地说:“你的朗读水平很高呀!”随机校正另外一个大家疏忽的发音——“挣脱”,应该读四声,不读一声。由此看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并不忽视基础知识,只不过要求渗透自主、互助、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在整个检查预习单的过程,芮老师的话并不多,但却能感觉到老师在悄悄示范,示范如何回答,如何评价。
基础性题目为“读课文2~6小节,圈画出令你感受很深的描写泰山景色的词语或句子,简单标注理由”。芮老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期间不断巡视,轻声提醒,给予帮助。
当发现很多孩子批注过长,且内容比较空洞时,她便说:“你的理由最好写在旁边,而且要简单一些,要学会用关键词标注,不然肯定写不下,随意写的话,时间久了,会忘记的!”我旁边的A女生在与同桌伙伴交流时,似乎有不同的见解,芮老师又走到她身旁,对其疑问进行了点拨,且提醒A女生正确地补注。最后A女生呈现的学习单是整整半个版面,记录了她密密麻麻的见解和从小伙伴那里得来的启发。
到25分钟时,全班同学开始交流发表了。我觉得学生的观点有点散乱,可是芮老师并不慌乱。她侧耳细听孩子的发言,时不时找出一个令人惊艳的点。
例如,有同学谈“天有多高,山有多高”这句关键词句时,芮老师就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找到了相关语句,懂得了当时的时间很早,漆黑一片,抬头只能感受到面前的泰山高大。A女生用期盼的眼神盯着老师,芮老师示意她,她仰着头说出了四个字“泰山压顶”,还做了一个动作。
罗列反复出现的表示山势的句子,提问:“同样是写山,为什么山的形状不是单一的呢?”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课堂上精彩纷呈,同学们表现得特别精彩,超乎预料。在靠后坐的一个小男孩归纳道:“即使是同一座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样子是不同的,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可以用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
最后请学生思考的问题是:“这么早爬起来,攀登了很长时间就为了看日出,连白胡须老爷爷拄着拐杖,还要气喘吁吁往上爬,你觉得值得吗?请你给出理由。”在自主阅读时,我发现,A女生标注了“我从‘顶天立地这个词感受到泰山非常高大,非常雄伟”。不断地在空白处写着自己的发现与思考。在学生经过讨论,自己进行串联,最后在芮老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下,学生回归到“泰山精神”上:有的说幸福是自己努力得出来的;有的根据黑板上的海报总结说,山高,让人惧怕;还有的说,会不安全的,但是我们要不怕艰险,要有勇于登攀的精神。
教师侧耳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不忽视每个角落,将大量的思考时间交还于学生,使其获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彼此对话、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难题易被暴露,他们在对话中,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
教师侧耳倾听
佐藤学先生说:“改进教师的倾听方式和讲解方式,唯有通过确立起敏感地感应他人思考的细微差异。”芮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应答、启发等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了彼此尊重、相互倾听的轻松氛围,将师生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倾听关系”上,又为各不相同的学生们提供了思想碰撞,相互促进的空间。
学会倾听是儿童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因而,教师也必须要学会倾听,才能进一步去培养发展学生彼此倾听的关系。我想,芮老师之所以可以在课堂中构建起彼此倾听的氛围,其中定然藏着有关 “倾听关系”的秘密,那就是:她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真正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一位儿童的学习态度,以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与表达。
“巨型教科书”(海报纸)贴在黑板正中央,芮老师将学生们“不懂”的疑问、组内想要讨论的问题、感悟、心得及时记录。她来回穿梭于板书与学生的座位之间,台上台下行走在学生中间,弯下腰,将自己放在一个和学生对等的位置上,来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渐渐地,学生们的踊跃发言让黑板上“巨型教科书”的海报纸,被填满了,有密密麻麻、形态各异的符号以及多种颜色标记图形。这是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多元阅读的心得,也是他們获得阅读愉悦的证明。
串联、反刍
本堂课的教学结构一点也不复杂:
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行标注;
2.交流对话,相互补充;
3.集体发表,思想碰撞。
简简单单的课堂教学环节却使得教学目标落实得更加明确,呈现的教学方式更为温馨、和谐,柔软而生动。
何时反刍?怎样反刍?我从这堂课中找到了答案。芮老师频繁地通过“从哪儿让你这样想呢?”“这个在哪里写着呢?”“你能慢一点说嘛?我还没有找到这个词语。”“等一等,你能再重复一遍吗?我还没有听清楚”等语言,让学生们从阅读的意象不断地回到教科文本中,从而触发形成新的意象。
一开始就有同学提到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看日出,芮老师不急于纠偏,不急不缓地渗透后面的教学,在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了深入认识,且体会到了泰山精神之后,她把这个问题再呈现,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有了自己的领悟。
精妙的“反刍”可以不断地启发学生回归文本,回归教材,与教材对话,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交流,呈现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精彩课堂,更体现了协同合作的浓厚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