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白”到“交响”的课堂(中)

2019-12-16 08:09陈静静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同伴思维老师

陈静静

一、你是“伪学优生”吗?

日本的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背景。日本的教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直处在一个比较领先的状态,可以说是领先全世界的,甚至欧美国家都称日本教育是第一,因为日本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但是也有一定的隐忧,他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开始逐渐逃离学习,最明显的是“不登校”,所谓“不登校”指的就是逃学。有很多孩子经常请假,甚至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请假;还有一些小孩到学校之后不进班,直接进入医务室,自称有心理问题。有一些学生进了班,却不说话,老师提问从来不回答;还有一些学生虽然看似在学习,但是一考试啥都不会;还有一些更加外显,上学的目的是跟老师作对、打架、斗殴,打破玻璃;再有一部分学生是每天特别的无聊,趴着睡大觉的。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回国以后的我进行了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其实我们的很多孩子也处在一个隐性的逃离学习的状况,与日本的学生非常相似,只不过我们的孩子会更加隐藏一些,表现得不那么明显。

这种教育危机迫使日本必须要反思,如果再不进行改革的话,公办教育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摇摇欲坠”。日本是一个少子化的国家,孩子少了,很多公办学校就面临倒闭,学校总共100人,50个孩子逃学退学了,这个学校就没有办法开办了。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到了不得不改的状态,当时日本政府开了一个愚蠢的药方,叫作“宽松教育”,基本方法是把课时量减少,把教学内容减少,让孩子去玩,让孩子有大量的非常自主的时间,但是却不知道干什么。这样宽松的教育政策本身是愚蠢的决定,原因不在于别的,就在于教学量虽然降低了,但是质没有提升,在质没有提升的情况下,量又降低了,那么学习效果肯定提不上去。

很多孩子面临学力迅速下降的情况,那个时候宽松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孩子,被叫做“废柴的一代”。宅男宅女特别多,他们不思进取,在社会上不想有什么建树,就想混日子。原因是什么?质一直没有提上去。佐藤学老师提出的观点是,我们和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和好的教育之间的差距,不是数量的差距,我们亚洲国家的教育,永远是量给的太多了,但在量特别多的情况下,质却没有提上去。虽然学习任务很松,量少了,但是给的学习任务太简单,导致很多孩子根本不用思考。很多老师为了迁就孩子,就搞了很多非常简单的活动,希望孩子只要不逃学,只要能够在学校里,不出走就很好了;希望孩子可以放松心态地进入课堂,不学东西没有关系,只要在课堂上呆着就可以了。

为活动而活动,带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游戏化的课堂使得完全没有思维的课堂大量地出现。佐藤学觉得非常痛心,这样形式化的东西,完全依靠外在的感官刺激的东西是没有办法长久的,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孩子面对简单的问题,会感觉到无聊,会在玩过之后马上感觉空虚。

当时很多老师认为只要让孩子学得简单,那么学生肯定愿意学下去,如果再配合一些活动,寓教于乐,这样的话,学生更喜欢。但是大量的课堂研究发现,并不是如此,孩子最喜欢的是挑战性的、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活动,那些复制性的、无挑战的、简单的娱乐性的活动,基本上不会引起孩子长时间的兴趣。

具有挑战性才觉得新奇,觉得有价值感,才能支撑他去实现这个事。当他已经学会以后,对原有的东西不断重复,马上就会产生厌倦感。很多六、七岁的小孩说爸妈很幼稚,说明我们对孩子的想法还有偏见在里头,我们自认为孩子是這样想的,其实经过大量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跟老师交流的时候,我经常讲,如果您的人生当中,曾经做过学困生的话,就会特别包容每一个孩子,如果您的人生生涯中,每一步走得特别顺的话,就完全理解不了学困为什么会发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课堂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就是为了要深入地了解这个孩子头脑当中、心灵当中的学习是怎么样发生,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知道我们的教学方法对还是不对。对还是不对,不是某一位专家说了算的。

什么叫伪学优生?

我研究的孩子小学和初中的比较多。

我所观察的孩子当中,有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观察的。从小学一年级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已经面临学习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对待学习困难就显得很重要了。很多课堂里不允许学习困难发生,认为影响进度,拖大家的后腿。你怎么比别人反应慢呢?

这时候第一批“学困生”就开始产生了——

小孩课堂上很懵懂,听不懂老师的指示语,也不知道老师想让他干什么。课堂上经常是自娱自乐,大概10分钟左右就进入自我的时间,有时候叫名字都反应不过来,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学习困难。如果我们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对孩子没有等待和忍耐的话,这一批孩子就落下了。学困生最原始的阶段就是这样的。接下来从三年级开始会出现什么样的学困生呢?就是虚假学习,课上各种装,眼睛看着老师,看似在奋笔疾书,到跟前一看是在画画,还有空写的,我都见过。

为什么装?因为装比较安全,老师也安全,他也安全。有一批小孩是属于一年级就出现问题的小孩,到三年级也不会装,就逐渐出现了双问题,不但是学习的问题,还有行为的问题。对他来说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还有一批是在那里装的孩子,这些装早晚要露馅,尤其是考试的时候。

有一批孩子成绩也非常好,原因是什么?很听话,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绝无二心,考试之前老师让他复习什么他一定复习什么,成绩基本比较完美。我自己曾经是属于“伪学优生”中的一个。还有一批孩子是虽然听老师的话,但是自己没有思考,老师说的话对还是不对,学这个内容到底真正代表什么意义,他没有思考,只是记住结论就可以了。现在就可以测你是不是“伪学优生”了,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圆的面积公式。R等于几?你可以马上算出得数。我问你,π代表什么意思?是圆周率,3.1415926,具体值是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每一个学优生都记得很清楚,但π是什么东西很多人不知道。1/2除以1/4代表什么意思?你能告诉我吗?如果这两个问题都答上来的话,你绝对是属于纯正的学优生。如果没有答上来,很可能是“伪学优生”。

二、只会“浅表学习”,能走多远?

“伪学优生”在小学阶段,能应对得比较好,初中的前半段也看不出来,甚至很多孩子初中毕业成绩也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一,“伪学优生”的成绩会断崖式下降,突然全面崩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长期处在一个虚假和浅表学习的层面,所谓浅表学习就是没有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他所完成的学习任务,都不需要什么挑战性,也不需要大脑进行高级思维的运作,也不需要很强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所以,他通过复制和背诵就可以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那么就一直处在浅表学习。如果面对高中的数学和物理这样的学科,仍然采用背诵公式為主的方式学习的话,就会发现完全听不懂课,做题也完全不会。

教育目标常常被分成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在小学和初中层面,大量问题是记忆、理解、应用层面的问题,这是低阶层次的问题。而到了高中以后,开始利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但是因为你的思维长期处于一个低阶思维的运作,高阶思维没有形成,就没有办法迎接高挑战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孩子遇到问题之后马上放弃,不会说我再想一会儿,我再琢磨琢磨,我跟其他人再交流交流。为什么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经常会有老师不让孩子遇到困难,一遇到困难,就马上搭上脚手架,或者马上就讲解答案。孩子就一直顺顺利利地走下来,自己没有自主探索的欲望,也没有问题解决的意志力,因为解决问题的话,必须要面对困难,要不断试错,在试错的过程中才能找到成功的线索。

孩子的思维是怎么样进行发展的?就是给他不断的挑战,如果从没有给他挑战,他就不知道如何进行思维的拓展,当遇到高挑战的问题的时候,他不是选择继续思考,而是直接退出。

三、学习共同体最倡导的方式叫作“倾听”

从青春期开始,孩子的“重要他人”从家长和老师转向了同伴,他更愿意跟同伴进行交流,觉得同伴可以理解他,同伴能接纳和宽容他,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期待太高了,他觉得达不到,所以就会转向对同伴的依赖。我们想一想,同伴的关系与家长和老师跟孩子的关系有什么差异呢?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与孩子和同伴之间的关键差异是地位是否平等!这又回到学习共同体倡导的平等。

孩子觉得跟同伴沟通,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所以无压力,甚至你还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不愿意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不平等,有压力,你是学霸,我是学渣,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特别在意平等的关系,他也特别需要有人能够认可他,有人支持他。这个时候跟他志同道合的同伴显得非常重要。

有一些家长不愿让孩子跟同伴在一起,其实跟同伴在一起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跟成绩好的在一起和跟他志同道合的在一起价值和目的不一样。跟成绩好的在一起是希望获得帮助提一些分数,这个不是心理需求,是考学需求。他的心理需求是跟他志同道合可以理解他、爱护他的人在一起,平等地在一起。我讲话他能听,我讲话他也能认可,即使说得不对,他也能接纳我。他需要的是这样的伙伴,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多给孩子创造这种平等的、温暖的、润泽的伙伴关系。无论上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还是课后的活动,多安排同伴互助、同伴交流的机会。这样把孩子的很多焦虑消化于无形,看似没有做工作,只是让他们在一起,其实他们之间会互相做工作,这个工作是我们成人所不能取代的。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同伴思维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