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
有人感叹,在中医领域造诣极高的名家们,高龄时还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同样是活一辈子,为什么他们活得这么有质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些“作死”习惯!
一代名医邹云翔:一家三代,不喝冷饮
我国中医肾病学奠基人邹云翔教授去世前,立下家规:不准家人和孩子们吃冷饮。
邹云翔教授曾经说过:“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出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无论什么年纪、什么性别,都要少吃冷饮。
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人生有一傻,一点小毛病就吃药
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肾内科主任徐再春告诫大家:“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许多人动不动就随便吃药,还说自己是“治未病”,这是错误理解。中医说的“治未病”,是一种治疗策略,是让你掌握疾病的转变规律,不是鼓励你没病就去吃药。
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许多病不用吃药,还有一些病吃再多的药也没用。发现不舒服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而不是自己在家乱吃药。
著名中医温长路:不暖脚,就是自虐
“百病从脚起”,很多疾病都是由脚部受寒引起的。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解释,双脚远离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末端,血液的供应相对较少,热量传到脚部很慢,又在身体的最下部,是阴气聚集的部位,本身就容易寒。
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寒邪侵犯脚之后,会影响心脏,也可能引发胃痛、月经不调、腹痛、腰腿痛等。
国家级名中医李果烈:甜食,绝对不碰
国家级名中医李果烈,86岁高龄,依然思路清晰,谈吐敏捷,面容红润。说到养生,有一类食物是他绝对不碰的,那就是甜食。
他說,甜食对于血糖、血脂都会有影响,多吃是没有益处的。甜食有较多的简单糖,吃下会很快被人体吸收,血糖会快速上升。嗜吃甜食,血液中的胆固醇等也会增多,易产生高血脂症。甜食,要少吃。
著名中医樊正伦:不流汗,迟早作病
著名中医樊正伦解释,冬天冷的时候毛孔处于闭塞状态,有助于气血内收,夏天热的时候毛孔开放,有助于气血往外走。如果经常开空调,该冷不冷,该热不热,代谢不畅,能不得病吗?
大自然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人也是一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顺应自然,就是作死。
国医大师朱良春:熬夜,就是作死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全国名老中医杨友鹤:从不贪吃、多吃
杨友鹤强调:再好的饭从来不多吃一口!现在很多人吃饭时已经吃得很撑了,剩下了几口,舍不得丢掉,那就勉强多吃了吧。实际上扔掉这几口饭也许浪费5块钱,但是日后是要花50块钱,甚至500块钱的药来“消化”这5块钱的饭。
著名中医郝万山:不生气,就少生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强调,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就可以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晚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