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华
摘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形态保持不变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总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随着我国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构成日趋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存在的管理问题也日渐明显。基于此,本文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对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固定资产作为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实施日常工作及活动的基础及主要资产,其在事业单位总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业务能力的发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与文件,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旧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如购置不公,浪费严重等。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強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各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而固定资产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单位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需构建科学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才培训机制及约束激励政策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其工作质量及效率,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中向单位管理层提供真实精准的固定资产数据,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二)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还需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长,价值高,消耗小,事业单位要科学管理固定资产,需强调资产购置、保养、使用、维修及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各部门合作与信息的实时共享动态监督固定资产流向,通过合理分配固定资产减少资源的浪费,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1]。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设置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机构,其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在固定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及文件的制定下,事业单位纷纷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由于经费来源较轻松,多数事业单位负责人轻视管理工作,导致单位内部“重购轻管”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及报废等环节管理松懈,各部门员工也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应用,错误认为单位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职责,与自身无关,甚至在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只一味推诿责任,忽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淡薄的管理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资产闲置与资金浪费现象。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1.制度建设不完善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工作量大,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需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管理,并依照岗位需求分配专业人才,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意识淡薄,多数事业单位未设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由财务部门负责核算单位的固定资产,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领用与管理,各部门对资产管理的配合度较低。同时单位虽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其未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度与实践工作的脱节导致单位的资产管理流失严重。
例如S畜牧局未制定资产管理部门,且管理制度制定中未综合考虑自身管理现状,各部门协调交流存在滞后性,从表面看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交叉,但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且缺乏明确管理、解决问题的统一部门及制度,无形之中为固定资产流失埋下隐患。
2.资产管理不到位
固定资产的管理环节较多,包括资产审批、盘查、购置、保养、维护、使用、外借等,由于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多数管理流程缺乏明确记录,导致账目不清及核算混乱等问题严重。例如,A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不及时,有些专业设备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但管理人员重视不够,操作人员也不及时上报资产使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大减;单位固定资产盘查不定期,资产盘查流于形式,盘查不彻底,对损失浪费也不要求赔偿或追究责任;房屋出租打“人情牌”,变相使国有资金流失;上级下拨固定资产以及下拨给下级单位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出账,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事业单位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优化管理理念教育
事业单位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公益服务水平,就要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这一环节中,单位负责人要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概念及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学习相关文件与法规等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明确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依照相关文件制定科学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并定期开展考核,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单位负责人要加强固定资产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在单位内部召开学习大会与专业培训,并制定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使单位每位员工都能认真使用固定资产,爱惜、维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
(二)规范资产管理流程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单位还需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依照办公需求完善岗位,并健全固定资产购置、领用、盘查、处置程序,定期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2],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如固定资产购置时做好预算,根据单位实际需要,尽可能做到不重复购置、不超前购置;资产领用时设置好领用台账,对资产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把责任落实到领用人,领用人在离职时必须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防止固定资产私有化;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闲置的资产及时处理,避免国有资产浪费;对出现的固定资产毁、损,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该赔偿的坚决要求赔偿;单位闲置房屋出租,由财政部门下辖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统一运作,公开招标,收入上交,杜绝滋生腐败;上级下拨固定资产以及下拨给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要及时做好移交手续,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情况相符。
(三)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又一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对此,新时期事业单位要强调固定资产管理文件的定期学习与培训,并组织人事部门制定人才培训方案,定期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培训与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调配员工岗位及薪酬水平,并组织其参与特定的专业培训,如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加强其资产管理程序培训,确保固定资产购置、维护与保养等流程的科学性。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引入并加大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从手工记账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转变。相关文件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对固定资产实施按月计提折旧,对此财务人员要学习新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使会计信息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四)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加强对固定资产各环节的动态监督可确保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新时期,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的建立,并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如建立内部审计管理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部门,明确规定内审部门向内审管理委员会及管理层负责,并聘请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内审工作,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同时,内审部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购置、入账、使用、處置及报废等各程序的动态监督,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账目的检查,制度制定力度的检查等,以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3]。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单位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较明显,笔者以所在单位固定资产现状为例,提出了强化资产管理理念教育、规范资产管理流程、打造专业管理队伍、完善管理监督体系等四大措施,以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岚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 (31):183.
[2]刘静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10):153-154.
[3]王治国.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8 (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