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容易被呛注意保护“会厌”

2019-12-16 01:46刘曦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咽喉卧床异物

刘曦

很多人都知道,老人在吃饭、喝水甚至咽口水时都容易被呛到,常引起剧烈的咳嗽、喘憋,严重者还会引发突然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后果,危害非常大。很多人都想知道,老人为何这么容易被呛到,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呢?

老人为什么容易被呛

医生常把“被呛到”称为误吸,正常情况下,吞咽的食物(或分泌物)是进入到食管,然后进入胃中消化吸收。而气管主要负责呼吸,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如果一些因素导致吞咽的过程出现问题,食物或分泌物等误入气管,轻者出现呛咳,把异物咳出来之后可恢复,严重者则会引起致命的窒息及下呼吸道感染。能够导致吞咽“失误”的因素很多,一些慢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哮喘、食管炎、牙齿缺失等,以及长期卧床或插胃管、吸痰者,均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误吸。有统计显示,伴有脑血管病的老人,误吸发生率高达70%。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误吸则是因为机体组织结构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减退,尤其是咽喉部位的会厌软骨密封不严,使食物或分泌物误入气管所致。

误吸应以预防为主

保护会厌部位:会厌位于咽喉部位,平时应注意保护,以防其老化。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菌对咽喉部位的侵袭。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凉感冒。平时避免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扬尘、雾霾天气要戴口罩,在室内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平时多饮白开水,避免吃一些坚硬的、辛辣刺激的、过烫的食物,戒烟限酒。

做到“食不语”:很多老人之所以被呛到,往往是在口含食物及其他东西时大声说话或大笑,此时的会厌处于打开的状态,稍不小心食物就会进入气管。有统计显示,近70%的误吸发生于吃饭时说话期间。

吃饭细嚼慢咽:老人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有研究显示,现代人已从40多年前每餐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用时10~15分钟。细嚼慢咽不仅可以防止误吸,对口腔健康、消化系统、大脑功能、血糖控制都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一般来说,老人每口饭莱应咀嚼25~50次,每顿饭吃30分钟左右。如果老人需要喂饭,饭量不要太多,速度不能过快,给老人充足的时间进行咀嚼和吞咽,出现恶心症状时要暂停进食。

选择合适食物:对卧床的老人,尤其是特别容易发生呛咳和吞咽困难者,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如粥、蛋羹、菜泥、面糊、烂面条等。避免容易引起呛咳的汤水食物及容易引起吞咽困难的干食,避免进食黏性较大的年糕、汤圆、果冻等食物。另外要注意食物温热适宜,色香美味,这样可以增进食欲,引起吞咽反射。

舒适的体位:卧床者进食时应采取舒适的体位,最好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轻度屈曲(下巴靠近脖子),卧床者可以将床头抬高30~45度,有利于吞咽运动。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保持這种姿势30分钟左右。咳嗽、多痰、喘息的老年人,进食前最好吸氧15~30分钟,以减轻喘息,保持情绪稳定,防止误吸。一旦不慎误吸要进行咳嗽,咳嗽时头部放低,家人轻拍背部,有助于异物的排出。若误吸物未排出,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诱发感染或窒息。

猜你喜欢
咽喉卧床异物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