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透视与反思

2019-12-16 01:22祁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在历经千年的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积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工业化时代,农耕文明产生的“非遗”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亟需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才能确保其“生命力”,进而彰显“文化强国”的厚重文化底蕴。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保驾护航。

【关键词】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古代文明,通过先人将生产、生活、风俗等进行融合,创造出无数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不断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达到39项。可见,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拥有着丰富而底蕴厚重的“非遗”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把“非遗”的“活态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日常,保护其“原来的模样”, 保留其原生状态,最终为建设“文化强国”保驾护航。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问题透视

“非遗”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活态样式”,是人民群众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虽历经千年文化流变,却不失其文化本色,并演变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名片”。“非遗”不是文物,而是文化,不是凝固的,而是动态的、活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演变中,“非遗”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随着时间、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在当代,由于工业文明的渗入,“非遗”的功能和价值在“工业化”时空场域下“日渐式微”,面临着活态传承的危机,当代人对于“非遗”的理解和认同逐渐降低。亟需对“非遗”“活态传承”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依据。具体而言,“非遗”“活态传承”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非物质”属性的淡化

“非物质”是“非遗”的根本属性。从历史的维度来看,“非遗”一直是以非物质形态作为存在方式,在传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非遗”所强调的是技艺、经验和精神的传承,而非“物质化”传承。[1]从“非遗”传承的特点来看,属于“活态流变”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工业文明”时空场域下,“工具理性”抬头,“价值理性”被消解,导致“非遗”在“活态传承”过程中遭遇“物化”的危险,其中,对“非遗”的物化包装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比如:一些旅游景区的“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使一些低俗元素渗入进来,使“非遗”“活态传承”走向“商业化”,带有浓重的“物化”藩篱和局限,不仅不利于“非遗”“活态传承”,还使“非遗”沾染了“低俗” 的骂名,缺乏对“非遗”尊重的必要态度。

(二)“功利性”传承的凸显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具有浓重的以文化人的礼乐功能,如京剧、昆曲、粤剧等,让人们在生产之余获得精神的满足,是先人对于忧乐、生死、婚配、自然的敬畏与态度表达。从“非遗”的功能和价值来看,其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从其现实性来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文化性”,即文以化人,陶冶情操,提升人的文化品质。然而,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非遗”的文化品质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工具化利用,即如何利用“非遗”项目来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值。事实上,近年来,多地政府申请某一非遗项目,其根本动因不在于“非遗”保护抑或“活态传承”,而是利益驱动,以“非遗”项目来推动城市经济、旅游品牌的宣传、增值。可见,当代“非遗”“活态传承”具有浓重的“功利化”取向,使文化性被剥离,带有异化色彩。

(三)“遗产性”价值的忽视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运衰。一个民族,不仅要知道自己往哪儿去,还应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非遗”是先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虽经千年流变而不衰,且经世代相传而创新,要求我们必须对“非遗”具有文化认同感,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本真性的“活态传承”。[2]然而,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非遗”“活态传承”面临“人造成分”增加面“自然本真状态”减少的尴尬,面临“节庆性”增加面“日常性”减少的困境,面临“官方性”热捧而“民间性”淡化的困局。或者,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在工业化时代,“非遗”消亡的进程可能会加快,但是,作为继承文化遗产的子孙一代,是否应该为了保存一份“文化记忆”而做出努力,使“非遗”获取生命力而得到生机,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疑是当代人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二、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选择

总书记指出:“传统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割断了,就丢掉了精神命脉。”并强调“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廣泛的自信。”可见,“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非遗”“活态传承”的问题,加大“非遗”“活态传承”的力度,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注重形式创新,强化“互联网+非遗活态传承”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活态传承”必须要谋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势有为,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非遗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非遗项目。微信推送、短视频推送、淘宝开店、APP客户端、视频课程教学等,都是互联网背景下非遗传承的有效尝试。例如:浙江桐乡推出“桐乡非遗”订阅号,将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等“非遗”文化进行发布,包括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制作流程、实用价值等,并进行网络直播教学,满足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需求,增强了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使公众利用互联网平台便可以实现对非遗技艺的学习,扩大了非遗活态传承的覆盖面。

(二)选好传承人,实施支持和培训计划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关键是人,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非遗活态传承在全国各地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我国已1986位非遗传承人,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奠定了人才基础。然而,从长远来看,非遗活态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传承人来传承和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对此,必须要善于挖掘和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過给予项目资金补助和实施相关的“研培计划”来拓宽非遗传承人群的受益面,以期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增强其非遗传承的文化意识,使其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而主动地开展非遗传承,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3]同时,还要注重对青少年人群的非遗传承兴趣爱好培养,通过“名师进讲堂”“走进非遗博物馆”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增强生活的仪式感,使非遗活态传承后继有人。

(三)注重海外传播,拓宽非遗活态传承覆盖面

文化因交流而充满活力。在全球化视域下,非遗活态传承应该走出国门,向世界各国进行传播和推广,以期推动国家级的文化交流。近年来,传承非遗文化,发展国礼定制,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形式。通过将非遗项目做成实物,赠送给外国友人,增强了外国友人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无疑,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必须要强化海外传播。以剪纸为例,并非我国独有剪纸,西方国家也有剪纸,促进剪纸项目的海外传播,可以增强国家间的剪纸项目合作,起到很好的文化交流作用,使中国剪纸技艺得到更广范围的认同和接纳。因此,在非遗活态传承实践中,必须要树立文化输出意识,强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为非遗的传播提供更为宽广的领域。

三、结语

总之,“非遗”“活态传承”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在“活态传承”中,要明确其价值,做好其定位,正视其问题,通过形式创新、海外传播、传承人培育等手段来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使“非遗”焕发持续的生命力,为建设多样性文化生态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任学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249-250.

[2]季芳芳.乡土非遗保护应注重活态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6(6).

[3]洪琦,费扬,朱铨.基于“非遗”活态传承的永丰农民画主题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92-95.

作者简介:祁慰(1976-),湖南益阳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对比、高职英语研究。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