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迪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功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经济体制的改变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金融保险是金融业重要的经济业务板块,而金融保险精算随着金融企业对于风险认知的加深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保险精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保险精算 风险控制 策略
我国金融保险精算起步较晚,所以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精算体系,再加上没有大量实际数据的支撑和缺乏精算方面的人才,导致我国保险精算发展受阻。而金融保险精算又与企业经营的风险控制息息相关,所以要寻找策略,解决精算发展受阻的问题。
一、金融保险精算的概念
金融业是资本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金融业主要以开展股票、基金、信托、保险等业务为主,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收益依赖以及高负债率等行业特点。而金融保险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保险业务承担高负债,并且有着很长的服务周期。
金融学上把金融保险精算主要是借助于数学的统计方法对商业保险中关于计算性数学问题作出解释,并且结合金融学的原理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金融学上的保险精算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大部分的内容:保险与精算。保险行业的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人事物,范围相当的广泛,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保险、退休保险等项目。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保险业务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保险精算,国外的保险公司都有专业的精算师规划风险与收益,但在国内保险精算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成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保险精算也快速的成长起来。但从实际的经营来看,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行业内缺乏风险意识,经营的方式过于粗放,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埋下了很多隐患;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我国的保险行业推到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但随着而来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现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领导和从业人员意识到了保险精算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着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稳定地向长远目标发展。
二、当前金融保险精算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不但拓宽了市场,而且让我国的企业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级大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历。金融保险精算也是一样,在有机会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经验之后,我国的保险精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也不能直接照搬照用,而且再加上国外本身就已经相当成熟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机制作为支撑,所以,我国的保险精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针对于我国保险精算存在的较大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
(一)对保险精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金融保险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行业内部足够的重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调第三产业带动生产力,快速推进各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保险领域由于其特殊性带来的高风险率限制了保险的发展速度,而利用精算来降低风险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可行的办法,很多的保险监管部门已经专门开设了保险精算处,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及时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增加收益。但是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的思维还停滞不前,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时候风险大部分被国家承担,所有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养成了依赖惯性;现在又市场经济开始主导和调节经济之后,大部分的保险企业都没有风险管控的意识,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精算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所以,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遇到风险便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发生在保险的绝大多数领域,包括像寿险也是一样,忽略精算已经影响到了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很多消费者不愿参与长期性的保险投资,只愿意参与短期的保险投资,也是缺失了保险精算长期风险控制的作用。
(二)保险精算缺乏专业型人才
金融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没有实体的物品销售,不参与生产经营,所以金融行业最重要的运作主体就是人。金融保险精算是一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国外一位成熟的精算师,可以为保险做长期风险管控,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但纵观国内金融保险市场,专业的精算人才非常少,这样的情况十分影响金融保险未来的发展,所以保险精算缺乏专业型人才也是我国金融保险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根据市场调查反馈。现目前金融保险企业中的能够担任精算师的从业人员比较少,绝大部分是没有经验的职业新人,还有一些是从事风险控制的人员兼职做精算师的工作。保险精算人才现状堪忧,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势在必行。
(三)金融保险精算工作缺乏大量数据作为支撑
金融保险精算缺乏大量的实际数据作为精算师计算风险的支撑跟国内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我国的金融业起步比国外发达国家晚了很多,然后后期发展良好,但是,仍然不能像外国拥有很多基础性数据。这个问题的存在会影響到保险公司做风险管控,甚至可能会提高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看,数据的缺失同样也给精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为金融保险有着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再加上一般为客户服务的周期的非常的长,导致金融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接触到的金额都非常大,精算师在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精算之后得出的结论真是可靠,必须依托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尽可能降低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而大量的基础数据指的不仅仅是本公司的数据,这个行业甚至整个市场的数据都需要进行收集。综上所述,金融保险企业缺乏基础数据也是影响和制约保险精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提高精算师风险预估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企业风险,促进金融保险的发展。
(四)金融保险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我国的金融保险起步较晚,金融保险所涉及的行业规划和金融法律法规大多是借鉴国外比较的成熟的体制,但是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照抄照搬国外的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不适应我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道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转化,需要时间沉淀。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非常快,所以金融行业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导致很多情况无制度规范,无法律依托。这也是存在于金融保险业的问题,要想一进步推动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完善金融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非常的重要,是国家和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的策略
(一)完善金融保险精算机制
金融保险精算的发展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所以国家及行业内部都需要引起对金融保险精算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特别完善的金融保险精算机制,所以金融保险精算和风险控制可以采取策略完善机制。首先,金融保险精算机制要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构建一个具备我国特色的精算机制。做到建构中国特色的精算机制必须要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只有如此制定的机制才能真正符合我国金融保险的发展需求;另外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保险精算机制也能够得到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加大对金融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
前文提到金融保险精算人才是影响金融保险精算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保险精算人才还存在大量缺失的状态,所以必须加大对金融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首先从技能和经验两个方面着手培养,精算所涉及的学科主要是数学和统计学,所以在培训精算师的时候着重培训这两门学科,保证把基础打牢实;另外,还需要培养精算师对于处理精算过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算师的培训可以借鉴国外比较系统的培训方法再与我国的实际结合,创造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其次,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精算师培训还需要与时代接轨。科学技术进入到各行各业,为每个行业提供极大的便捷,金融保险精算还是应用型精算仪器被发明应用,精算师的培训要学习利用先进的仪器,站在统筹全局的角度,作出更加精确的判断。
(三)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金融应用型设备
先进的金融理论和科学技术都是可以为金融保险精算和风险控制服务的策略,所以可以利用这两个方面为金融服务。首先,先进的金融理论扩大了金融保险的服务范畴,在研发很多金融保险产品的时候,不局限于保险这一个板块,例如金融保险与产品定价的完美融合,定制出期权定价模型等业务,涵盖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新兴科技的发展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大量人工智能参与到金融工作中,使得很多公司纷纷裁员,但对于精算师而言却是一个机遇,利于科学的进步展开精算工作,提高精算的水平,帮助金融保险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金融保险精算就是提高保险公司规避风险的能力,因為精算本来就是利用科学做长期性风险规避的工作。然而从我国金融保险精算的发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大环境决定的,所以需要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发展的策略,为我国金融保险精算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曾兰迪.当前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策略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8(24):49-50.
[2]闫慕格.当前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策略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03):149.
[3]谢琛.当前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策略初探[J].财会学习,2016(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