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2019-12-16 02:20
人民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少林艺术文化

【主持人】何岩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研讨嘉宾】

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研究员

袁 雍 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

释永信 嵩山少林寺方丈

黄婉秋 表演艺术家、《刘三姐》扮演者

李玉刚 青年歌唱艺术家

程 宁 一城一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对文化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袁 雍: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作为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不断层、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自信和自豪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定位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构筑中国精神的基座。构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精神,是当代中国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资源、精神宝藏。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自信,才能把这些宝藏进行创造性转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构筑中国价值的沃土。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深入构筑中国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要让我们的文化不被历史磨去痕迹,就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与时俱进的中国价值。传承优秀文化和价值,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根植于文化自信当中的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中国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中国奇迹。

文化自信是构筑中国力量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走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力量备受瞩目,更好地构筑中国力量,需要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作支撑。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世界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黄婉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曾远行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把中国的山歌带给在那里的同胞,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不仅是当地的华侨华人欢迎我,那些不懂汉语的外国人也很喜欢“刘三姐”的旋律,喜欢“刘三姐”的故事,喜欢听中国的山歌。这印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必然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中国故事,可以随着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刘三姐”音乐做到了这一点,刘三姐的故事已经为世界所熟知。我们的山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文化自信。

李玉刚: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不之竭的宝贵资源。然而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与审美需求,如果满足于老祖宗创造的财富而固步自封,也终会被时代所抛弃。我热爱与敬畏中华文化,也不断尝试着创新中华文化,我的动力与目标就是让更多年轻人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于是,我尝试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当下的流行元素相结合,唤起更多年轻观众的兴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大家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从而将文化自信厚植于每个人的心里。渐渐地,我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国外观众的肯定与喜爱。2009 年,我赴悉尼歌剧院举行《盛世霓裳》个人演唱会,获得了悉尼市政府颁发的“南十字星”文化金奖;2010年,我带着自己的舞台作品《镜花水月》出国巡演,受到了国际知名艺术家的赞许;2011年,我的原创歌舞诗剧《四美图》于全球巡演三十余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艺工作的职责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肩负起这份责任担当,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袁 雍: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5年来,全国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市场、文化风气气象一新——文艺工作者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把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人民情怀、自觉历史担当体现到创作实践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用艺术的方式、优秀的作品弘扬中国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全国文艺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落下帷幕,我们的各项工作又迈向了新的起点。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文化自信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血脉里的底气,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方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的艺术生命自觉汇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筑魂,用文艺凝聚起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玉刚:二十年前,我独自离开东北农村老家,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历尽人生坎坷。那时的我不曾想过,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会带着自己的作品《昭君出塞》走遍世界的舞台,会在纽约获封“亚洲杰出艺术家”称号,会收到来自意大利前总理的演出邀请,会有泰国公主作为观众特地来观看我的演出。这些成绩源自我的初心——成为一名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我心里明白,若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深刻的解读与思考,舞台上的表演便会徒有华表,难谈传承。因此,出道十余年来,我不断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寻拜名师、沉淀自我,没有迷失在会被替代的恐慌之中,也不介意在创作过程中暂时消失于大众的视线中。只希望在将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作为自己使命的同时,能用自身的内涵支撑起作品的深度,更好地为大众演绎中国故事。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始终心怀敬畏。我认为,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都有责任成为文化“使者”,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时代意义,不懈传承,让它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走进群众、走向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需要代代传承,而传承形式更需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那么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黄婉秋: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是标注着鲜明的地方印记的精神基因和情感寄托,深深融入人们的血液中。这些产生于中华大地上的民族歌曲,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心底流出的旋律,这些山歌由劳动人民创作和歌唱,抒发的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在我的老家桂林,乡亲们唱起山歌来可以三天三夜不休息,在广西的众多地方,乡亲们时常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歌声里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真正的人民的声音。

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时代前进了,艺术也要前进。为人民歌唱,也要有新的内容。随着文化产品需求日趋多元化,“刘三姐”文化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困扰。这既有时代因素,也涉及文艺再创作方面。传统文化如果缺乏创新,脱离了时代主题,会很容易失去吸引力。“刘三姐”文化具有超时代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如何发掘,比如故事中的山歌文化、情节等方面都有再创作的空间。为此,我们作了许多探索,比如,创办“刘三姐艺术团”,打造 “歌仙刘三姐”,用于展示“劉三姐”文化以及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近年来,我的团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青年人的审美特点,在阳朔打造了全息魔幻音乐剧《遇见刘三姐》,用全新的方式传承“刘三姐”文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程 宁:一些老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是非常受欢迎的。但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传承下去,关键在于“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所以,一城一歌希望通过老歌新唱的方式,把城市文化更好地传播以及继承下去。音乐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城市的风貌。比如,现在大家说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可能会马上想到青海。用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去唤醒文化记忆,更好地助力城市文化的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是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向世界自我呈现的必然。我们该如何提升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释永信:始终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传播适应本土的中国化佛教是少林寺的文化基因。少林寺从九十年代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少林寺僧团将慈悲、平等、和合、圆融的理念在海内外广泛传播。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少林文化,人类共享”的理念已经赢得国际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少林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少林寺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道路上深耕不辍。禅武合一、给人带来健康、幸福、自信的少林文化,超越了宗教、文化和地域限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少林文化爱好者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少林寺文化“走出去”,讲述的是一个朴实而富含理念价值的中国故事。

一是以少林文化为切入点,因势利导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少林寺以禅武医艺为核心的文化丰富而厚重,是我们弘扬少林文化的基石。我们在积极推进少林文化“走出去”、介绍少林寺独有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佛教、中国僧侣的良好形象,讲述了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好故事,如达摩面壁、玄奘取经、义净西行、鉴真东渡等,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慈悲、平等、和合、圆融的价值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关注与喜爱。

二是设立海外少林文化中心,向世界民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少林寺先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文化中心,在这些少林文化中心讲经开示、习武修禅、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中心开设有形式多样的课程,包括禅修、功夫、养生、禅茶、素食、针灸、推拿、中文、书画、礼仪等,还积极组织“洋弟子”参与当地政府或中国大使馆“中国年”春节活动,将中华文化传递给海外民众。

三是在海外举办少林文化节,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少林寺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先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连续举办三届“海外少林文化节”。少林文化代表团应邀访问维也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谷歌公司及苹果公司等,并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高等学府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等知名媒体集团作少林文化讲座,走进西方主流社会和海外民众。期间,有来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一百多个代表团、数千名“赶考者”参加少林功夫考功大会,接受少林文化传承人的考核。2015年8月2日至6日,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泰国开展“少林文化丝路行”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节和文化交流活动,少林寺僧团积极主动地向世界各国人民讲述厚重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国外民众的青睐。

目前,少林文化代表团先后出访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南非总统曼德拉、德国总理迈克尔等外国元首约见少林僧众;国外二百余个政府首脑及文化访问团参访少林寺;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等国家首脑、政府官员、世界名流参访少林寺。在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少林文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少林文化以佛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怀,积极弘扬慈悲、平等、和合、圆融的理念价值。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我们继往开来,弘扬少林文化价值,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李玉刚:我始终将自己放在一名“使者”的位置——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予了我全新的创作灵感与动力,开启了影响我至今的“昭君之路”。众所周知,王昭君代表了一种“和”文化和民族团结精神。这一跨地域、跨民族的文明对话的成功范例,契合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内涵。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使者相望于道,作为丝路上的一位美丽使者,她以“和”勾勒壮美情怀。而我愿作为当代“使者”,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

程 宁:音乐是思想的载体、文化的传承。音乐,能够涤荡心灵、净化思想、感悟世界。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用音乐阐释每座城市的人文内涵,用音乐传承每座城市的文化精髓,用音乐向国人及全世界展现每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是一城一歌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下,文化与科技日益渗透、相互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艺术也不例外。目前,艺术已经受到了科技的巨大冲击,我们该如何看待未来科技和艺术的关系?

庞井君:面对科技对人的深刻影响,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这个物种在技术系统充分发展之后,正由自然进化过程转变为自我进化状态。特别是随着当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神经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这个原本模糊的图景变得越来越清晰。人类驾驶着自身这艘不断加速的大船行驶在迷茫不定的航线上,奔向远方,奔向未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在这个全新的生命进化模式中,人类的命运和驾驭自身的能力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不难看出,问题焦点在科技,科技不可能既当发动机又当方向盘,人类精神价值体系必须登场。审美感受系统是人类精神结构中与科学认知系统、精神信仰系统相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规约和引导科技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个系统也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生着复杂的嬗变,其完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科技的发展一方面瓦解和抽空了传统艺术的技术基础,迫使其快速蜕变;另一方面依靠技术的力量催生出一批崭新的艺术形态,四处蔓延扩张,其触角甚至直指人类审美感受的核心领域,使艺术本体产生动摇漂移,甚至面临被裂解颠覆的危险。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人类演化已被技术送上了不归之途,后退不可能,希望和出路在于继续向前走。向前走,就是科学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大汇流。可以预见,科學技术和审美艺术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级算法、脑科学、虚拟时空等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实现深度交融激荡。

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艺术、虚拟艺术、网络艺术、生物艺术、神经艺术、大数据艺术、审美计算等各种新兴艺术形式、艺术现象、艺术思潮将会像繁星般闪耀在人类文化时空中。我们将在当代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处迎来一场人类精神革命和美学革命。一切前现代美学思维和艺术理论范式对这种新的艺术格局将无所适从、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在人类精神大变革的前夜,我们谋划新的文化战略和未来艺术发展格局,需要无比开阔的视野、无比广阔的胸襟、无比深远的目光,参照系需要扩充变换,理论范式需要变革更新,价值体系需要转型重建。

面对当代科技与艺术交融发展的复杂形势,人类文化应该如何应对科技影响?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文化新格局?

庞井君:自然界不同性质的气流、洋流、水流交汇之处往往是生命繁盛之地,社会领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也是这样。如今,科学技术和审美艺术这两支人类最美丽的河流日益交汇在一起,推动着人类文化潮流滚滚向前。这里将是人类未来文化最重要的创生之地,将成为人类艺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做大文章要有大手笔。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如盐入水,处处都有,其重要一点就是它的空间价值观。比如,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像画一幅气势宏阔、境界高远的中国画,要善于留白、用白、计白当黑,在虚实、有无的变化中营造审美空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再比如,做好这篇大文章就像下围棋,要善于围空和做活眼。处处有空白,则处处可回旋;处处留活眼,则处处有生机。正如国画家黄宾虹所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空白(虚)也。”

面向未来,谋划和思考艺术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树立新文化空间观。第一,为一切可能打开空间。在人类文化大变革前夜,未来和远方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人类社会几千年以来所积淀形成的基本认知框架、伦理框架、价值框架都将被重新审视和锤炼。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上,面对转型带来的错乱、未知和不确定,人们往往容易往回走,往旁路上走,缺乏勇气和底气直面未来。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开放的尺度引进我们当下的思考谋划中,为一切新兴艺术形态成长的方向、路径和选择打开空间,为一切美学想象和艺术可能打开空间。人们常说,平原之上有高原,高原之上有雪山,雪山之上有云端,云端之上有青天,青天之上还有星河灿烂,还有无限伸展的宇宙空间。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艺术高峰必须有直指云端、刺破青天的精神气质。真正的艺术创造和突破就是面向未来世界的精神探险,需要过人的胆略和勇气。回望过去,恰恰那些闪烁着思想和创造力的微弱的、星星点点的火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面对当代科技与艺术交融发展的复杂形势和混沌局面,我们更需要树立新的文化空间观念,把未来的维度、自然的维度、人类的维度、生长的维度引入今天的文化现实,为一切精神的方向和艺术成长打开无限的空间。

第二,为一切不同预留空间。科技与艺术的汇流之地也是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现象涌现之地,一定会对既有的艺术形态、艺术领地、艺术格局产生强烈冲击。鲁迅先生认为,唯新兴者才有未来。实际上,“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的多元异质结构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兴盛的前提条件,要保持文化的发展、繁荣、竞争和创造,就不能让一切固有的陈旧的事物把空间填满。对于闯入眼帘的陌生的事物,不能简单粗暴地视为异端邪说,一棍子打死。在空间的运筹上,要善于包容,善于“留、退、让”。对新技术推动产生的艺术形式、艺术现象和艺术探索,要允许看、允许试、允许竞争。

第三,为一切改变腾挪空间。今天的我们身处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事物或形态,变才是唯一永恒的主题。变,就必须有腾挪和回旋的空间;变,就必须预先设置可以容纳未来存在的空间,绝不能是铁板一块,铁屋子一间。中国传统艺术有很多善于腾挪空间、实现艺术创造的例子。老子哲学尚虚、尚无,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是空灵,都反映了高妙深刻的空间审美观。京剧里面唱腔讲究“气口”,演唱者只有掌握准确的换气位置,把握好停顿的节奏,训练出得心应手的换气方法,才能使演唱优美动听。越劇中有一种“路头戏”,演员演出时常用赋子,赋子不同于今天的剧本,只是一个提纲和思路,表演时演员根据情况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随时根据后台提示的“马前”(快些)“马后” (慢些)“弯来”(转回来再演一会儿)进行即兴的唱词增减。改变可能是现存事物的吐故纳新、转化更新,也可能是旧事物的灭亡,为新事物腾挪空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文化风度、精神气度与思想美德。

第四,为一切曾经转换空间。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文化时空是多种时空的叠加、互渗、交融的复合体。历史传统在这里延续,未来萌芽在这里生发。我们既要善于为未来打开空间,也要善于为过去的存在转换空间。从历史上看,新的文化形态从来也没有完全取代和消灭旧的形态,而是把旧的纳入其中,新的文化带着旧的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一起往前走。人类文化如人脑结构,从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到高级的语言逻辑,进化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化要素和功能都积淀在里面。比如原始人所使用的体态语言、表情语言仍然是今天无法替代的重要交流手段,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具有语言无法传达的微妙复杂信息。传统是一种活的东西,应该引入现时代的时空语境和环境中,纳入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由现实的多元的价值主体进行判断、选择、吸取和改造。没有进行时空和价值转换的旧事物不具有现代文化价值。文化传承不是原有文化形态的简单维系和延续,而是要把积淀其中的优质部分择取出来以现代性的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新型文化形态和文化格局对接融合。面对当下的现实,我们还要深入研究转化的具体条件、途径、形式和机制,营造有利于转化的文化生态环境,唤醒一切潜在、超越和纯粹的东西,让它们在现代时空中得以浮现,得以新生。

(整理:张迪、银冰瑶、常嫦、赵楠、王驰、王博)

猜你喜欢
少林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