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期间,中华环保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长须干玛乡,针对贫困家庭、藏区孤儿、控辍保学先进个人、致富能手、学生等,开展了“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为主题的物资捐赠活动。
石渠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与青海玉树接壤,距离省会成都10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余米,气候条件恶劣,产业结构单一,贫困率高,贫困人口多,属于典型的高原牧区。自联合会与石渠县建立帮扶关系以来,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石渠县的脱贫攻坚事业。恰逢国家扶贫日,石渠县生态环境局、林业和草原局、长须干玛乡政府与西南办共同筹划了本次物资捐赠活动。本次活动由联合会西南办事处工作人员代表联合会为贫困家庭送去了床、高压锅、电视机等生活用品,为藏区孤儿捐赠了教育基金,为学生送去了防寒保暖的校服,为控辍保学先进个人及致富能手给予了现金奖励,总计物资捐赠金额十余万元。
关爱贫困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是每个社会团体、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此次同石渠县相关部门的联合,更表明了联合会助力脱贫攻坚的决心。
10月25日上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生态环境烟台院士讲坛”在烟台市开发区举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研究员潘德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吴丰昌三位院士,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辖区内企业及政府工作人员,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领军班企业家代表团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行业高端人士等约400人参出席了此次讲坛。
10月26日,在城市展示中心举行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领军班企业家投资洽谈对接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环境领军班同学企业代表、烟台市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区内各企业代表等约70人参加会议。
位于灞桥江村沟的垃圾填埋场是西安主城区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眼下,这个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的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马上就要被填满,近期将关闭封场。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1994年建成,每天处理垃圾达到10000吨,是目前国内日处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在原本的计划中,江村沟每日的填埋量是在2500吨上下,原本能使用50年的填埋场,提前20年迎来了饱和。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区占地1000多亩,相当于100个足球场那么大。库容量也是全国最大,脚下的地方实际上都是一层层垃圾填埋起来的,有150米,是50层楼的高度。
西安市城管局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小组组长孙建军表示:后续我们会随着封场工作的同步进行生态修复的工作。这个地方会变成一个大的生态公园,还老百姓一个更好的环境。
2019年11月6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国际能源署(IEA)联合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以下简称“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承办的“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生物质代替煤发电将成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倪维斗院士表示,生物质利用不仅仅可以解决全球能源问题,也可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议国家层面上应做好相关规划。 倪维斗院士在发言中反复强调,生物质能源是将来全球能源革命的主力,从
我们国家来讲就一定要保护并扶持它,希望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明确的政策扶持,让更多的行业投资者更有信心的做下去。
2019年11月14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煤控研究项目共同主办,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CIFF)、能源基金会(E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协办,中国能源网和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支持的“第六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嘉宾包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以及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等。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环保组织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煤控研究项目预计,中国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和一次能源占比将分别达到38.6亿吨和55.3%,能够实现“十三五”能源规划中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41亿吨和占比58%的强制性目标, 但实现煤控研究项目提出的35亿吨和占比55%的煤控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面对不断增加的全球减排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以及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煤耗的反弹,应采取有实效的煤控措施,自下而上确保“十三五”煤控目标的实现。
11月3日,中国自然教育周期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 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圆满闭幕,各界代表共同发布《自然教育武汉共识》,推进我国自然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本次会议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中国林学会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最终确定,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刘合胜代表中国林学会发布了《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自然教育标识设置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为自然教育基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规范,这是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自然教育优质活动课程、优质书籍读本也在会议中发布,为相关从业人员及大众更好地挑选自然教育课程和书籍提供了指导。
本次会议认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自然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2019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指出,94%的一线城市和88%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至少每月一次到大自然中活动。一、二线城市的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经费不足与专业人才缺乏两大问题仍在制约自然教育行业的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