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春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提出了事关性质地位、职责使命、基本方针、重要原则、创新理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诸多核心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也给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对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梳理,进而结合2018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版提出的“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这一首要任务,探讨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路径。
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发展历程,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时间标志,划分为渐进成长期、快速提升期两个阶段。
1.渐进成长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观念,一直是我国新闻理论教学中重要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着力强调始于新世纪之初的新闻界。2001年,针对新闻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在中国记协的倡导下,全国范围内的新闻单位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2003年,在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单位的联合部署下,全国新闻战线又深入开展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内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2004年,中央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新闻学列入其中,由此开启了高等院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工作的序幕。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校新闻院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位”。 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通过开设课程、名家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探索,并于2007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一书。此后,国内其他高校也陆续开设《马列新闻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名称大体相近的课程。这些教材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党的文献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这一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基本状况。
2.快速提升期。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高度重视,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力度。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文件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也即通常所说的“部校共建”。在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带动下,“部校共建”模式在全国逐渐推广开来。通过这一业界和学界的合作机制,既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对新闻教育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指导地位。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再度联合颁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作为该项计划的首要任务,并且着重从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教学案例、教材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了部署,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确定了更加明晰的创新方向。
在上述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跃升为学界热点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讨活动更加活跃,二是教材建设方面有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
总体而言,多数文献皆着眼于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策略。概括而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僵化、理论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院系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力量不强等。学者们提出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增强课堂互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加强师资培训,聘请业界专家授课等举措。有一部分论文即是作者所在院校相关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例如,许加彪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阐述了知识·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王敏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介绍了开展名师讲座、安排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或参加媒体实践、业界精英来校挂职授课等方式为主的“源头活水模式”。另有一些学者则偏重于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索。清华大学胡钰教授发表了数篇论文,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一文基于当代青年新闻观形成的特点,运用专业的教育理论,提出了系统性较强的新思路:“从教育目标上看, 在价值塑造、理论建构和情感培养上进行创新;从教育内容上看, 在宏大理论、现实问题、批判方法上进行创新;从教育方式上看, 在思维训练、专业实践、全球比较上进行创新;从教育评价上看, 在学术体系、学生反馈、学院建设上进行创新。”这些观点,既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也兼顾到了理论层面的深广度、实践层面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而且特别注重在全球化语境中与西方新闻观进行学理性的比较和批判,体现了宏阔的国际视野和直面挑战的理论勇气。
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蔚然成风,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正处于快速前进的上升通道。随着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版的逐步推进,未来数年还将会有更丰富的收获。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这一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以及对现存问题的观察,补充几点思考。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创新力度,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格局。目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比较重视对经典文献的阐释,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讲授不多,而且常常囿于对领导人观点亦步亦趋的教条式宣讲,缺乏学理性的分析解读,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待拓展的学术空间也缺乏深耕细耘的创新勇气,从而影响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事实上,新闻传播学科的一大特性就是时代性,也是最能吸引年轻学子的学科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充实完善的开放性体系。对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既要转换为学术性话语,还需在其宏观层面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具体的专业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深化细化,并在实践运用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加丰满细致。以媒体融合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从2014年的“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到2018年的“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再到2019年初提出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引领着我国媒体融合战略发展前进。但是,部分承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擅长理论研究的老师将媒体融合视为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内容,不能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于媒体融合带来的生态性变革进行剖析。也有部分学者一味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性、思想性,对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兴文化”、如何“服务群众”、如何“贴近生活”、如何合理地获得经济效益、追求市场价值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新观点、新议题却关注较少,从而固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严肃正统、高不可攀的片面印象,加大了与新一代青年学生的心理距离。
2.纠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属于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偏见,将其融入新闻业务、新闻历史以及其他非新闻学的传播类课程。目前,很多新闻院系都单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课程,有人认为,这就等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课堂的目标。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仅是有理论的内容,也有实践的内容,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仅有新闻学的内容,也有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例如,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一新观念,是对新闻事业的整体要求,既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理念的要求,也是对其业务操作的价值取向的要求。记者采访要求经常“走基层”“接地气”,编辑则需把更多的内容空间留给群众,评论则要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为百姓鼓与呼,摄影则需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即便是自媒体,也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只有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根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才不至于沦为空谈。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说,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实事求是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精髓,对待任何问题,都应当将实事求是作为一条思想红线,贯穿于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体系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避免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3.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西方新闻理论的异同。近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自觉追求,对于祛除盲目移植套用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在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听到一种彻底排斥西方新闻观念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完全对立起来,造成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诚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闻思想,西方新闻理论是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为根基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二者在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体制、运行机制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揭露西方“社会公器”“第四权力”“新闻自由”等新闻观念的虚伪性和局限性,拒绝当西方新闻学话语的搬运工。但是,身处全球化时代,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不仅要担当起用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实践的责任,也要走向世界,与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话,为解决具有世界意义的全人类新闻传播问题提出具有中国智慧的思想方略。
环顾当前国内外形势,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依然复杂多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传播思想观念竞相涌现,时有纷争。唯有不断加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才能保证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圆满实现提供坚定的基础。期待更多的学者投身其中,共同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