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钱币:古代花剌子模历史的演变与特征*

2019-12-16 17:48:52齐小艳
吐鲁番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铜币亚历山大钱币

齐小艳

花剌子模(Chorasmia)位于中亚阿姆河下游三角洲一带,北接咸海,东达克孜勒库姆沙漠,西邻乌斯秋尔特高原,南抵卡拉库姆沙漠,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带。花剌子模一词有“成熟、丰收”①Naveh,Joseph and Shaul Shaked,eds.Aramaic Documents from Ancient Bactria(fourth century BCE.):from the Khalili collections.London:Khalili Family Trust,2012,p.98.和“低洼地带”②Heinrich Kiepert,AManual ofAncient 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and Co.,1881,p.38.之意。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花剌子模先后经历了以克尔特密纳尔(Kel’teminar)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以碎雅尔干(Suyargan)文化和塔札巴格亚布(Tazabag’yab)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之间,花剌子模出现了以阿米·拉巴德(Amirabad)为代表的铁器文化。从公元前8到公元8世纪初,花剌子模农业、城市建设等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花剌子模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文献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推动下,有关花剌子模的研究逐渐展开。然而,花剌子模的历史依然有模糊之处。鉴于此,笔者将结合文献记载和钱币信息,以期探讨公元8世纪以前花剌子模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一、文献记载与花剌子模历史的演变

文献记载中花剌子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波斯帝国时期(公元前550~前330年)。自居鲁士二世(约前590~前529年)开始,花剌子模被纳入了古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之后,塔尼奥克萨里斯(Tanyoxares)①Tanyoxarces可能是巴尔迪亚的绰号。巴尔迪亚源自前伊朗语*bardz,意思是“高的”,埃兰语的贝希斯敦铭文中称之为Pirtiya,阿卡德语版本中称之为Barziya,希罗多德称之为Smerdis(3.30)。克泰西阿斯将居鲁士小儿子叫做Tanyoxarces,意思是强壮的,色诺芬称之为Tanaoxares,这两个名字具有强大的身体力量。参见M.A.Dandamayev,Bardiya,http://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bardiya-son-of-cyrus.统治着巴克特里亚、花剌子模和帕提亚等地。冈比西斯二世(前529~前522在位)为了保障帝国东北边疆的安全,继续与中亚地区的游牧部落作战。遗憾的是,关于此事的记载非常有限,因此很难了解冈比西斯二世时期的花剌子模地区历史。大流士一世(前558~前486年)统治时期,花剌子模人与帕提亚人、索格底亚那人、阿里亚人被合并为第16个行省,向波斯帝国缴纳贡金300塔连特②Herodotus,The Histories,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D.Godle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1999,3.93.。公元前486年,大流士一世去世,其子薛西斯一世继位(前486~前465年在位)。花剌子模依然是古波斯行省之一,据希罗多德记载,“帕尔那凯斯的儿子阿尔塔巴佐斯统领帕提亚人和花剌子模人,出现在薛西斯一世征讨希腊的精锐部队中”③Herodotus,The Histories,7.66.。然而,从薛西斯二世(公元前424年在位)到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6~前330年在位)统治时期,有关花剌子模人的历史记载甚少。笔者推测,在希波战争中,波斯的战败导致了花剌子模人脱离了其统治。在公元前331年的高加美拉战役中,贝苏斯率领着由巴克特里亚人、索格底亚那人、塞加人和印度人组成的军队支援大流士三世与亚历山大作战,而此时远征军中并不包括花剌子模人④Arrian,The Anabasis of Alexander,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P.A.Brunt,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4.15.,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自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后,花剌子模可能摆脱了古波斯统治而独立。

花剌子模再次出现在史料记载中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之际。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库尔提乌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史》和查士丁的《特罗古斯〈菲利普简史〉》为了解这一时期花剌子模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在高加美拉战役之后,贝苏斯及其随从挟持大流士三世,逃往巴克特里亚。在亚历山大追捕贝苏斯的过程中,花剌子模人帮助贝苏斯抵抗亚历山大⑤Quintus Curtius Rufus,The History of Alexander,translated by John Yardley,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Waldemar Heckel,Penguin Books,1984,8.4.6.。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向中亚进军。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征服索格底亚那之际,花剌子模成为索格底亚那贵族斯皮塔米尼斯(Spitamenes)的藏身之地⑥Strabo,Geography,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by Horace Leonard Jone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11.8.8.。然而,公元前328年,花剌子模的使者在马拉坎达等候亚历山大,以示友好。

据阿里安记载:“花剌子模国王发拉斯马尼斯(Pharasmanes)带着1500名骑兵来到马拉坎达。他说,他们住在科其亚和阿马宗国的边界上,如果亚历山大打算讨伐科其亚和阿马宗,并打算征服居住在攸克塞因海附近一带的各部族的话,他愿意当向导,并为远征军筹备一切供应。但是,亚历山大认为暂时还不需要用联姻的办法和斯基泰人结盟。然后向发拉斯马尼斯表示感谢并结盟,但表示那时还不适于远征滂塔斯。只好请发拉斯马尼斯替他问候波斯人阿塔巴扎斯,还请他问候邻近所有的督办,然后就让他回去。临别时还对他说,目前他考虑的是印度,征服印度就等于把全亚洲掌握在手”。①Arrian,The Anabasis of Alexander,4.15.4.但是,据库尔提乌斯记载:“花剌子模国王Phrataphernes与马萨格泰人、Dacians一起派使者向亚历山大表达臣服的意愿。但[花剌子模]国王本人并没有前往索格底亚那。”②Quintus Curtius Rufus,The History ofAlexander,8.1.8,7.48.1.据保利辞书的解释,“Pharasnames是花剌子模国王Phratephernes的儿子”③Pauly-W issowa XX/1,col.739,s.v.Phradasmanes.。总的来说,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在征服中亚过程中,并没有到达花剌子模,但花剌子模人对希腊—马其顿人的态度从对抗转为求和,亚历山大也接受了花剌子模人结盟的意愿。

古典文献很少涉及亚历山大之后的继承者、塞琉古王朝和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时期的花剌子模历史。直到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文史料中出现了花剌子模地区及其民族的记载。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④(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3页。,余太山考证,驩潜为《汉书·西域传》中的奧鞬王治地⑤余太山:《大宛和康居综考》,《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17~45页。。汉文史料没有提供张骞出使之际花剌子模的本土情况。及至《汉书》所记载时,花剌子模已成为康居属地,并一直延续到《后汉书》所记载的年代。公元4世纪,花剌子模以“呼似密国”的形式出现在《魏书·西域传》中,该地物产丰富,并与北魏王朝建立了联系⑥(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8页。。及至唐朝,花剌子模被称作“火寻”、“货利习弥”等。据《新唐书》记载:“火寻,或曰货利习弥,曰过利,居乌浒水之阳。东南六百里距戊地,西南与波斯接,西北抵突厥曷萨,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其君治急多飓遮城。诸胡惟其国有车牛,商贾乘以行诸国。天宝十载,君稍施芬遣使者朝,献黑盐。宝应时复入朝”。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247页。

根据上述史料记载可知:公元前6世纪中期开始,花剌子模受古波斯帝国统治,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逐渐独立。在亚历山大征服中亚之际,花剌子模国王亲自或派使者前往索格底亚那,向亚历山大表示臣服意愿,缔结了名义上的臣属关系。亚历山大去世后,中亚地区先后受到其继承者、塞琉古王朝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的统治。遗憾的是,史料并没有提供这一时期关于花剌子模的历史。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花剌子模是费尔干纳以西的一个小国。大约公元前2世纪,康居逐渐强大并西扩,进而控制了花剌子模。之后关于花剌子模历史的信息再次出现了空白,直到北魏时期,花剌子模人再次入华。唐朝之际的花剌子模成为昭武九姓的一份子,直到阿拉伯入侵。但是,文献中关于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大月氏人时期、康居之后到北魏之前的花剌子模历史记载较少。

二、钱币与花剌子模历史的演变

要了解花剌子模的铸币传统,首先应从古波斯帝国统治时期花剌子模的货币体系谈起。花剌子模与美索不达米亚和东地中海世界同属于古波斯帝国统治范围,政治范围的同一性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往来。花剌子模人也出现在波斯首府波斯波利斯、埃及的孟菲斯,甚至更远的尼罗河上游靠近努比亚的厄勒蕃丁岛①Starr,S.Frederick,Lost Enlightenment.Central Asia's Golden Age from the Arab Conquest to Tamerlan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p.156.。大流士一世用以修建宫殿的绿松石来自花剌子模②Kuhrt,Amélie,The Persian Empire:A Corpus ofSources from the Achaemenid Period,New York:Routledge,2010,p.492.。这一时期花剌子模没有铸造钱币,主要使用“金属块、铜箭头、玉米、羊、牛、皮毛、棉状物和羊毛制品等‘原始钱币’(Primitive coinage)”③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of Khwarezm in the ancient period,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v.182,2005 pp.13-23.。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1世纪,花剌子模发现了达海人铸币。达海人的钱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公元前330年到公元前250年的马其顿式钱币,以赫拉克勒斯半身像/宙斯和站着的赫拉克勒斯/宙斯为特征;公元前250年到公元前130年的塞琉古王朝安条克二世式钱币,以国王半身像/弓箭手为特征,公元前130年到公元前1世纪的希尔科德斯式钱币,以国王半身像/士兵像为特征④Mitchiner,M.Oriental Coins and Their Values:Ancient and ClassicalWorld,BC 600-AD 600,p.93.。

花剌子模本土的铸币体系主要是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995年之际,即公元前100年到公元50年、公元50年到500年、公元6世纪中后期以及公元6世纪末期到公元995年四个发展阶段⑤笔者主要采用东方钱币数据库的信息,具体网址https://www.zeno.ru/showgallery.php?cat=801。

早期钱币包括发行于公元前100年的欧克拉提德斯仿造币和发行于公元1世纪的无名王钱币。第一类钱币正面是国王半身像,背面中间为双子座神,上方是希腊文IVΛYEΩIE MEΛYΛ,下方是EIΛVIΛV,左侧是花剌子模天鹅状徽记,四德拉克马银币,重15.64克;第二类钱币是无名王钱币,正面是头戴王冠的国王半身像,胜利女神奈克或是琐罗亚斯德教女神Arta⑥B.I.Vainberg,“CHORASMIAN COINAGE,”Encyclopædia Iranica,http://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chorasmian-coinage.手持花环为其加冕,背面中间是骑像,上方是变形的希腊文IVΛYEΩIE MEΛYΛ,下方是EIΛVIΛV,左侧是双头天鹅状徽记,四德拉克马银币,重13.57克⑦Djangar Ilyasov ,On a Number of Central Asian Tamghas 1,Sil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9(2003),pp.131-157.。

公元50年到500年的带有希腊文和花剌子模文的双语币属于第二阶段,包括公元50~100年无名王铜币和阿尔塔弗银币(Artav)、公元200年阿特拉姆西银币和铜币(Artramush)、约公元250~300年瓦札马尔国王银币和铜币(Vasamar)、约公元300~350年比瓦尔沙尔(Bivarsar)银币和铜币、公元4世纪Kawi/Rawi(目前没有发现钱币)、无名王铜币、公元5世纪善巴尔国王铜币(Sanabar)、拉斯特国王铜币(Rast)、希雅夫希帕希国王铜币(Sijawsparsh)、无名王铜币和维克或维尔铜币(Wik/Wir?)。公元50~100年的无名王铜币正面是徽记/国王头像,背面为空,阿尔塔弗国王时期只有银币,正面是国王头像,背面中间是马人,周边是希腊字母和阿拉米亚文拼写国王名字和头衔('rt'w MLK')和花剌子模徽记。阿特拉姆西统治到比瓦尔沙尔二世统治时期,花剌子模发行银币以及对应的铜币,铜币背面一般是与银币相对应的徽记,偶有变化。

花剌子模钱币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以公元6世纪的图突哈斯国王(Tutuchas)铜币为主,钱币上只出现了花剌子模文。主要包括两类钱币,一类为正面是头戴骆驼状王冠的国王头像,背面中间有五点,周边是花剌子模文tw/y t w/y hs;另一类与第一类正面相同,但背面是花剌子模徽记。

花剌子模钱币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是公元6世纪末到995年时期的阿弗里格王朝钱币,主要包括公元6世纪末拉米克国王钱币(Ramik)、7世纪早期布拉维克国王钱币(Brawik)、7世纪的希拉姆钱币(Shram)以及公元8世纪阿兹卡特斯瓦尔一世钱币(Azkatswar I)、卡尼克国王钱币(Kanik)、夏瓦特国王钱币(Shawat)、萨夏凡国王钱币(Sawrshafan)和阿兹卡特斯瓦尔二世钱币(Azkaswar II)。钱币基本上是银币和铜币并行发行,银币币值继续下降,铜币大小和重量逐渐上升,钱币上页出现了粟特文,文字的内容从上一阶段的MLK`加国王名字演变为MR'Y MLK`加国王名字。

三、钱币与花剌子模的历史特征

史料记载和铸币历史表明,希腊—马其顿人没有向花剌子模进军,花剌子模人向亚历山大表示了臣属和合作意愿。从亚历山大去世到塞琉古王朝征服中亚的近20年里,亚历山大继承者们为了争夺他所留下的广大领土而展开了不断的战争。被征服地区起义不断,各地希腊军队哗变,诸将领争夺权力,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陷入一片混乱。古典史料没有提供关于亚历山大之后花剌子模的历史以及是否受到希腊化王朝的控制。但是达海人钱币和大月氏人钱币说明这一时期的花剌子模先后受到达海人、大月氏人的影响。一部分达海人居住于巴克特里亚东北和索格底亚那以东,一些达海人位于卡拉库姆沙漠的东部边缘①François de Blois,Willem Vogelsang,“Dahae”,http://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dahae。公元前4世纪,一些古老的达海部落如克桑提人(Xanthians)和皮苏里人(Pissyri)逐渐独立,而阿帕尔尼人(Aparni)向南迁徙,因此,部分达海人随着迁徙活动完全有可能出现在花剌子模。公元前2世纪中期,大月氏人在受到来自匈奴和乌孙的压力被迫两次西迁,最终定都阿姆河以北。花剌子模发现了希尔科德斯式钱币,此类钱币是大月氏人钱币,因此,可以推测大月氏人曾入侵花剌子模一带。大约公元1世纪初,贵霜王朝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建立。前苏联学者斯塔夫斯基(B.Stavisky)认为,“由于在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花拉子模、塔什干、乌鲁沙那和费尔干纳一带出现了贵霜人的遗迹,因此,中亚地区是贵霜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B.Stavisky,“The Study of Kushan Central Asia and So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hronology of the Kushans in Soviet Historical Science”,in A.L.Basham(ed),Papers on the Date of Kaniska,Leiden:Brill,1968,pp.293-303.。这一时期花剌子模钱币与早期贵霜国王丘就却发行的钱币(Heraios-Kujula Kadphise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时的索格底亚那地区也出现了与丘就却钱币相似的铸币类型③Edvard Rtveladze,“Monetary Circulation of Ancient Tokharistan”,in Joe Cribb and Georgina Herrmann,eds.After Alexander:Central Asia Before Isla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p.389-397.,因此,不能否认贵霜王朝的影响一直延伸到花剌子模一带,但是时间较为短暂。之后,花剌子模开始铸造具有明显当地特征的钱币,且币文出现了MLK’。由于粟特人将MLK’读作“伊赫希德”(Ikhshid),所以由这些国王统治的时期被称作伊赫希德王朝,属于由当地统治者建立的地域性王朝。到公元4世纪早期,比瓦尔沙尔钱币正面出现了类似鹰状的头盔和带圆点的月牙形,这与萨珊波斯国王霍尔米兹德二世(Hormizd II,公元302~309年)钱币特征较为相似,可以说,萨珊波斯曾对花剌子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世纪中期到5世纪初,花剌子模铜币正面国王头像,王冠各有不同,背面也不再是花剌子模徽记,花剌子模的整个铸币系统较为混乱,可能与嚈哒人的入侵有关。公元410年,嚈哒人入侵中亚,受此影响,花剌子模爆发了由Avar部落带领的起义并建立新王国④http://dictionary.sensagent.com/Khwarezm/en-en/#cite_ref-11。公元770年的阿兹卡特斯瓦尔二世的钱币分为两类,一类正面是国王头像,背面是马人和粟特文书写的阿兹卡特斯瓦尔名字;另一类正面是国王头像,背面是马人和粟特文书写的花剌子模国王和阿拉伯总督的名字。

随着花剌子模政治历史的演变,钱币上的文字经历了从希腊文到希腊文与花剌子模文双语币,从希腊文与花剌子模文双语币到花剌子模文,再从花剌子模文向粟特文与花剌子模文双语币的转变。早期花剌子模钱币呈现了典型的希腊式特征,采用阿提卡标准,带有变形的希腊文,正面是国王半身像,并沿用四分之三的比例。花剌子模钱币之所以出现希腊化文化因素,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于亚历山大征服中亚之际,花剌子模国王亲自或派儿子作为使者,向亚历山大表示臣服意愿,这有利于希腊化文化因素在当地的传播;另一方面,中亚的索格底亚那和巴克特里亚等地区属于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受希腊化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花剌子模与这些地区之间的往来有利于希腊化文化因素的传播。另外,法国学者魏义天认为,政治原因无法解释为什么花剌子模钱币采用粟特字母,而主要应该从国家贸易角度进行解释①Étienne De La Vaissière,Sogdian Trader:A History,translated by JamesWard,Leiden;Boston:Brill,2005,p.181.。但笔者认为,除经济原因之外,政治因素也是粟特文出现在花剌子模钱币上的原因。大约公元6世纪末年,粟特文开始出现在花剌子模钱币上,并延续到8世纪中后期。由于不断受到阿拉伯人入侵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花剌子模与康国、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石国、戊地国被统称为“昭武九姓”,向中国进贡。这不仅说明花剌子模与周边地区往来日益频繁,而且也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下的一种地域归属认同。

猜你喜欢
铜币亚历山大钱币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钱币翻倍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反歧视评论(2021年0期)2021-03-08 09:13:44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组合钱币
小品中的数学问题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中国钱币(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中国钱币(2016年4期)2016-05-17 06:11:54
阿凡提分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