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电视:城市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2019-12-16 16:23:00叶慧斌
视听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服务

叶慧斌

社区电视是以电视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受众)传播信息,提供相关服务的社区媒体。贴近居民,形成传播优势;服务创新,打造营销优势。居民在接受信息过程中,构建社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建设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过程中,使得社区电视得到长足发展。

一、因机而变,抢占社区电视本土化领地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过去的20多年中,那些发行量在5万份以下的社区报纸占全美报纸发行量的97%。Linked In网站和经济咨询师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从工作岗位减少情况看,平面媒体是“美国衰退最快的行业”。然而,社区媒体在其中的表现却要远远优于大都市媒体。[1]社区传播资源成为美国传媒界普遍看好的领地。在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上,社区电视明显优于平面媒体,因而更多地受到了社区居民的青睐,这为城市台抢滩社区电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垂直向下成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央视在加强原有报道网络的基础上,组建了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等区域性报道机构,新华日报也组建了设区市社区分社,省级卫视全面向下布局,一头扎进社区,扎根社区已经成为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台面临严峻的创收发展压力,央视和省级媒体的“空降” 不断挤压着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城市台的生存空间。大力发展社区电视,可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属地优势,锁定终端市场。只有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在内容、运营和受众等方面制订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下活眼下这盘棋。

创办社区电视,城市台具有诸多优势:

传播优势。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有线电视网遍布城乡。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推进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城市台坐拥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升级、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重要受益者。与此同时,融合传播已经展开绚丽的画卷。据天下财经资讯社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3月31日宣布,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及阿里巴巴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有线电视网络“全国一网”融合发展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由于卫视落地有线电视网络规模有限,加之它在传播技术的拓展上存在天然缺陷,随着融合传播的深入发展,城市台的网络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更加便捷,城市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传播优势会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城市台社区电视带来的实惠。

内容优势。近年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正在快速推进之中。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社区数量迅速增加。社区多了,社区里的人也就多了;社区人多了,需求多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就多了,社区里的故事也多了。农民变居民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有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为社区电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人才优势。传统媒体集结着新闻采编的主力军。城市台依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力量,实现了各类业务科学合理的分工,栏目良性运作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也实现了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的有序发展。依托传统媒体人才这个存量,着力培育社区人才的增量,城市台社区电视可以发挥距离近、联系便捷的优势,采取就近培训、台内实习、实践中培养等方式,让社区居民尽快成为电视采编人才。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北京“西城大妈”、南通江海志愿者等当地公益群众组织的作用,为社区电视提供人才和信息来源。

地缘优势。区域意味着地方和本土,是个性化的生存土壤,在文化上体现普遍与特殊的博弈,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和科学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2]血脉相通,灵魂与共,地域身份的认同与地域文化的自觉,为社区传播勾勒出特有的基调。一方水土,一方电视。社区电视是一种人格化的文化传承,是一份烙上根脉文化的乡愁记忆。紧贴当地的传统文化,让社区电视生生不息;“土地情结”和“家乡情结”,让受众很容易从社区电视中找到根和家的感觉。

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城市台发展社区电视前景广阔,空间巨大。

二、精准定位,把社区电视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价值遵循

公共属性是主流媒体的基本属性,而城市台社区电视更要将公益性作为社区传播的立身之本,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使命。社区电视作为一种电视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足发展,必须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打动人,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人。让居民成为社区电视的信赖者、参与者,把城市台社区电视打造成居民最信赖的传播平台,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亲和力。美国的社区媒体拥有一个共同的、不言而喻的、超越单纯利益层面的目标:报道地方新闻,服务社区,以树立、培植、增强和鼓励“地域感”等一系列手段建设社区。当今网络时代,传统纸媒被大肆唱衰,而“股神”巴菲特却于2013年花费1.42亿美元收购了63份社区报。而其之所以这样做,与社区媒体在当下背景中独特的生命力密切相关。[3]中美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在社区媒体的公益性上却是异曲同工。美国社区媒体的做法,值得我国城市台在发展社区电视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社区电视必须以公益性为立足点,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第一要务,这是城市台主流媒体性质所决定的。发展社区电视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经营,而媒体又需要通过经营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社区电视扎实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提档升级,让社区电视有效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以此打造优质媒体资源,继而推进城市台在新闻宣传、事业管理和广告经营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一长效行为的反哺效应,自然会促进城市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运行模式

城市台社区电视可以采用三种运作模式。其一,有条件的台可以独立开办社区电视栏目,甚至开办社区电视频道;其二,没有能力独立开办社区电视的城市台,可以向政府申请政策和资金支持;其三,以城市台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开发、运行。城市台创办社区电视既可以在台内真正实现错位竞争,使得节目内容同质化倾向得到遏制,又可以尽快深度锁定终端客户,促进城市台广告经营和产业拓展的良性发展。

(三)采编力量

社区电视栏目的日常运行,应当以专业采编人员为主,以社区居民为辅。社区居民是社区电视的报道对象和服务对象,同时也可以是工作人员和重要信息源,可以直接参与社区电视的生产。协同生产可以让参与者找到乐趣,继而增强社区电视对于社区居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东珠海的梅华社区电视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落地,项目组招募到108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电视的拍摄和采写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些居民积极采写社区热点事件,记录居民生活,用电视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公益创造价值,传播改变社区”,当地的这一社区电视创办理念激发出居民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巨大热情,也使得社区电视节目办得如火如荼。

三、创新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对接,大屏小屏联通

以电视为轴心,着眼于智慧城市的新型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台社区电视具有独特的优势。社区电视的全媒体建设依托三网融合的技术平台,构建面向市场、面向市民的社区电视服务模型,以电视传播管道为主体,建立用户信息数据中心,构建双向互动电视网络,实现全媒体新闻和信息服务,坚持走全媒体发展新路子,使城市台的社区电视成为核心数据分析和服务对接平台的重要支点。

移动互联网将是媒体融合最终的载体。城市台创办社区电视,应当进行传播模式的重构,通过构建“电视+移动互联网+X”的模式,把社区电视和手机应用联结起来,实行社区电视内容传送的大屏与小屏联通,信息传送的“线上”和“线下”对接,实时互动。开发社区电视APP,社区居民既是受众,又是用户,推动电视节目和产业的智能演进,进一步发掘电视媒体潜在业务优势,优化智慧城市服务决策模型,实现电视内容生产的全媒体转型和增值运营。[4]广东珠海市拱北社区电视已搭建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对节目进行全网直播,让社区电视不再局限于电视、电脑,而是可以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就能用手机进行观看。方便快捷,很受欢迎。

四、优化传播,精耕细作做好传统主业

社区电视栏目设置应当紧扣社区居民的需求,以新闻类、服务类、健康类和居民互动娱乐类节目为主。立足现有人力和财力,量体裁衣,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新闻类栏目应当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倾向性、代表性问题进行建设性探讨,有的放矢地进行舆论引导,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助力政府效能的不断提升。应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身边事,赞身边人,品百味人生,展百姓情怀。湖北经济电视台《经视直播》开办专门的栏目,报道百姓生活琐事、家长里短,还穿插文艺节目和有奖问答,增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非常接地气,群众的参与度非常高;生活服务类栏目应当把脉百姓诉求,紧扣百姓关切。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在报道手法上,要以体验式报道和现场演示为主,通过趣味性解读,普及实用知识和技能;健康类栏目应当着力传播健康新理念,帮助受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规范的疾病诊疗导向服务。居民互动娱乐类节目应当强化趣味性和参与性,展现人际传播和原生态传播的力量。主要以居民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娱活动的展示为主,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和生活方式。

五、扎根民生,满足新时代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区电视在基础信息传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应当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延伸服务链,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在社区电视的全媒体应用上下功夫,在社区电视服务内容和功能的拓展上求突破、谋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台社区电视优势,打造崭新的社区服务平台,在广泛开展公益服务的同时,协助居民进行生活要素配置,大力创办经营性服务项目,将城市台媒体平台服务内容零距离落地社区,变“点对面”服务为“点对点”服务,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把服务的具体项目对接居民。从满足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入手,提供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代理服务和实体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台社区电视应当重点开发社区教育、家政服务项目。教育项目包括中小学学生的课外辅导、实用家庭生活技能培训等。家政服务项目包括老幼病残陪护、住宅保洁、衣食住行信息推介和链接等等。

在拓展社区服务过程中,应当注重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创新,紧紧抓住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根据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性需求,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常态化服务,使社区电视成为社区居民离不开的生活好帮手。

注释:

[1][3]黄婉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美国社区媒体[J].传媒,2015(5).

[2]宋寒冰.电视新闻节目的“本土化”优势[J].科技传播,2017(11下).

[4]孙昱.客厅革命:城市台转型发展策略.新闻战线[J],2018(1).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服务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