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光
(山西省武乡县文化馆,山西 武乡 046300)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是民众的日常生活[1]。
现如今,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素闯入人们的生活中,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一些价值斐然的文化元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保存,民俗文化更是如此。
民俗文化虽然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但却容易被外来文化所侵袭,影响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进而弱化民俗文化,甚至被历史淘汰。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意义显著。
笔者认为,保护民俗文化,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分析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互通分析。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辅相成,要结合发展。才能使民俗文化实现枝繁叶茂。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世界文化用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民俗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专属用词,研究者习惯将中国的一切古老而传统的研究内容称之为民俗文化。二者的概念在内在价值上的联系较为复杂,其外在表现形式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混为一谈。
如今,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两个阵营的研究学者,对于二者的地位进行了价值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的内容极其丰富,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只需将精力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即可,无须将精力放在民俗文化方向上。认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研究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文化的研究意义不大[2]。
而民俗文化研究者则认为民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次要地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俗文化孕育出来的。因此,其较为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因素进行重新命名、重新归纳及重新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俗文化之中。
以上两种学者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对立起来,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二者的协同发展。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分割。
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努力从民俗文化中汲取精华营养,将民俗文化以更加完美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把传统古老的地域文化经过重新加工整理,使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中,重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民俗文化的内在魅力与巨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民俗文化而存在,换言之,没有民俗文化,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能脱离民俗文化的[3]。同时,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又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化,避免了千城一面的文化情况,同样也成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中国有许多民俗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之内。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发现,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重合。民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虽然这个系统包含着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但这也是中国5 000多年来的文化结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努力,即将民俗文化回归生活,回到人民中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对民俗文化加强宣传,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与民族意义。
从民俗文化的字面意思来看,这是一种在民间由经验积累与历史沉淀流传下来的文化类型。它根植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民俗文化要想得以流传,就必须对其进行“追根溯源”,从源头处开始下功夫,从而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与保存。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更加关注物质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精神文明遭到忽视。以物质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们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也因为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而摇摇欲坠。但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民俗的影响。民俗依托于劳动生活,如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楼文化等[4]。为了使民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将它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中去,回归到人民中去,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得以保全,经久不衰。
民俗文化不是某个个体的私有财产,它是在历代人们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该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中去。要使民俗文化回归到生活,就要求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将自己在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提取与归纳出来,呈现在民众眼中,以广大人民为载体进行活态传承,让广大民众将民俗文化作为精神生活的“空气”。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这句话告诉我们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定律[5]。民俗文化也不例外,要想不被淘汰,就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不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保护民俗文化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影片《百鸟朝凤》中记述了唢呐乐器因自身缺乏创新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民俗文化像这影片中的唢呐一样,如果不追求自我的改革与创新,终将会被历史淘汰。因此,中国一切的传统文化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生存下来的。
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文化艺术形式都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扬,但是受到民俗文化特点的限制,很多的民俗文化没有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得到发扬,仍然处于保护困难、濒临消失的境地[6]。因此,民俗文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努力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多种形式来保存民俗文化,可以纪录片的形式充分展现民俗艺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以民俗艺术为主题制作并获得了人们高度的关注。①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中记录了大量的传统民俗,2015年公布的《指尖上的传承》就是专门记录已经列为非文化遗产的民俗艺术之作。②利用AR技术和高清数字影像,不但可以记录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对于传承难度大的民俗艺术以数字形式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还可以在博物馆中以展览的方式让更多民众走进民俗艺术。③应该鼓励民俗艺术的传承者、参与者和参观者、消费者以视频的形式将他们看到的民俗文化记录下来,并上传到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民俗文化。如河北民俗打铁花,是将高温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墙上,迸溅出犹如树冠一般的火花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打铁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因其表演过程涉及高温的铁水,因此在没有进行网络传播之前,其认知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当打铁花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之后,其高度的观赏性吸引了众多游客,不但宣传了打铁花这项民俗艺术,而且拉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7]。
中国民俗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中国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文化历史悠久且绵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3]。因此,致力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工作中,对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已迫在眉睫。民俗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可很好地宣传与推广民俗文化。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让大众深入了解民俗。
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民俗艺术品,拓宽民俗艺术的销售渠道。新媒体平台宣传形式多样,具有精准对接客户等优点。将民俗艺术项目放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让更多对民俗艺术感兴趣的消费者得到更直观的了解。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有部分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或者官方网站,打造出集民俗文化的可观赏性、趣味性、传承教育以及商业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宣传平台,并已经获得广泛关注,民俗文化保护机构也应该借此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契机,帮助和促进民俗文化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发挥传统民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宣传、展现的过程中寻找和开发民俗产业的新价值。在民俗传承者中挖掘新媒体文化宣传人才,以一带百,以成功案例作为示范作用带领更多民俗文化与新媒体融合[8]。
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视角探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进行了内涵分析,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加以分析,最后明确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下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即让民俗文化回归生活,回到人民中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对民俗文化加强宣传,提升民俗文化的地位与民族意义。